第A6版:柒纵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记者是弱者眼里的最后一根稻草
· “揭封”让他成了媒体英雄
· 不要让理想死在“记者前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不要让理想死在“记者前夜”
(上接05版)
  星期柒新闻周刊:你说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个调查记者同时也是一个启蒙者,90年代的调查记者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守望者,新世纪呢,今天呢?

  刘畅:新闻有三个作用,记录,影响,守望。记录时代的表情,包含人物的命运,事件的过程,公众的声音;影响法律的制定、制度的安排、社会的意识。守望是一种人文的价值,包括我们的职业理想,我们的社会关怀,甚至我们对公众的启蒙。记者就是社会的守望者。

  在中国做新闻,必须要有一种韧性

  星期柒新闻周刊:说说你自己吧,在调查过程中,你是不是也遭遇过挫折?

  刘畅:是的,而且不止一次。有的时候,是因为技术原因,因为当时年轻,调查的时候没调查清楚,在乡下风里来雨里去的,最后稿子却因为技术原因被编辑枪毙掉了。很痛苦。更多的是体制原因,被公关被说情。14年前,焦点访谈,诞生不久很红火的时候,他们对记者告诫:当你得知自己倾注热情和心血的调查报道被枪毙的时候,你就找个地方洗个澡睡一觉,千万不要想到自杀。我对此非常理解,因为一个调查报道往往倾注了你所有的热情和心血,突然有关部门打了个电话,告诉你不要发了,那确实有绝望的感觉。但是我同时也觉得,在中国做新闻,你必须要有一种韧性,就是说今天你痛苦、焦虑得无以复加了,但是你一定要明白一觉醒来,第二天,太阳又是新的了,又有新的线索等你去采访了。有一次鲁豫问我需不需要心理医生。我说不需要,经历了挫折之后,我会告诉自己,让自己纯净起来,善良起来,简单起来。我做记者16年了,也有几乎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记得在第10年,实在坚持不下去了,那时候面对着旷野,想起自己经历的往事,就开始流泪。好在我最终坚持下来了,觉得自己应该成熟地理解社会,成熟地探寻社会存在的问题。我也想以我的经历,告诉年轻的记者,虽然在社会的转型期,我们面对着一些不正常的压力会有无力感,但是我们一定要咬着牙坚持下来,不为别的,就因为我们是理想主义者。2006年的时候,我们冰点周刊出了点事情,一些年轻记者感到很迷茫,我们就对他们说:听从内心的召唤。

  星期柒新闻周刊:这次揭露两起矿难真相的记者,不约而同想到了运用博客这种形式。你对互联网和新闻的关系怎么看?

  刘畅:互联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因此产生了很大的改变。互联网可以放大社会情绪,放大社会矛盾,甚至可以表达维权诉求。互联网已经成了中国公众参政的一个渠道。但互联网时代,还是要张扬传统媒体的理性、客观、负责的态度。如果我们在传统媒体无法传达某种真相,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博客上,展示自己的愤怒,这有可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博客的出现,使得人人有可能都成为记者。但是作为现实中的媒体从业者,与“公民报道者”不同,记者应该是经过职业训练的,表达方式更客观、更专业。“公民报道者”展示的人和事件并不规范,这就需要记者去辨别,去纠正,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去客观地表达。互联网时代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