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挑战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且看小奥如何“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6 日 星期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且看小奥如何“变”
  11月4日,奥巴马支持者在芝加哥格兰特公园举行选举夜活动。    本报传真图片

  “变革已经降临美国!”

  以“变革”为号召的民主党人当选总统贝拉克·奥巴马这样定义自己赢得选举。

  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伊拉克和阿富汗两个战场久拖不决……共和党人政府的负面政治遗产让奥巴马赢得胜利,同时给他的“变革”之路带来不小挑战。

  问题

  布什留下了

  满世界麻烦

  美国乔治敦大学最近一项研究报告说:美国新总统将接管一个不稳定的超级大国,面临海外对美国实力的深深怀疑和美国影响力的急剧下降。法新社10月26日评论说,这是美国总统布什留给继任者的一个麻烦的世界。

  分析认为,当前对新总统最紧迫的是三大问题,首先是金融危机及由此造成的美国经济衰退。第二是如何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问题。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说,“美国在全球的政治地位已下降到了深远低谷。”乔治敦大学最新的研究报告说:“尽管华盛顿将迎来新的领导人,但美国的精神领袖地位和决策竞争力将继续在国内外受到质疑。”只要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威信得不到明显改善,美国的“领导地位”就会继续下降,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将继续弱化。第三是如何应对新兴大国的崛起。这是美国新总统面临的一个长期的战略性挑战。

  所有这些挑战都将影响新政府的内外政策,也将考验新政府应对这些严峻挑战的能力。综合

  经济:

  背朝“格林斯潘”

  投票站出口民调显示,超过6成选民投票主要以经济因素为依据。这给了奥巴马清晰信号:他的经济主张得到选民赞同,应履行这一施政承诺。

  “在这个时刻,”奥巴马3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一篇社论中说,“我们再也经受不起另加4年预算增长、规划拙劣的减税、或者监管的完全缺失。甚至连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如今也认为这是个错误。”

  对华尔街而言,奥巴马这番表态或许暗示民主党政府今后几年的经济政策方向,即推动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保护购房者和借贷者利益,同时强化对银行及其推销投资品种的限制和监管。

  此外,奥巴马还可能推出继布什政府之后的第二套金融救援计划,以进一步刺激消费;他还承诺为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减税,预计可以惠及95%的纳税人群。

  战争:

  谨慎推行撤军

  奥巴马继承的第二个“烂摊子”是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布什政府分别于7年前和5年前发动阿战和伊战,如今驻军已分别达到3.2万人和15.2万人,却迟迟看不到明显进展。

  曾投票反对发动战争的奥巴马竞选中承诺,将最终结束伊战。不过,奥巴马的撤军主张相对谨慎,旨在推动每月一至两个美军作战旅的速度逐步撤出伊拉克,这一计划预计将延续至2010年。根据奥巴马的设想,美军将在伊拉克保留一小支执行打击游击武装的作战部队,但反对在伊建立永久军事基地。

  他还主张向伊拉克政府进一步施压,敦促推进实质性政治和解进程;同时呼吁伊拉克邻国参与,帮助维护伊拉克局势稳定。

  另外,奥巴马主张向阿富汗增兵,以增强打击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力度。

  奥巴马的外交政策顾问马克·利珀特告诉路透社记者,打击恐怖主义、打击巴阿边境武装和围剿“基地”头目乌萨马·本·拉丹是国家安全要务,而“推进伊拉克政治进程和撤军进程”在相当大程度上将关乎能否帮助阿富汗稳定安全局势。

  外交:

  愿意对话宿敌

  新一届政府上台后,伊朗核问题和朝鲜半岛核问题是美国必须面对的外交议题。选择对抗还是对话,成为两党候选人竞选时的激烈分歧点。

  奥巴马主张,可以在不设先决条件的情况下与伊朗和叙利亚等传统“敌对国家”直接对话。根据他的设想,对话可以先从低级别启动,然后逐步推进双边关系正常化。奥巴马说,他甚至可以提议,如果伊朗放弃支持恐怖主义和核计划,美国可以帮助它加入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在内的国际经济机构。

  奥巴马认为,布什政府先前拒绝对话,压缩了外交解决伊朗核问题的空间。

  另外,如何弥补布什任内出现的美欧关系裂痕,也是奥巴马外交政策的重点。一些政治分析师认为,与麦凯恩角逐总统的过程中,奥巴马在海外“人气”超高,或许可以为他带来弥合分歧的优势。

  徐超(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奥氏带来五大变革

  英国媒体分析指出,奥巴马的当选将给美国带来五大变革。

  首先,奥巴马曾承诺当选后将从伊拉克撤军,并曾宣称要加大对阿富汗战争的投入。民主党将会呼吁奥巴马兑现这个承诺。

  其次,为了刺激疲软的美国经济,如果布什政府不在明年1月20日奥巴马宣誓就职之前再次推出一个新的刺激经济方案,奥巴马领导的新政府很有可能会推出一个新方案,以刺激消费。

  第三,奥巴马有可能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对美国金融业的监管。

  第四,奥巴马曾许诺为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下的人减税,以便让减税方案惠及95%的纳税人,并对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的人提高税收。这个承诺有可能出现缩水。奥巴马可能会减少减税对象,并增加增税对象。

  第五,奥巴马曾经说过,他愿意无条件地与伊朗、古巴和委内瑞拉等对美国不友好国家的领导人会晤。预计美国将会与这些国家加强往来,以确定奥巴马是否有必要亲自与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会面。王建芬(中国日报)

  外交面临空前挑战

  英国《泰晤士报》国际新闻首席评论员布朗温·马多克斯11月5日在该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称美国新任总统将面临空前的外交挑战。文章指出,这些挑战都非常棘手,遍及世界各地,是过去的任何一位美国总统都不曾遇到过的。而解决这些挑战所需要的时间、军力和资金有可能超过美国所能承受的范围。

  目前,美国正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条战线同时作战,其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领导地位正受到挑战,其外交政策正在遭受越战以来最沉重的打击,其经济架构正因为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而遭受质疑。现在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期望新总统让美国面貌焕然一新,这种期望之高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伊朗问题

  当美国在伊拉克苦苦挣扎之际,伊朗作为地区强国的地位却得到了加强。虽然伊朗尚未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它也没有屈服于欧盟和联合国的压力而放弃铀浓缩活动。不管是美国还是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都是不明智的、危险的。这是因为袭击非但不太可能对伊朗造成永久性破坏,却有可能导致伊朗对以色列、伊拉克和阿富汗发动报复性袭击。美国新总统有可能决定与伊朗谈判,毕竟双方在维护伊拉克和阿富汗稳定上有着共同利益。

  中东问题

  现在,以色列即将举行选举,而巴勒斯坦内部哈马斯和法塔赫存在严重分歧,这并不是美国在中东问题上取得进展的好机会。

  伊阿战争

  伊拉克暴力事件的减少让美国看到了撤军的希望,伊拉克总理马利基也希望美国尽快制定撤军时间表。然而阿富汗的暴力冲突却日益恶化,美国新总统必须作出大幅增兵的决定以稳定局势。

  其他地区

  除了上述热点地区,美国在朝鲜、俄罗斯、巴基斯坦、非洲等地区也面临着挑战。朝鲜半岛核问题至今尚未解决,美俄在中东欧的冲突越来越多,巴基斯坦反美情绪日益深化,非洲则需要美国的援助。

  王建芬(中国日报)

  日本学者

  美国主导的

  世界格局已经结束

  据日本媒体11月4日报道,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让整个世界震撼,仿佛“炼金术”一般从世界各地汇集资金的美国资本主义已显示出局限性,新兴市场国家发展迅速,世界格局正酝酿一场巨变。日本庆应大学教授金子胜和立命馆大学教授佐和隆光表示,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已经结束,世界进入转换期。

  危机根源——

  臃肿的金融业

  佐和隆光教授表示,凯恩斯认为,要消除经济的不均衡和不稳定,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必不可少。但凯恩斯所设想的是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经济。而现在处于经济的中心地位的是金融业。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比凯恩斯所设想的更大。

  金子胜称,美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制造业的空洞化,人们都说里根政府时的改革获得了成功,但制造业占美国GDP的比率不断下降,金融业上升。这二十年中,金融业臃肿现象日趋严重。

  佐和隆光则表示,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对此次危机有很大的责任,但也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他身上。在历史性质变的转换期中,要把好舵对于不是神的人来讲近乎不可能。此次金融危机是金融经济臃肿造成的必然结果。

  世界格局——

  美主导地位已结束

  佐和隆光认为,多年以来,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格局可能一举崩溃。布什政权采取单边主义政策。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一直在美国的操纵下发挥作用。国际会议要做出无法满足美国要求的决定非常困难。但是,本次危机将削弱美国的发言权,这些都将成为历史,预计新的世界格局将会出现。支撑着美国单边主义的美国经济开始衰弱,美国、欧洲、日本的三极格局已成为过去。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抬头,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金子胜强调,目前只有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才有资金,本次金融峰会也不得不邀请新兴市场国家参加,这就是现实。

  危机突围——

  实体经济的复活

  金子胜指出,世界必须建立新的金融规则或体系,但突然引入新规则会加速泡沫崩溃。可能加速崩溃的炸药库很多,应循序渐进,必须建立可产生利润的产业。需要掀起能源转换的波澜,在环境投资上创造出新的需求和就业机会。奥巴马或许就是这样的想法。

  佐和隆光则认为,世界必须创造出一个经济增长点,从现在的不景气中突围的关键是能源与环境,以及生物工程、粮食,因此有必要通过技术革新,让深受金融危机打击的制造业、实体经济复活。

  信莲(中国日报)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