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平板电视市场两大阵营的市场占比在这个“十一”再次被刷新,形成“国产:外资=4:6”的新局面,国产平板大有争夺半边天的架势,但细究占比背后的成因,在平板产业上游的优势才是外资品牌一直占居上风的绝对杀手锏,大多数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电视仍需使用进口平板显示器件,同时,上游面板企业不断向产业下游延伸,国产平板整机企业可控的成本越来越少,最终可能连10%也达不到,如此下去,中国将沦为平板“加工大国”,中国平板产业也将面临“崩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长虹、TCL、海信、创维、康佳等五大国产平板巨头早已开始部署“争上游”策略,向产业上游扩展,有效避免被边缘化。
[上篇回顾:等离子电视]
近5年来,国产平板品牌可谓举步维艰,由于合资品牌全面控制着平板电视上游的关键技术,其市场逐步占据优势,但随着中国品牌在等离子电视领域的创新加快,以长虹、海信为代表的大品牌正通过掌握核心技术、提高整机性价比等抢占市场,这样的市场格局相信会很快被打破,中国平板将迎来全面翻身的日子。
[下篇:液晶电视]
国产液晶迈开“争上游”第一步
从近三年的国产平板电视市场来看,液晶电视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据了解,2007年中国液晶电视市场规模达到1000万台,预计今年会突破1550万台,而价格始终是液晶电视的热门话题。由于模组和液晶面板等上游资源一直掌握在外资平板企业中,国产平板企业的盈利空间一直受到很大的限制,于是进军上游对众国产平板品牌来说已经势在必行。
“争上游”从投产模组开始
业内人士分析,液晶整机的成本中,液晶模组占比约为10%-15%,液晶面板则占到了70%,记者在采访TCL、海信、创维、康佳等国产平板品牌相关负责人时了解到,国产平板品牌要进军产业上游已成定局,并都已纷纷投资参与,但是品牌商坦言,液晶面板生产投资动辄上百亿元,国产彩电企业目前还未具备这样的投资能力,于是模组成了各大国产平板商竞相投资的上游项目。液晶模组是电视机的显示部件,相当于CRT中的显像管,主要分为屏和背光灯组件两个部分。目前,彩电制造商一般通过采购液晶模组生产电视机,若向上游延伸到液晶模组领域,掌控的成本部分可达60%—70%。
借外力大展“模组大计”
TCL 2007年4月15日,备受关注的TCL集团液晶电视模组项目正式落户广东惠州。该项目由TCL集团投资,三星电子作为合作伙伴将为项目提供液晶面板及相关支持。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标志着TCL集团正式向液晶电视产业价值链上游迈进,将为其增强主业核心竞争力、布局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据介绍,TCL液晶模组项目第一期项目预计年产量为233万件。2008-2009年TCL集团液晶电视产能在500万-600万台左右,此项目投产后将满足集团对整机模组的部分需求。
海信 从2004年起,海信即开始着手筹备电视液晶模组项目。2007年9月,海信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中国电视行业第一条液晶模组线,打破了我国液晶模组几乎全部依赖外企的现状,不到半年时间,海信的第一条液晶模组线不仅顺利达产,而且良品率达到99%。
今年8月份,海信液晶模组二期工程顺利投产,其中有一条就是中国第一条大屏幕LED背光模组生产线,它的成功量产,为海信LED液晶电视提供了强大的前端支持。2009年,海信还将继续建设两条模组生产线,届时年产能将达到300万片,这样,企业对平板电视整机成本的掌控比例就可以提升到60%以上。
创维 2008年4月,创维集团与上游面板供应商韩国LG Display公司结成同盟,通过联合建立研发实验室和开工厂等合作形式,优先使用优质的液晶面板。10月,创维与LG联合广州液晶制造基地竣工投产。这是继4月成立联合研究实验室以来的又一联盟成效。创维的液晶电视制造基地与LG液晶面板生产线毗邻而建,液晶电视可以直接通过双方的生产线并接进行生产,大大节省了运输仓储等费用,创维电视的研发、生产能力再一次大大增强。据了解,目前创维已经形成深圳公明、深圳石岩、广州和内蒙古四大制造基地,年生产能力达1500万台。至此,创维已经拥有亚洲最大的平面显示制造实力。
康佳 今年10月,康佳设在昆山的LCM液晶模组项目正式动工,按计划,康佳液晶模组项目注册资本为3.5亿元,由公司全资持股,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约为8.86亿元,计划建设8条LCM生产线,单班年产能将达到240万片,并根据液晶模组项目的市场开拓情况和实际产能需要分期投入,预计到2010年康佳液晶电视销售量将超过300万台,本项目生产的模组主要满足康佳公司自用。据了解,康佳投资建设LCM液晶模组,向液晶电视产业链中上游发展,将对提高康佳在液晶电视领域的竞争力,增强其液晶电视业务的盈利能力大有裨益。
快报记者 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