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4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重庆农民和袁隆平有个约定
· 监狱开绿灯 哥哥出监给妹捐骨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5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监狱开绿灯 哥哥出监给妹捐骨髓
  女儿突患白血病,除了移植配型相同的骨髓,别无良方,而能提供合适骨髓的儿子却是山西临汾监狱的一名服刑人员。

  一边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妹妹,一边是羁押在高墙内的哥哥,面对生与死、情与法的交错,一家之主杨振军会做何选择?监狱方面又会如何配合?

  10月28日,在这场特殊救治进入倒计时之际,记者在临汾太原两地采访了有关人员。

  

  晴天霹雳

  女儿得了白血病

  “二次复查,结果没变,一家人全傻了!”杨振军不忍回忆一个月前,女儿杨霞被确诊为白血病的情景。

  刚刚三十出头的杨霞,和丈夫同在洪洞当地一家最大的焦化厂上班,4岁的孩子聪明懂事,一家人其乐融融。

  国庆节前后,杨霞在单位例行体检中,被发现血小板异常,医生将她叫到一旁,建议她赶紧去临汾复查。

  10月6日,杨振军夫妇陪着女儿一家来到山西临汾市医院接受骨髓穿刺,看着显微镜下肆意游荡的白血病细胞,杨振军双腿发软,几乎已经料到了最严酷的结果,果然,复查显示,杨霞的白细胞高达7万,确诊为白血病。

  以杨振军有限的医学知识,女儿所患的病很难治愈。带着残存的希望,他和老伴陪着女儿来到北京307医院血液科,那里的医生告诉他们,对白血病患者而言,骨髓移植是延长生命周期、达到治愈甚至完全恢复健康的惟一有效方法。

  “骨髓的作用就是造血,”看到杨振军满脸疑惑,医生耐心解释,“就是将正常的骨髓输入患者体内,取代病变骨髓,以治疗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

  “但是……”医生欲言又止,杨振军急忙求教,医生的口气听起来冷峻异常,骨髓移植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却难上加难。且不说高达数十万的手术费用,单是寻找相同配型的供体,就难于上青天。

  “配型的最佳选择在同胞之间,由于遗传因素,同胞间配型相同的几率在四分之一,”医生指着一旁流泪不止的杨霞,“如果她是独生女,只能在普通人群中寻找供体,但几率仅为十万分之二,也就是说,十万个人中,仅有两个人可能合适。”

  “这么说,杨霞的病还有救!”医生的一番讲解,没有吓退杨振军,反而令他鼓起了无穷希望。离开医院回宾馆的路上,全家人又哭又笑,但一想到“难于上青天”的骨髓源,又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默。

  雪上加霜

  儿子在监狱服刑

  杨霞是不是家里的独生女?307医院的医生曾再三询问,但杨振军一家支支吾吾,令医生莫名其妙。

  说起来,杨振军儿女双全。他和老伴经营着一家饭店,女儿的工作称心如意,儿子杨东在河北和朋友做生意,这个四口之家曾经令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缺憾始于10年前,远在河北的儿子生意受挫,一蹶不振,一次酒后冲动,竟然走上街头,对路人实施抢劫,被河北警方抓获,后被当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9年,在保定某监狱服刑。

  消息传到洪洞,杨振军一夜之间白了头发。那些天,他和老伴闭门不出,羞于见人。

  时光一晃,几年过去了。其间,儿子多次给家里写信,请求家人宽恕,但杨振军一直硬着心肠,没有给儿子回过片言只语。2000年,儿子被转到临汾监狱服刑,杨振军听说后,只是冷冷一笑,在他心里,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没有也罢”。

  造化弄人。女儿患上了要命的病,要将女儿从死神手中抢回来,配型相同的骨髓成了救命之源,正在监狱服刑的儿子,无疑成了最佳候选人。

  “这个念头一出,我自己就否定了。”杨振军说,整整十年,他这个当父亲的,早已将儿子从记忆里删除,现在用得着人家了,再临时抱“佛”脚,“咋想咋不合适”。

  儿子暂且不提,女儿的病又十万火急,杨振军夫妇同时想到,“同胞可以,父母是否也可以?”主意一定,夫妇俩相视而笑,好像迷路已久的人,突然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第二天,他们兴冲冲地赶到医院,话未说完,便被医生一口否决,合适的骨髓供体,除了配型相同,年龄的要求也很严格,一般在18到45周岁之间,杨振军夫妇年近六旬,显然属于“高龄”供体,不到万不得已,医院根本不予考虑。

  杨霞所住的307医院,聚集了很多白血病人,有些病友上午还在谈笑风生,下午就撒手人寰。这些活生生的“教材”令杨振军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决定,抛开所有顾虑,火速 “启用”在监狱服刑的儿子。

  绝处逢生

  监狱大开人性化绿灯

  10月20日,怀着极为复杂的心情,杨振军和老伴来到了临汾监狱,这是儿子被判刑以来,夫妇俩第一次踏进监狱大门。

  正逢监狱接见日,和往常无数次会见一样,杨振军的儿子杨东一会儿埋头整理床铺,一会儿看着窗外发呆,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他一直认为,接见日是别人的,他在父母心中早就死掉了。”临汾监狱4监区教导员晋军生告诉记者,“听到叫他的名字,他左顾右盼,以为听错了。”

  “父子情,啥时候也割不断。”杨振军至今记得当时的情景,十年不见,当初的毛头小子已长成一个成熟的男子,只是身上的囚衣如此扎眼,一时间,杨振军纵有满腹话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还是杨母打破了僵局。令他们吃惊的是,母亲的话刚说了一半,杨东已是泪流满面,隔着铁栏,杨东急切地询问父母,“我能为妹妹做什么?需要捐骨髓吗?”

  晋军生告诉杨振军夫妇,杨东从河北转到临汾监狱后,表现一直很好,前后已减过两次刑。最令监狱上下印象深刻的是,去年,杨东看到电视里播出稷山一个女中学生身患白血病,向全社会寻找骨髓源的消息,当即向监狱递交申请,请求将自己的骨髓捐给这个“可怜的小妹妹”,可惜,不几天,稷山女孩不治身亡,杨东为此郁闷了好久。

  儿子的表现令杨振军欣慰,但他的心马上悬了起来,手心手背都是肉,女儿身患绝症,已属无奈,现在再搭上个儿子……

  “我打退堂鼓了,儿子再也不能出意外了,”杨振军说,第二天一大早,他就给临汾监狱打来电话,“不办了”。晋军生再三询问,杨振军闭口不言。

  消息迅速上报,监狱分管管教的副监狱长孙翔宇马上理解了这位父亲的苦衷,他亲自给杨振军打电话,“先抽血,看能不能配上”,杨振军还在电话那端犹豫,孙翔宇跟了一句,“万一配不上,不是白着急了吗?”

  10月22日,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中,临汾监狱的医务人员为杨东抽取了5cc的静脉血,由杨振军连夜乘飞机送到北京307医院。5天后,从北京传来消息,杨东的配型和妹妹杨霞的6个位点完全相同,要知道,如果有四五个位点相同,已属理想配型,医护人员纷纷赶到杨霞病房,向她拥抱祝贺。杨霞尤其没有忘记给哥哥打一个电话,在临汾监狱的安排下,兄妹俩“久别”十年后,第一次听到了彼此的声音,这对同胞兄妹隔着电话泣不成声。

  配型问题解决了,杨东的安全监管转眼间成了头号难题,“这样的事情,别说在临汾监狱,就是在全省,都是头一遭。”临汾监狱监狱长侯国新说。

  一边是生命的呼唤,一边是从未遇到过的考验,侯国新连夜召集紧急会议,同时,火速通知杨振军将有关申请递到监狱狱政科,由狱政科加盖意见,上报监狱,24小时后,这封十万火急的请示报告已放到了省监狱管理局分管副局长王伟的案头。

  “我们的行动必须慎之又慎,不能有任何闪失。”王伟说,“但生命大于天,这是共识。”

  经过反复论证,10月31日,省监狱管理局正式通知杨振军一家,鉴于杨东的特殊情况,监狱破例批准杨东为杨霞捐献骨髓,但出于种种考虑,杨东的骨髓采集将在太原进行。

  骨髓移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要求极高,几天来,北京307医院和承担杨东骨髓采集的山医大一院,就手术的每一个环节多次沟通,确保这场异地救治行动万无一失。

  记者在发稿前获悉,临汾监狱已派出专人“护送”杨东来到太原,进行手术前的一系列预处理,远在北京的杨霞也在同步接受移植前的“残酷化疗”,杀死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摧毁原有的免疫系统,以迎接哥哥全新的、健康的骨髓。

  从骨髓采集到异地运送再到最后的移植,这场生命援救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赛跑,必须争分夺秒、一路畅通,确保离开杨东体内的细胞活性不受影响,记者将对这场“亲情之旅、人性之旅、生命之旅”全程跟踪。

  据《山西晚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