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奥营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从疲劳到放松 奥巴马挺进白宫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从疲劳到放松 奥巴马挺进白宫
  奥巴马

  与“美国梦”

  即使在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奥巴马的身世也不多见,在白人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政坛算得上绝对非主流。

  奥巴马的母亲是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白人女性,18岁时嫁给奥巴马的父亲、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老贝拉克·奥巴马。小奥巴马两岁时,父亲离家而去,父子二人8年后见过一次,以后再无往来。奥巴马由母亲和外祖父母抚养长大,在远离美国本土大陆的夏威夷和印度尼西亚度过少年时光。

  直到高中毕业后,奥巴马才回到美国本土大陆生活。在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结束学业后,奥巴马前往第一大城市纽约,取得了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学位。在纽约工作几年后,奥巴马搬到有着众多黑人人口的第三大城市芝加哥,逐渐了解并涉足政坛。

  回顾自己的身世和历程,奥巴马觉得难以置信。2004年,在上一届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发表主旨演讲时,初出茅庐的奥巴马自我介绍时自嘲说,他不过是一个有着奇怪名字和离奇身世的“瘦子”。

  “在地球上任何其他国家,我的故事都不可能发生,”奥巴马在4年前的那个夜晚说道,正如他今日以自己所走历程告诉选民“美国梦”的存在。

  4年后,奥巴马试图向选民描述自己的“美国梦”,希望获得入主白宫的机会,弥合美国的政治、种族和经济分裂。袁原(新华社)

  据美国《纽约时报》2008年11月3日报道,虽然长期的竞选活动已经使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身心俱疲,但是在选举的最后阶段,奥巴马终于放下了“重担”,以轻松的心情和十足的信心吹响了向白宫挺进的号角。

  奥巴马:

  担心外婆,想玩游戏

  在大选的最后的几天中奥巴马依然繁忙,他在读《幽灵战争:中情局、阿富汗和本·拉丹秘史》一书,还要不时地看看《美国新闻周刊》。此外,奥巴马每天最少读两份报纸,还要用黑莓手机上网关注最新选情和大选简报。

  与竞选初期相比,奥巴马的皱纹更深了,白头发也随着竞选活动的增多而不断增加。几天前乘飞机前往内华达州的途中,奥巴马只能在飞机上短暂地休息一会,奥巴马有时显得筋疲力尽。

  奥巴马的世界中也充满了力量和互相矛盾的感情:他最有希望成为美国总统;他积极乐观,正思考如何带领美国走出困境。但是所有的这些想法都抵不上一个人在他心目中的分量,那就是奥巴马的外祖母,现在奥巴马的外祖母正处于生命垂危的状态,奥巴马对此十分担心。

  奥巴马也知道自己的生活确实受到了选举的影响,当万圣节前夕他返回芝加哥去看望女儿的时候,总有大批记者和摄影师随行。奥巴马的朋友里德回忆说,“奥巴马说,他也想玩‘不给糖就捣蛋’的游戏(万圣节游戏),奥巴马还猜测自己会得到一个‘贝拉克·奥巴马面具’,但是他却没有时间。”

  现在奥巴马的朋友们称,经过22个月的磨练,奥巴马已经彻底通过了考验,并为未来的工作做好了准备。奥巴马的竞选旅程即将结束,奥巴马流露出绝对的自信,他的努力工作反驳了那些关于奥巴马疲倦和准备不充分的传言。

  身边密友:

  他在冲刺,他会胜利

  奥巴马在支持者面前总是充满活力,他四处演讲,每场演讲都在30分钟左右,也有超过一个小时的时候。奥巴马每次竞选活动都显得十分卖力,你会感觉到他与你的距离非常近,奥巴马与人们握手、合影,给支持者发放有亲笔签名的书籍。

  当提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时,奥巴马对支持者说,“你们不必不满,只要用手中的选票做出选择!”奥巴马在一个又一个城市反复地说这句话。奥巴马的密友贾勒特回忆说,“奥巴马总是问,‘我怎样才能不让大家失望?’这就是他每天精力十足的动力。”

  奥巴马的好友利佩尔说,“美国大选就像在跑马拉松,当你跑完20英里你会感到相当疲惫,但是当你跑到25英里远的时候你就不会感到疲劳了,奥巴马现在终于跑完了25英里,他在冲刺。”

  一次当奥巴马登上飞机的时候,有一位记者向他大喊,问奥巴马当天为什么不举行新闻发布会,奥巴马回答说,“我会的,在星期三!”

  支持者:

  担心胜利,患焦虑症

  据英国《泰晤士报》11月3日报道,11月2日,在美国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市中区出现了本地历史上最壮观的政治集会,长达一英里的长队,年迈的老太太在跳舞欢呼,年轻的非裔男子拥抱她们,刚学走路的小孩拿着横幅,上书“是的,我们可以!”在这里,奥巴马的支持者兴奋不已,以至于为胜利焦虑万分患上了焦虑症。

  6万人参加了在哥伦布市的集会。他们身穿各式各样印有奥巴马标志的衣服,衬衫上写着“希望”“改变”“奥巴马08”“在一起,我们站起来”“奥巴马,下一届总统”“我爱奥巴马”,或者只有两个字“是的”。

  当地时间11月2日13时30分,奥巴马紧握着女儿萨沙和玛丽雅的手走上俄亥俄州议会广场,人群中顿时传来了绵延不绝的欢呼声、口哨声。当大喇叭开始播放布鲁斯·斯普林斯廷的《升起》时,一个九旬老太开始随歌起舞。奥巴马在台上说,“我被人群淹没了。太不可思议了,俄亥俄,我只有两个字送给你:两天!”

  但是,在经历了马拉松式的竞选,参加了奥巴马在俄亥俄州最后一场集会后,一些焦虑的支持者在选举前夕生病了。他们还对前两次共和党的胜出心有余悸,说:“胜利还是会被美国的强制性混乱偷走。”一名32岁的女性斯蒂芬妮·哈珀说,“我担心那些肮脏的手段又会重演,周三早上我们醒来时,我们还是在前两次选举中。我的医生告诉我,他遇到了很多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的民主党人,因为他们对这场竞选的迷恋,对奥巴马失败的恐惧。”

  23岁的埃里克·克莱尔蒙特自称十分紧张,他说:“民意调查的形式确实很好,但是谁也不知道在投票那天会发生什么。”

  63岁的安妮·赫诺穿着印有“一位白人老太太支持奥巴马”字样的竞选T恤,她认为奥巴马能给白宫带来新的希望。安妮·赫诺和她的朋友们对“那些负面的消息”十分紧张。

  佛罗里达的民主党人坚定地认为,在2000年大选期间,共和党使用了暗中诋毁的手段赢得大选;同样,俄亥俄州的民主党人也认定,2004年选举投票期间,共和党运用“肮脏的手段”从约翰·克里那里偷走了总统宝座。

  闻新芳

  [主角]

  肤色:奥巴马的最后一关

  奥巴马领先三大战场

  一般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形象、支持率、地域三大“战场”。目前,奥巴马在三大“战场”均稳居领先位置。公开辩论是候选人形象对比的平台,而奥巴马的“三连胜”,已经拉开了与麦凯恩的“形象分”差距;支持率方面,9月中旬美国金融危机加剧后,奥巴马支持率节节上升,目前已平均领先麦凯恩近8个百分点;至于地域之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民调显示,目前奥巴马几乎在所有主要“战场州”领先,而且在共和党的一些传统州也后来居上。

  但是,目前尚有约一成美国选民没有决定投谁的票。而且麦凯恩擅长在最后冲刺阶段发力,奥巴马则善于稳扎稳打。而奥巴马的最后一关,很可能就是那隐藏在美国白人社会角落、依然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

  “种族政治”暗疮犹存

  “种族因素,毫无疑问将在投票日当天影响选民。”近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断言。由于有蓄奴的不光彩历史,种族主义是美国的“原罪”。经过上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种族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势力已无法立足,没有人会公开承认自己是种族分子。

  但美国政治的现实是,白人仍然是选民主体,黑人人口在减少,占总人口的比例甚至低于拉美裔。而且美国的黑白隔阂仍然存在,种族分歧以更隐晦的方式存在于社会的角落和心灵的深处。黑人和白人以及其他“有色人种”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差别与对立,在美国随处可见。

  最后10%的选择

  有着黑白混血特殊身份的奥巴马很清楚,“种族政治”对他而言,是一把说不清道不明的双刃剑:在预选中,如果没有90%以上的黑人支持他,奥巴马恐怕难以克制强敌希拉里。

  预选最后阶段,奥巴马走得跌跌撞撞,在白人占主体的各个大州几乎都败于希拉里之手,尤其是以白人劳工阶层为主体的中西部州。

  美国《时代》周刊调查显示,尽管高达64%的白人选民认为奥巴马“不是黑色也不是白色”,但仍有高达44%的选民表示,他们知道有人会因为奥巴马的肤色而不投给他票。而最近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在西弗吉尼亚州附近积极拉票,显然是冲着奥巴马的“软肋”来的。在佩林的一次集会上,西弗吉尼亚州居民舒斯特承认,“肤色因素”让像他这样的白人选民感到难以抉择。

  当然,以奥巴马的政治智慧,他不会去随便搅这趟浑水。正如他在大选中所说的:“候选人的肤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立场。”但问题是,那10%沉默的中间选民,会如何做出最终的选择呢?

  奥巴马

  缘何一夜白头

  头发咋就白了呢?

  两个月前刚满47岁的奥巴马,一直以朝气蓬勃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满头乌黑浓密的头发更是让他显得年轻干练。但是最近,当奥巴马出现在美国大选的公共场合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他的头发从之前的深黑色,突然变成了灰白色,仿佛黑色头发上落满了“雪花”。

  美国总统大选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就在谜底即将揭晓时,人们开始从“头”评论起这位总统候选人。

  目前,医学上对头发过早变白的原因尚未有定论,不过下列三种说法大体比较普遍。

  首先是遗传说。根据科学家收集的资料显示,先天性白发以及儿童、青少年的后天性白发,往往有家族史,即同一家族人群中会有多个个体出现这种白发性征。

  而欧莱雅发质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则认为,黑发变白的原因是一种名为TRP-2的蛋白质基因在作怪。变白的头发,并不是因为失去了黑色素细胞,而是流入头发中的黑色素细胞不再具有TRP-2蛋白质帮助合成黑色,因此,TRP-2蛋白质基因的流失是白发的“罪魁祸首”。

  除此之外,很多医学专家都认为“少白头”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既与遗传性、体质等先天因素有关,又有一定的后天性。而各种疾病的侵害往往也会打破人体内原有的平衡,使内分泌发生紊乱,促使人过早产生白发。

  奥巴马白头究竟属于哪一种呢?奥巴马的理发师说,从3年前奥巴马的头发就开始出现白发迹象,但明显变成灰白色则是从去年参加总统竞选开始的,就连奥巴马自己也曾抱怨过“白发来得好快”。

  专家认为,奥巴马头发短时间内变色很可能是由于压力过大造成的。紧张密集的选举造势活动、强大的竞选压力以及目前金融危机给政客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很容易使机体神经功能失调,因此分泌黑色素的功能也会发生障碍,影响色素颗粒的合成和运送,白发因此也会长得十分迅速。

  [花絮]

  关注大选上瘾了

  不惜暂停性生活

  美国华盛顿的平凡上班族布莱德·雷宾逊几乎对总统大选“上瘾”了。他每天8点一起床首先要做的就是确认政治新闻博客“今日版块”发表的每日跟踪民调结果,然后9时上班就看民调公司拉斯穆森的支持率调查结果,午饭后的1小时就查看盖洛普的调查结果,这样才能安下心来。

  有6岁双胞胎女儿的罗夫·哈莱姆夫妇的情况也差不多。一哄睡两个女儿,他们夫妻就看福克斯新闻、有线电视新闻网、全国广播电视公司等有线电视频道播放的大选新闻。每晚收看3个小时,一周共花掉20多个小时。为此他们甚至说定,暂停性生活,推迟修理房子。

  美国《新闻周刊》网络版10月30日报道,就像哈莱姆夫妇、雷宾逊一样,把痴迷于总统大选的现象叫做“选举上瘾症”。据说,哈莱姆夫妇已经开始了 “选举减肥”,即把收看政治新闻的时间缩短为每日30分钟。康娟

  美国电视网

  “暗战”选举夜

  4日总统选举夜不仅把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角逐推至巅峰,更成为各大电视网争夺收视率的黄金时段,激烈程度直追全美收视率冠军“超级碗”橄榄球决赛。

  大手笔 拼气势

  纽约市两大地标洛克菲勒中心和时报广场将在选举夜变身演播室,成为全国广播公司(NBC)和美国广播公司(ABC)比拼气势的赛场。

  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部计划在面积约670平方米的洛克菲勒中心溜冰场上打出巨幅美国地图,根据两党候选人在各州获胜情况,把相应的州即时变成代表共和党的红色或象征民主党的蓝色。

  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准备在时报广场投放3个巨型电子屏幕,由名栏目《早安,美国》周末版主持人比尔·韦尔现场报道观看投票者的反应。

  高技术 抢“眼球”

  要吸引观众,仅靠时效还不够,各大电视网纷纷诉诸高技术,推出制胜新武器。

  福克斯新闻频道着手当晚首次亮出“发射板”,通过一个控制键盘帮助记者迅速适时调整投票结果、地图和实况镜头等视觉元素。

  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继推出“魔法墙”后准备虚拟国会大厦实景以追踪国会控制权争夺实况,并配置全息投影设备,让异地受访者看似身在纽约演播室。

  亮台柱 考智慧

  不过,也有人认为,制胜关键不在外力,应在“内功”上加劲。明星记者和王牌主持人一向是电视新闻取胜的一大法宝。

  三大商业电视网报道阵容一如既往,由晚间新闻主持人和其他名记者担纲。

  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演播室除当家主持人和记者外,仅分析师就有14名。

  王鑫方(新华社)

  [配角]

  访华参议员:拜登

  拜登在外交方面的专长得到广泛认可和尊敬

  美国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约瑟夫·拜登步入政坛时,是美国国会最年轻的参议员。

  一转眼30多年过去,拜登现年65岁,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的竞选搭档,靠的是从政多年的丰富经验。拜登擅长外交和防务,极好地弥补了奥巴马经验有限、不善外交的“弱项”。另外,无论出身背景还是性格特点,拜登与奥巴马差异不小。但正因为有这种不同之处,二人组合势必覆盖更全面的选民阶层,令奥巴马有可能问鼎白宫、成为年轻的美国总统。

  拜登是美国国会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现任主席,他在外交方面的专长得到广泛认可和尊敬。

  在奥巴马的竞选阵营中,有与中国打交道经验的人不多,拜登是其中之一。作为美国参议员,他1979年首次访问中国。

  2001年夏天,拜登接受中国外交学会的邀请,率领一批民主党和共和党参议员再次访华。临行前,他接受中国记者专访,指出当时“美国的保守派思想库把中国视为潜在的敌人,我完全反对这种看法。”

  拜登说,美中关系可以用“(利益)交汇”一词加以概括,两国在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以及防扩散等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双方应加强交流,增进相互理解。

  访华期间,拜登接受多位中国领导人接见。谈及感受,他说,自己1979年访问中国,时隔20多年再次来访,发现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敬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多种原因,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长期缺少来往,互相缺乏了解。现阶段,两国都经历了或正处在重大变化和发展时期,需要加强相互了解,以避免发生误解。

  拜登重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他说,中国的重要性在日益上升,美中关系对两国十分重要,对世界也十分重要。美国希望与中国发展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他表示,处理好美中关系是关系到两国子孙后代幸福的最重要的事情。他说,对美中双边关系而言,最重要的是加深相互了解,减少误解。袁原(新华社)

  [短评]

  被遗忘的拜登

  相比较一“出道”就抢占各家媒体大部分版面的佩林,奥巴马的副手拜登却很少公开露面,似乎音信很少。即便是奥巴马平时的各项竞选活动,也很少见拜登的身影。媒体普遍反映,拜登就像是一个被遗忘的候选人。殊不知,就是这样一只“沉默的羔羊”,恰恰是助奥巴马大选胜利的有力幕后推手。

  拜登在美国参议院工作超过36年,他的资历和人脉已经很好地说服了选民,不需要再借用媒体大肆宣传。正如拜登所说:“我的优势之一是,每个参议院的人都了解我,我认为大多数人都尊重我。”一个备受尊重和广泛被了解的人,不需要再对公众多说什么。

  其实,拜登这种隐藏幕后的功效毫不逊色于佩林在各种场合的公开露面。正是他的沉默,有效突出了奥巴马的地位。看看最近有关佩林的新闻就知道,麦凯恩阵营最近出现内讧,她被传言“要当女主角”,“要抢麦凯恩风头”。不管传言是真是假,这个来自偏远的阿拉斯加州的女州长,一夜之间红遍美国,从来没有转移过大众视线:女儿未婚先孕、真假佩林模仿秀、答记者问时被嘲笑没知识没水平,被爆花巨资购名牌包装自己……种种这些“轰炸性”事件真是有盖过老麦的气势。很多分析人士批评她拖了老麦的后腿,没有给老麦赢得更多选票,反而让共和党阵营丧失了很多支持者。

  就目前竞选形势来讲,拜登的淡出正合了奥巴马的需要。竞选时期的拜登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因为奥巴马相比较麦凯恩的优势很明显,比如年轻、变革、有活力,在这些方面拜登无论如何不能为自己的“主子”再添光增色。竞选胶着的时候,他公开的言论一不小心就会被对手抓住小辫子。所以多说不如少说,少说不如不说,暂时沉默好了。

  拜登目前淡出“江湖”,实属韬光养晦。他的沉默和隐晦似乎应了中国那句古话:“沉默是金”。一旦奥巴马赢得大选,拜登或会显出他的优势。

  据《广州日报》

  [资料]

  美国总统届、任、位的区分

  届: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总统任期四年,任满四年为一届。如果总统在任期内死亡或因故去职,另由他人接任,继任总统和前总统为同一届总统。

  任:指总统的任职而言。一人连续担任几届总统职务,仍为一任。富兰克林·罗斯福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从1933年至1945年连任4届总统。但如果一人在不连续的几届总统选举中先后几次当选,当选几次就算几任。

  位:指担任过总统的实际人数。美国从1789年开始选举总统至今,不论是连选连任,还是先后当选几任,均不重复计算,有几人算几人,迄今美国已有42位政治家担任过总统职务。

  现任总统布什是美国历史上第54届和第55届、第43任和第42位总统。在美国今年总统选举中,无论是奥巴马还是麦凯恩胜出,都将成为美国第56届、第44任和第43位总统。

  新华社记者 杨晴川 王薇

  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

  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制度,总统由各州议会选出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而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这一制度于1788年第一次实行,现已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

  根据选举人团制度,选民投票时,不仅要在总统候选人当中选择,而且要选出代表50个州和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简称华盛顿)的538名选举人,以组成选举人团。总统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的选举人票(270张或以上)即可当选总统。

  美国各州拥有的选举人票数目同该州在国会的参、众议员人数相等。参议院由各州选举两名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人数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来确定。人口多的州众议员人数相应就多,同时在总统选举时拥有的选举人票也多。

  选举人团制度还规定,除了缅因和内布拉斯加两个州是按普选票得票比例分配选举人票外,其余48个州和华盛顿均实行“胜者全得”制度,即将其选举人票全部给予获得相对多数选民票的总统候选人。

  美国宪法还规定,如果所有总统候选人都未获得半数以上的选举人票,由国会众议院从得票最多的前三名候选人中选出总统。

  新华社记者 杨晴川 王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