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8版:美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中西有别
· 慢慢品是古越龙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中西有别
  放眼今天的南京餐饮,西餐已不再是凤毛麟角,细细数来,几乎每一种类型的西餐厅都可以找到一两家代表,即便是在南京起步比较晚的德国餐厅,也出现了宝莱纳这样历史悠久的品牌。这些“多国部队”和中国的八大菜系同台争辉,中西有别之间繁荣了南京餐饮,让南京人有了选择的口福。

  其实,中西饮食的差别,并不简简单单是筷子和刀叉的差别。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在西方,烹调则是一种劳动。美食家“牛哥”认为,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与此有关的话题还不止此。

  由于西方人普遍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我们现在很多书上讲西方人研究什么食物里有什么成分,含多少维生素、含多少蛋白质等等。就以食用油为例来说一下这种差别吧。“健康标准的食用油摄取量是每天25克,但南京人已经达到了39克。”江苏省营养协会会长蔡云清说,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食用油脂将从清洁型向健康型、保健型发展,从健康的角度来讲,中国人应该提倡“少用油、用好油”。

  “和中国人相比,为什么欧美尤其是地中海地区得肿瘤疾病的人要少得多?尤其是意大利人,他们经常吃的匹萨饼为什么要用番茄酱?”南京中医药大学刘道鸣教授也在常年关注着中西饮食差别,他说,番茄酱里有一种叫“番茄红素”的物质,在人体内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水平,但是,由于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的差异,亚洲地区居民血液中番茄红素含量仅为欧美国家的四分之一还不到。刘教授透露,他的团队已经成功发明了一种番茄红素食用油,能使居民通过家庭日常烹饪增加番茄红素的摄入量,增强免疫力。

  蔡云清认为,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从餐桌上各式各样的菜色中就不难看出。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由此,也就出现了烹调技法上的差别,中国人利用煎、煮、蒸、炸、炒等各种方法,尽其所能追求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较之中国人则简单很多,他们似乎不太在意菜肴的颜色和造型的美感,而把更多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尽量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上。

  快报记者 黄建军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