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发现 怪象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他的相貌被移植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3 日 星期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他的相貌被移植了?
  他的相貌

  被移植了

  上海一家银行的一名职工,发现远在浙江的一名男孩跟他长得很像,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两人长得越来越像。现代医学早已证实,人的外貌长相是由父母的遗传基因决定的,与其他的外界因素无关,但他俩却是非亲非故,这是怎么回事?

  银行里出了一件怪事

  2002年的一天,上海建设银行的一名员工向媒体反映,称浙江一名学生与自己的同事孙伟越来越像了,这在银行里传开后,同事们觉得这事情很新鲜,大家看了浙江这名学生近几年的照片后,都觉得他与孙伟长相越来越接近了,大家都觉得非常奇怪。

  最早发现这件怪事的是孙伟本人。近两年来,浙江的这个叫高天翀的学生会不时地给孙伟寄来自己的近照,有一天,孙伟突然发现,这孩子怎么跟自己有些相像呢?这个发现让孙伟惊讶不已,他拿着照片去问家里人,家里人也认为孩子跟他长得很像。

  正当孙伟渐渐淡忘这事的时候,高天翀又给他寄来了一张照片。接下来,高天翀连续几次寄来相片,孙伟的家人和朋友每次看到高的照片,都觉得他确实越长越像孙伟了。有一次,孙伟一边翻看小家伙的照片,一边给他写贺卡,朋友无意中扫了一眼照片,嘟哝了一句:“孙伟,你真有空,怎么给自己写贺卡?”

  听了朋友的话,孙伟坐不住了,他决定去杭州看看这个小家伙。

  抽了个时间,孙伟来到杭州,去了高天翀家。见了高天翀,孙伟那种相似的感觉更强烈了——小家伙长得眉清目秀,脸廓清晰,白皮肤,高鼻梁;而自己,脸廓也是线条分明,白皮肤,高鼻梁,确实是很相像。

  这个叫高天翀的孩子是什么人?他与孙伟是怎么相识的?他为什么要给孙伟寄照片?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他们是亲戚关系或是基因相近?

  孙伟与高天翀的相貌为什么越来越像?会不会是两人有亲戚关系呢?同事们纷纷猜测。

  事情通过上海本地媒体的报道后,不少人渐渐知道了这件事,而且表示了同样的怀疑。甚至有人私下议论,也许这两人本身有某种不为人知的血缘关系?

  但是,当记者胡展奋采访孙伟的时候,孙伟自己却否认与这名学生有任何血缘关系。别人关于两人是亲戚关系的猜测,没有得到任何证实。并且,孙伟已与这个学生交往了好多年了,如果两人是亲戚的话,早就该叙上了。不是亲戚,又长得像,会不会有这种可能:他们本来就是基因很相近的一对陌生人?由于基因很相近,所以才长得像。很多人会生出这个疑问。

  遗传学专家、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室主任许争峰说,人类的基因差别本来就很小,即使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陌生人之间基因很相近并不稀奇。人的相貌和遗传基因有决定性的关系。因此,陌生人之间长得像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这个学生的家长表示,孩子小时候长得并不是这样,而是近几年才有了变化,如果是基因决定的,那从小就该有基本固定的相貌呀。看来,基因相似的说法也不能成立。

  那么,又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原来两人还真有一定的关系

  这引起了记者极大的兴趣,我们联系了上海一位当时采访过此事的记者胡展奋,据他了解,这两人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

  原来,在几年前,孙伟曾捐献过自己的骨髓,而当时的捐赠对象就是浙江的这个叫高天翀的学生。

  1996年,杭州一名11岁男孩高天翀(化名)不幸患上了白血病,病情日益危急,濒临死亡。众所周知,白血病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病症,俗称“血癌”,能迅速地夺走人的性命。当时高天翀已跑遍了杭州的各大医院,无法可施,万般无奈之下,其父母带着他来到上海寻求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也就是通常说的骨髓移植。

  一般来说,骨髓移植最困难的是找到与病人相匹配的骨髓,而在普通人群中,只有万分之一的配对成功率,机会可以说非常渺茫。所以,当时高天翀的父母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了上海。然而,小家伙却非常幸运,就在中华骨髓库捐赠骨髓报名登记的1000多份志愿者的资料中,竟然就发现了一名与其白细胞抗原Ⅰ类配型数据相符的人,这个人正是孙伟。

  孙伟,当时是26岁的小伙子,在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黄浦支行工作。1995年11月,他到上海市红十字会报名登记,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谁知就在短短的6个月后,竟然真的有患者需要自己的骨髓,并且还是一个11岁的孩子!

  实际上在孙伟之前,我国并没有一例捐献骨髓成功的案例。孙伟这次能成功吗?在手术进行之前,医生心里没底,高天翀的家人,心里也没底。

  骨髓移植后外貌也跟着“移植”了?

  1996年6月,在上海市红十字会的安排下,经过一段艰难曲折的过程,孙伟终于躺在了手术台上。他就此成了中国成功捐献骨髓的第一人。

  手术非常成功,高天翀总算是捡回了一条性命,并回到杭州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孙伟的身体也并无大碍,休息了几天就完全恢复了健康,马上就正常上班了。

  虽然手术之前,孙伟和高天翀并未照面,但手术之后两人却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随后,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孙伟发现,这孩子跟自己长得越来越像。孙伟开始嘀咕,难道自己把外貌也“移植”给他了吗?难道人的长相是跟着骨髓走的吗?

  胡展奋记者也对此颇为关注,他咨询了多位专家,但未能得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事实上,孙伟的情况并非孤例。据媒体报道,在另一位捐髓者恽楠与白血病患者周海燕之间,也出现了类似的“奇特”现象,这是我国第三例捐献成功的案例。两人的年龄都在30岁左右,手术前的长相差异非常明显,但受捐者周海燕后来却慢慢地与恽楠越来越像。

  从照片可以看出,在接受手术之前,周海燕是长脸,但自从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后,现在却逐渐长成圆脸了,而恽楠却一直是圆脸形。不仅长相变得相似了,周海燕连兴趣爱好也变得和恽楠很相似,都爱吃水果青菜,不喜欢吃豆制品,两人都喜欢看谈话类电视节目,都喜欢红黄等鲜艳的颜色等。

  受捐者和捐献者为什么会越长越像,甚至连他们的爱好都越来越像?难道真的和捐献骨髓有关?那为什么同样是骨髓移植,有些人却并没有发生奇怪的变化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一步采访了南京的医学专家。

  难道是移植方法不同改变了基因?

  一般来说,骨髓移植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病人要与“罢工”的血“告别”。病人必须先接受超大量的化学药物治疗或合并全身放疗,其目的在于彻底破坏已经“罢工”的骨髓以及尽可能杀死残存于体内的癌细胞。此时,各种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相继发生,头发脱落,恶心呕吐,各种可致人感染的病毒细菌,也时刻窥视着已经毫无抵御能力的机体,此时的病人已经是一个无菌人,会被医生安排进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层流病房”。在这里,病人等待着经过医生们严格筛选和配型、为其找到的骨髓。

  接下来,就是一个骨髓抽取与输入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骨髓移植手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丁家华介绍说,“从医学上来说,骨髓移植有两种,一种是真正的骨髓移植,就是在供者髂骨处用针穿刺,抽取一定量的骨髓。另一种就是抽周围血的造血干细胞,在进行采集造血干细胞前,需要对供者注射造血因子,将造血细胞动员到周围血当中,然后通过仪器将所需要的造血细胞分离出来。同时,将血液的其他成分再回输给供者。第二种方法供者的损失量很小,也称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说,现在捐赠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献血’了。”

  采用上面所讲的其中一种方法对捐献者做抽取处理,植入病人体内,然后,就进入一个移植后照顾期。所有的牵挂都在那些鲜红的种子上。此时,病人一边积极配合医生,克服着放疗和化疗所带来的痛苦,还要克服与外界隔绝的寂寞,期盼着骨髓在体内生根发芽。

  那么,会不会是移植过去的骨髓在高天翀与周海燕体内生根发芽,从而改变了他们的部分基因,这才导致了相貌的改变?

  “这不可能,骨髓移植主要是改变人的造血系统,并不能改变人的基因。因为骨髓移植改变人的相貌,这在医学上是讲不通的。”丁家华和鼓楼医院血液科主任欧阳健,他们经常接触骨髓移植的捐赠者和接受者,在这一点上观点完全相同——骨髓移植不可能改变人的相貌,相貌与骨髓移植没有必然的联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欧阳健认为:“他们在骨髓移植后长得像,可能纯粹是巧合吧,或者就是个心理假象,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可能会改变相貌,然后就越想越像、越看越像。”

  也许是造血干细胞转化成了肌肉细胞

  “这个事情的确挺让人迷惑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在骨髓移植后变得相像,还真的不好说,我们还没有碰到这样的例子。”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孟钵说,“骨髓移植主要是解决人体的骨髓重建问题,按照这个来讲,骨髓移植和人的相貌之间不应该有必然的联系。”

  “不过,现在对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也很快,现在认为造血干细胞可能转化为肌肉细胞、神经细胞、成骨细胞,等等,移植过来的造血干细胞会不会通过转化的肌肉细胞、成骨细胞,从而影响到容貌?这个现在并没有科学定论,但一切都未可知,今后会不会有这样的研究发现,真的无法预测到。”

  对于他们在骨髓移植后长得像的情况,到底该怎么解释呢?

  遗传学专家、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室主任许争峰说,还有个问题要搞清楚,就是怎么来界定他们是否相像。“因为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可能你看了他们后,会觉得像;别人看了后,觉得并不像。”比如,如果两个人长得都是双眼皮、大眼睛、圆脸,眼眶深度、颧骨高度、两颊宽度等都相差不大,猛一看就觉得像。

  “骨髓移植改变相貌”只是特例

  除了孙伟与恽楠骨髓移植之后长得相像的例子外,近几年来国内很少出现过关于“相貌移植”的报道。骨髓移植50年,国外也很少有“相貌移植”的报道。

  江苏省红十字会负责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的几位专家也告诉记者,平时他们经常接触捐献骨髓志愿者和接受者,有时在同一场合同时遇到过骨髓的捐赠者和接受者,但专家并没有感觉到他们在骨髓移植后长得像。

  由此看来,他们在骨髓移植后长得像,目前还是少数,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专家说,至于为何会出现这个特例,现在还无法搞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于骨髓移植与相貌这一新的领域,由于当前主要的任务还是抢救生命,对于骨髓移植与相貌的关系这个“附加领域”,医学专家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分析,但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今后科学界必然会关注到这一新领域。研究这一领域,也许将是又一次重大创新。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张星

  见习记者 沈达兵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