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民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又见脏乱差 9名干部被问责
· 全球青年代表 今天聚会南京
· 两成多江苏居民是月光族
· 残疾人拿起电话就能听电影
· 擎天慈善基金 前天正式揭牌
· 学生卡年检改为9个办理点
· 南京到北京将有卧铺动车组
· 狂欢万圣节
· 南大学分 可以带到加拿大
· 今冬天然气供应比去年紧张
· 民意直通车今天开进正大茶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1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多数百姓每月的消费支出超过收入的一半——
两成多江苏居民是月光族
  物价上涨股市下跌,你在花钱的时候是不是多了一分犹豫?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最新公布的江苏居民消费倾向电话调查显示:受物价上涨、收入不够高等因素的影响,三成居民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半数居民花钱有所顾忌,不再大手大脚。

  两成城镇居民最大花费是“还房贷”

  这次调查的受访样本约1200个,多数百姓每月的消费支出超过收入的一半,最大经济压力来自日常开支和子女教育费用。

  扣除回答“说不清”的人,月消费比例超过80%的占22.7%,基本属于每月收入都用完的“月光族”;月消费比例在60%~80%的家庭占23.1%;月消费比例在40%~60%的居民占29.3%;月消费比例在20%~40%的占19.8%;低于20%的仅占5.1%。

  需要花钱的地方似乎太多——26.7%的居民表示最大的花费是日常开支,22.2%的居民最大花费是子女教育,13.9%的居民最大花费是归还房贷(其中,城镇居民这个比例是20.2%),4.6%的居民表示最大的花费是看病医疗。

  其中,因借贷而缩减开支的居民多于去年。城镇购房居民中75.8%用贷款购房,其中57%的居民因贷款使平时消费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或多或少地缩减开支,这部分的比例高于去年9.5个百分点。

  去餐馆的人少了,准备买车的多了

  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下,人们明显调整了自己的消费结构和习惯。不过,颇有意味的是,江苏人一边为省钱而减少去餐馆,一边不惜花更多的钱准备买车。

  这几年外出就餐的人数本来持续增加,但调查显示,这一年来选择上餐馆消费的人数有所下降,2008年城镇居民中有44.7%至少每月上餐馆消费一次,比上年下降6.3个百分点,其中18.5%的人至少每周自费去餐馆一次,这一比例也下降了3.6个百分点。

  与此相应的是,人们在买东西时对价格格外关注,“贵不贵”成为购物时首要考虑因素。与去年首先看质量,其次看价格有所不同,此次调查结果反映,城乡居民在消费时考虑的众多因素里,主要考虑价格的居民占32.8%,这比去年高出9.5个百分点,主要考虑质量的居民占30.3%,比去年下降10.5个百分点,主要考虑品牌的占8.3%,下降了3.3个百分点。

  不过,该节省的地方节省,到了该花钱的时候,江苏人还是很“大方”。调查中,欲添置汽车的居民多于去年。对于目前家里最需要添置的耐用消费品,除了56.8%的人回答“说不清”外,其余43.2%的人都有明确的目标。对于城镇居民来说,排在前三位的耐用消费品分别为:汽车(13.8%)、电脑(6.2%)、彩电(5.2%);农村居民则为:电脑(10.2%)、汽车(9.0%)、空调(5.5%)。欲购置汽车的城乡居民比去年有所增加,城镇上升1.1个百分点,农村上升2.3个百分点。

  收入没有物价跑得快,支出预期增加

  对于未来一年的七大类消费支出预期,增加的比例远高于减少的比例,其中食品、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衣着类的消费预期增加的百姓分别占65.1%、56.0%、47.0%,食品、衣着类预期支出增加的比例分别高于去年5.8和8个百分点。教育支出预期增加(2007年57.9%)连续两年都处于较高比例,说明当前上学贵的问题是普通家庭的较大经济负担,直接影响了当前的消费。调查还显示,3.8%的人表示预期支出高是制约当前消费的主要因素。

  统计部门分析,收入增长趋缓、物价上涨较快是制约消费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40.6%的居民认为制约消费的因素是收入不够高,28.7%的居民认为是物价上涨快。

  此外,调查显示,在有投资行为的城镇居民中,买股票、买基金的所占比例均较大,分别占32.9%和25.9%,而持续的股市低迷,势必导致相关群体的投资收益明显下降,收入预期也随之下降。收入增长放缓及预期增加的不确定性,物价持续走高,制约了当前居民的消费。

  快报记者 郑春平

  通讯员 苏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