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封面精要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明年高考报名双休日进行
· 尽量让坏事变得不太坏
· 家务还是老婆做得多
财权还是老婆一手抓
· 今夜起,冷雨飘飘
· 险!
· 打手机不听劝将被管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0 月 28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家务还是老婆做得多财权还是老婆一手抓
  “50年代爱劳模、60年代靠工农、70年代海陆空、80年代找老九、90年代傍大款”……日前,由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薛亚利撰写的关于改革开放婚恋变迁的调查报告首次披露了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婚恋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择偶看重收入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择偶标准曾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数据显示,1976年以前有1/4的当事人择偶时特别关心对方的家庭成分,有1/3的当事人特别关心对方的政治面貌。20世纪60-80年代受人口增加、住房拥挤等因素影响,对方住房条件的好坏、有无海外关系等一度成为择偶的加分因素。80年代起则更注重对方的自身素养和潜能。近年来,年轻的、文化和职业层次较高的被访者在择偶时有更大的概率关注对方具有现代气质的人品个性。

  “今天,社会大众评价个人社会地位的基本尺度与视角已彻底改变,收入、财富和消费等经济能力成为地位衡量天平上最为重要的砝码。”薛亚利认为。

  同窗恋增多,邻居恋骤减

  在上海,随着两性社会交往的扩大,尤其是近十年来夫妻自己认识的比重已达53.1%,同时自己结识的伉俪中,双方由亲戚、邻居发展成夫妇关系的骤减(从1967年前的36.5%下降为1987年后的9.5%),而由同学、同事、朋友结为伉俪的则相应递增。即使是介绍婚,红娘也由以往的家人、亲戚为主转由以同学、同事、朋友为主,青年人择偶的社会网络更多地获得业缘关系和友情的支持。

  据2004年对427位正在恋爱者的结识网络研究显示,在学校和工作中相互交往或通过业缘网络而发展为恋人的高达60%,亲缘网络在青年择偶中的作用已明显弱化。据调查,认同“所爱之人即使都反对也不会在乎”的有近五成。

  30年结婚费用增25倍

  “建国以来,上海人的结婚费用总体上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上海青年的平均结婚费用已达31383元,比60年代增长了25倍,是70年代的19.6倍,比80年代前期增长了8倍,是80年代后期的3.29倍。20世纪90年代,“上海青年的最高结婚费用达15万元,平均结婚消费为6951元,不同层次的市民结婚消费差距很大。”1997年平均结婚费用为8万元,2002年为10万-15万元。

  妻子管钱,少有丈夫不自在

  上海围裙丈夫近年有减少趋势。1996年对上海800对夫妻调查“谁承担家务更多一些”作判断时,首肯“夫为主”的仅占5.2%,“夫较多”的为10.3%,“差不多”的占26.9%,而“妻较多”或“妻为主”的则达57.6%。

  与此同时,在妻子管理日常开支的家庭,只有2.5%的丈夫“经常感到不自由”,有时感到不自由的为11.5%,偶尔感到的占10.8%,75.2%的丈夫从无不自由的感觉。

  另外,如要与异性朋友聚会的话,丈夫需征得配偶同意的只占3.8%且少于妻子。

  据上海《青年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