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民事/民权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老公情妇介绍的工作,不要!
· 骗子买烟玩调包 店主骑摩托追上就撞
· 每天泵水七八次 吃个水咋这么难
· 这个套牌太“业余”!
· 唉!家门口的公厕又漫溢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0 月 2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每天泵水七八次 吃个水咋这么难
三牌楼大街121号居民:想用上直供水;供水部门:很难办
  求助人:三牌楼大街121号74户居民

  求助内容:我们这里是一幢建于1995年的居民楼,十几年来,我们用水一直依靠传统的泵房二次增压供水。然而,一年前,地下室泵房的产权单位和管理人员先后撤走后,我们用水就一直依赖居民吴师傅一个人义务泵水,否则就没水喝。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每天压水七八次

  昨天傍晚,吴师傅又来到地下室泵房,用大扳手拧开进水管道阀门,水“哗哗”地从市政管网流进地下室里一个水泥混凝土水箱里。20分钟后,水箱满了,吴师傅用扳手关闭了阀门。“得在旁边一直看着,不然水箱满了后水就会溢出来。”吴师傅告诉记者。随后他走进旁边一个黑黢黢的小房间,按下墙上一个操作箱的绿色按钮,一台锈迹斑斑的水泵便“轰隆隆”响起来。40多分钟后,吴师傅关闭水泵,“楼顶的水箱该装满了。”

  像这样的操作,从去年10月起,吴师傅几乎每天都要做上七八次,而这完全是义务的。

  不过,虽然吴师傅每天花上七个多小时泵水,但每次也只够居民们用上几个小时,在夏季用水高峰期时,甚至不到两小时水箱就空了,停水成了家常便饭。于是每当楼顶水箱被注满时,居民们都赶紧用桶、盆接水。“这水很脏,但能有水用已经不错了。”记者打着电筒,在地下室水箱里看到长长的绿苔长在池壁上随水漂荡。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121号的居民要靠这样的方式吃水呢?

  居民想用上直供水

  在去年10月以前,这里的居民并不需要这样自己亲自到地下室操作。原来,13年前三牌楼大街121号刚建成时,搬进来的大多数是拆迁户,此外还有十几户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员工,地下泵房的产权也属于这家公司。12年来,泵房一直是由该公司雇佣人管理维护,并负责收水费。

  但到了去年10月,这家开发公司的大部分员工都卖了房子离开,管理泵房的人也撤走了。自此,居民的用水就成了完全“自治”。而且由于无人收水费,至今居民共欠下的水费达数万元。

  “我们不想欠水费,我们希望自来水公司能改成直供水,欠的水费我们都会补上。”居民们的意见非常一致。但他们找到自来水公司时,对方却称无法满足居民们的要求,因为泵房的产权并不在居民手里,居民为此也多次找产权单位的负责人,可他们避而不见,不愿插手管此事。

  供水部门:

  高层建筑很难改直供水

  对三牌楼大街121号居民遇到的问题,供水部门也很挠头,因为按照供水协议,他们只负责总表以前的供水设施,内部管网和泵房等设施都该由产权单位负责。而且,高层建筑这类需要二次增压供水的楼房,还很难改为直供水,因为水压难以满足要求,改为直供水4楼以上用户就很可能因水压不够而断水。他们分析,这里的居民无非是希望供水部门抄表到户,解决内部管网的渗漏和泵房等设施的管理问题,可这也不好办。供水部门提出,抄表到户的前提是原产权单位维修好原有的供水管网等设施,如果是多层建筑,供水部门还可以废弃掉原有的管网,重新铺设一套管网解决渗漏问题,可高层建筑需要二次增压,很难另外铺设管网。因此,要想抄表到户,可以由业主委员会同意动用公共物业维修基金,对原有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新,供水部门验收合格才能接手,对于高层建筑的抄表到户申请,他们一般是采用趸售的变通办法来解决。至于泵房的开机管理,则完全应该是物业部门的职责,该小区如果没有物业管理,就需要尽快物色一个“管家”。

  据了解,武汉前几年也曾遇到同样的问题,当时的做法是将泵房等产权一起划给供水部门,可由于泵选型很多,质量大多又不好,管理养护费用较大,供水部门不愿接手,最后这一方案宣告失败,又恢复到原来的模式。

  对于水费欠缴的问题,供水部门表示也不会一直这么欠下去,必要时就会采取龙江月光广场等小区的做法:供水部门派人上门协助物业抄收水表,统计水量并结清欠账。不过,要想彻底解决此类问题,还得相关部门研究一套妥善的处理办法,否则治标不治本。

  快报记者 鲍铭东 常毅 文/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