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抗击金融风暴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欧美汽车制造业警讯频传
· 美国:财政部考虑入股保险公司
· 韩国:采取减税避免实体经济衰退
· 新加坡:三原则应对金融危机
· 发展中国家需防“危机第二轮”
· 发展廉租房提振内需
· 周小川:全球实体经济可能受到较大冲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0 月 2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周小川:全球实体经济可能受到较大冲击
  周小川:

  全球实体经济

  可能受到较大冲击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6日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拟定保证金融稳健运行的各项应对预案,建立完善国际金融危机监测及应对工作机制。

  受国务院委托,周小川当日上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的有关情况。他指出,最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这增加了判断未来经济和物价走势、把握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难度,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全球经济减速可能影响我国出口

  “目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全球经济放缓以及由此带来的外需减弱必然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周小川说,最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这可能会影响我国出口。

  周小川说,尽管美国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各主要央行向市场注入巨额流动性,欧洲各国也相继宣布对私人存款提高担保额度或提供无限担保,但信贷紧缩并未缓解,全球各主要股市仍震荡走低,国际汇市也出现宽幅震荡,显示投资者信心依然不足。受此影响,美国乃至全球的实体经济都有可能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并可能拉长调整周期。在此背景下,亚洲地区出口增速下降,经济逐步走缓,资本大量外流。

  通胀形势有可能出现交替和反复

  周小川指出,当前,稳定物价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局面。当前经济中既存在可能引起物价上涨的成本推动因素,也有物价出现持续回落的可能。总体来看,未来通货膨胀形势有可能出现交替和反复。在政策把握上需要特别谨慎。

  周小川说,当前通胀压力主要来源于成本推动因素。从国际看,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将政策重点从抑通胀转向保增长。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下,一旦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国际商品价格就可能重拾涨势。而且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和要素价格出现趋势性上涨的可能仍然存在。从国内看,也存在较强的工资和成本上涨预期。9月份PPI涨幅仍达9.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高达22.9%,有进一步向消费物价传导的压力。

  周小川同时指出,如果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显著回落,推动CPI和PPI上涨的外部力量也会趋弱。

  我国金融机构能够有效抵御外部冲击

  周小川表示,我国金融机构实力普遍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市场流动性总体上还比较充裕,金融体系也是稳健和安全的,能够有效抵御外部冲击。

  周小川表示,尤为重要的是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比较充裕的资金和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优势,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金融宏观调控灵活微调

  周小川指出,今年下半年以来,鉴于国内外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金融调控及时增强了灵活性和针对性,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适当调增信贷总量,并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把总量微调与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引导新增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和经济薄弱环节倾斜。综合新华社报道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