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打误撞入戏门
1960年,熊国栋16岁,在南师附中念初三。虽是学校剧团的成员,平常也喜欢看个电影画个画,但是他从来没想过做个艺术家。所以临近毕业的时候,他遵父命填了无线电工业学校的报名表。但是他的班主任,也是他的地理老师不这么看,这位老师觉得他应该去演戏,就偷偷帮熊国栋到戏剧学院报了名。
戏校考试的那天,熊国栋透过窗玻璃,看到考生们在考场一个个表演得像模像样时,便做了逃兵。第二天,这个逃兵经过一个晚上的恶补(连夜背诵《解放军文艺》上的一首诗)后,被他的老师重新押往考场补考。他并不认为自己能过关,虽然主考官们一个个和颜悦色,他觉得自己除了普通话还不错外,并无突出之处。
可是他竟然被录取了。在戏校的第二年,他忍不住问主考老师,为什么会录取自己,很明显,考试那天,他的小品搭档要比他强得多。“我们需要的是一张白纸。”很多年以后,他才理解并认同了老师说的这句话。
从1960年到1965年,5年的时间里,熊国栋几乎天天看戏。话剧、京剧、昆曲、锡剧,一个剧种不落。一开始,他觉得自己只是不得已上了贼船,慢慢地,他喜欢上了这条船,并希望自己能随着这条船抵达更远的地方。到毕业时,他已经是学校公认的高材生,表演、台词、形体,三门功课都是5分。
在读书中度过十年
1965年,因为成绩优异,熊国栋被分配到省话当演员。
在省话,他扮演的第一个角色不是来自当年轰动一时的《年轻一代》,而是随省文化局下乡搞社教。整整8个月,他和当地的农民吃住在一起,挖河泥,插秧。他说其实这8个月对他来说并不算坏事,在工作的第一年就能够接触到最底层的生活,应该是件幸运的事情,它会告诉一个年轻人,生活与书本是两个概念。
接下来,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从1966年到1976年,“革命”几乎压倒了一切。还好,熊国栋没有被压倒,他还能用自己的脑子作一些基本的判断。于是,他经常出没于南京和扬州的古旧书店,很幸运地买到了很多因抄家流落到书店的“坏书”“黑书”,有郭沫若的《虎符》《孔雀胆》,有斯坦尼拉夫斯基的《艺术修养》,书都很便宜,5分钱、1毛钱就可以买到1本。10年的“苦读”,不知不觉地让他离艺术越来越近。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所以粉碎“四人帮”后,当排戏演戏渐渐恢复正常时,他很自然地写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独幕剧,很自然地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了导演的助手。
把先锋意识带到南京
1980年,熊国栋36岁,任话剧《于无声处》的男二号,写过两个独幕剧。
1980年,机会来了。这一年,上海戏剧学院在全国招生,熊国栋顺利地考上了导演系的导演专修班。对于他来说,这一年是他的转折点,他的命运由此改变。
在上戏,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毕加索、莫奈、梵高的画;第一次接触到了贫困戏剧、环境戏剧。第一次接触到了奥尼尔、尤奈斯库、贝克特。看不懂,怎么办?再看。一遍,两遍,三遍,直到看懂为止。
1982年,当熊国栋只身回到南京的时候,他已经换了一个人。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和现代、和世界接上了头。这种接纳和拥抱不是抽象的,这种转变看得见摸得着,因为当他重新回到南京的时候,他不仅带回了他的行李,而且带回了一出大戏——《路在你我之间》。
在上海的最后一些日子,白天他和同学排毕业大戏《李尔王》,晚上写他的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个剧本。
经过紧张的排练,由熊国栋自编自导的《路在你我之间》于1983年的元旦,在东风剧场上演。这出以待业青年寻找出路为基本情节的话剧,颠覆了以往的戏剧形式,推倒了演员和观众之间的樊篱,像一股春风吹进了观众的心。结果,此剧大获全胜,连演了六七十场。场场爆满。《路在你我之间》在业内也受到广泛赞誉,它与当时席卷北京票房的《绝对信号》并称为“北绝南路”。
80年代是中国话剧的黄金年代,也是熊国栋的创作黄金期。《路在你我之间》之后,他又接连执导了《十五桩离婚案》《预测灵魂》,改编并执导了莎剧《爱的徒劳》、奥尼尔的代表作《天边外》。这些充满创造力的作品,奠定了他江苏重要戏剧家的地位。
为江苏话剧寻梦
进入90年代后,话剧的创作和市场都进入了疲软期。和同事们一样,他的作品也还是频频获奖。但他始终高兴不起来。“我在90年代,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务正业。”熊国栋把精力分散在了电视、电影、广告、大型晚会的策划和导演上。话剧的创作反而显得勉为其难。
一种悲观的情绪笼罩住他,并被他带进了新世纪。
2004年,省话改制。熊国栋60岁,和话剧打了40多年交道的他终于退了下来。但他并没有离开话剧,他来到省演艺集团与南京艺术学院合办的尚美学院,担任导演系教授。
退下来后,虽然他有时候还友情客串一些话剧的编导工作,但是他还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教学上。在尚美,在“孩子们”中间,似乎他找到了归宿。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看上去日渐平和,日渐远离江苏戏剧舞台的昔日的老先锋派,突然在去年初,向演艺集团、向省话、向媒体抛出了一份充满想象力的建议——把“艺术红庙”打造成南京自己的百老汇。
一夜之间,他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
熊国栋
著名话剧导演。196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原江苏戏曲学院歌话系)话剧(六零)班;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任南京艺术学院尚美学院导演系教授。导演了一大批有影响的话剧,如《路在你我之间》《十五桩离婚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