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声音·看法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废了变了味的“经贸洽谈会”
· 环球愉论
· 目前的金融危机‘百年一遇’,政策制定者此前都没有预料到。它比我能想象的广泛得多。
· 直接引语
· 名嘴同期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0 月 2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废了变了味的“经贸洽谈会”
  除了政府需要这样的墟市来表明自己在办事,办大事,办成了大事,无法解释规模宏大的洽谈会有什么举办的理由。这样的墟市体现的是政府意志,显示的是政府力量,书写的是政府业绩,而承担成本的是整个社会,收获的则是权力意志之下普遍的虚假风气。

  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盛大无比、无所不包的“经贸洽谈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是中国的一景。每一个这样的会,都是由政府主导,号称“招商引资的重头戏”,多年以来,这样的做法未曾稍改。

  根据总结材料,这样的会无不取得巨大的成功,“规模更大,层次更高,内容更丰富,实效性更强”以及年年上升的参会客商数量、签约项目数量和签约资金量,成为证明成功的标准格式。

  在这种“巨大成功”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地方政府“层层动员、精心组织”,大量人员被牵扯进去,部署,再部署,动员,再动员,开好经贸洽谈会成为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大量精力和资金被投入,制造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另一方面,为了完成分派的洽谈会招商指标,假签约、反复签约、强行集中签约等做法成了公开的秘密,“重头戏”名副其实地变成了一场场“签约表演”。大量人力、精力、时间、资金的投入,用于进行声势浩大的“重头戏”表演,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弄虚作假就此招摇过市。

  早在2000年9月,《人民日报》就发表记者王慧敏的文章:“经贸洽谈会,可别变了味儿!”文中说,“今年5月,我应邀参加了某省举行的‘第八届经贸洽谈新闻发布会’。省领导介绍情况时说:我省的洽谈会,一届比一届成功。八载春秋,签订合同总金额达400多亿元……前不久,在该省采访,和省计委一位熟识的处长聊天时,问起400多亿合同的落实情况,处长顾左右而言他。我打破沙锅问到底,他只好露了实底儿:要是真有400多个亿,省里不早就厂房林立了?实际上,全省真正到位的资金,不超过两个亿。他说,这些年办会的花费恐怕比到位的资金还多……”

  这种情况,可以说是政府主导的经贸洽谈会与生俱来的景象。一次经贸洽谈会,时间不过一周左右,然而却不能不有重大项目签约成功作为政府能办大事的成果。稍有常识就可以知道,重大项目合作不像买一瓶酱油那么简单,绝不可能在几天时间里谈成,这种重大项目的签约只能是一种表演。如果项目合作是真实的,那么签约仪式就是刻意安排到办会期间上演;而更坏的可能是项目本是子虚乌有,摆出一个签约样子以示成功。

  正常的投资行为,无需盛大的洽谈会,也不可能以盛大的洽谈会为周期来运作。这就像正常的消费行为,无须通过盛大的“赶集会”,也不可能通过盛大的“赶集会”来保证。众所周知,在商品和人员往来都欠缺的地方,人们会以三天、五天或者一周、半月的周期举办集市墟场,那也是很热闹的。但谁能说这样的热闹是一种正常的消费生活呢,它的必要性正在于商品流通不正常。

  同样道理,正常的投资行为,是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来进行的,它不必听从政府要开洽谈会的号令。如果营商环境是正常的,那么洽谈就是随时可以进行的;在洽谈可以随时进行的情况下,政府还要举办规模宏大的经贸洽谈会,就像有了发达的商业还要举办一个定期的墟市,多此一举。为了多此一举而耗费无穷,更是毫无道理。

  除了政府需要这样的墟市来表明自己在办事,办大事,办成了大事,无法解释规模宏大的洽谈会有什么举办的理由。这样的墟市体现的是政府意志,显示的是政府力量,书写的是政府业绩,而承担成本的是整个社会,收获的则是权力意志之下普遍的虚假风气。

  没有这样的洽谈墟市,又会怎样?哪怕社会的商务活动不会因此而增加,大概也很难预计将会减少。无论怎样,至少虚假的商务活动不再必要,公然行之的洽谈签约假把戏不必上演,而且劳民伤财的各种投入会省下一笔。

  也许,万一,这样的洽谈墟市确实还有一定的功用呢?这只是一个猜测,但即使如此,也要请政府退出。展会是一个产业,办展会是一种经济行为,那么由愿意办这种墟市的企业去办吧,不要由权力来命令哪个机关应该邀请客商多少人、谈成项目几个、签订协议多少钱。权力来搞,什么样的数字都可以搞到,但搞得乱七八糟也是必然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