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开国上将萧克走完102岁人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0 月 2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开国上将萧克走完102岁人生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委员,国防部原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第一政治委员萧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0月24日12时5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萧克同志192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百岁上将精彩人生

  ■湖南省嘉禾县人,1907年7月14日出生。

  ■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参与了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25岁当军长,27岁率领红六军团先遣西征,拉开了万里长征的序幕,29岁被正式任命为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

  ■抗战前夕,刚刚而立之年的萧克就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成为那一级将领中最年轻的一位。30岁率八路军包围北平,建立了敌后根据地。

  ■40岁参与了指挥第四野战军进军中原、解放全中国的斗争。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曾任军训部长、训练总监部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兼第一政委。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创作了日后引起巨大反响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主编百卷巨著《中华文化通志》。

  红军时期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前线指挥战斗

  获上将军衔

  儒将萧克:其实我不是黄埔生

  我不是黄埔生

  1926年1月,萧克将军孤身一人,私借七块大洋做盘缠,离家出走,往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是时大雪,将军艰难步行九日达韶关,继而转乘火车至广州。原拟报考黄埔军校,因错过报名时间,参加了蒋介石的宪兵第六十五辅助团。许多人认为萧克将军是黄埔生,将军告余:“其实,我不是黄埔生!”

  遇见大红军

  1928年3月下旬,将军率部由东进资兴龙溪洞,与毛泽东率领的三十一团不期而遇。将军言,其时双方都打红旗,见面如见亲兄弟。大家闻知是毛泽东带的“大红军”,欣喜若狂,欢呼雀跃。1944年,萧克将军到延安,毛泽东忆及与将军龙溪洞会面情景,问道:“你们那时有多少人?多少枪?多少梭镖?”将军一一答之。毛显激动状,挥手向前推曰:“揭竿而起!”

  “吾获二宝”

  1934年10月某日,红六军团于贵州旧州擒一瑞士传教士勃沙特,并获一张一平方米大小之法文贵州地图。萧克将军见之则大喜,曰:“吾获二宝也!”时人不解,问将军“鸟人鸟语,鸟图鸟文,何为二宝?”将军对曰:“勃是瑞士人,瑞士不属帝国主义国家。其次,瑞士与法国同属欧洲,应通法语,当为大用。”是日晚,将军礼待勃沙特,持马灯,请勃翻译地图,将军以中文记之,夜半毕。

  “大毒草”获奖

  萧克将军1937年5月于战火中伏案创作长篇小说《罗霄军》。该书稿四次修改,两次失而复得,未出版即被批为“大毒草”。是时,将军申辩,这只是初稿。批判者曰:“初稿可以反映你的灵魂。”1988年,将军重新修改后的小说以《浴血罗霄》名出版,1991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原载《北京日报》)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