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桂祥与蓝秀莲当年结为夫妻时的合影
他24岁时娶了当时71岁的她,相濡以沫16年后,她在他的怀里死去;遵照妻子的遗愿,他将她安葬在屋门前。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古良村弄明屯有一对年龄相差47岁的夫妻,他俩的婚恋传奇故事曾引来多家媒体关注。10月6日,87岁的妻子蓝秀莲突发疾病去世,遵照妻子的遗愿,今年40岁的韦桂祥将她葬在屋前几米远的菜园旁。他说,妻子的在天之灵仍会时刻陪伴自己。
在丈夫的怀里离世
10月20日,记者徒步翻越重重大山,来到深山里的弄明屯,这是一个只有9户人家的小山村。一座竹篱笆围成的屋子门前,矗立着一座新坟,坟头雪白的吊钱分外刺眼。
屋里,韦桂祥怔怔地坐着,苍白消瘦,满脸悲伤。他告诉记者,他的眼睛原来还有一些视力,但因一直无钱医治眼疾,他与蓝秀莲结婚3年后双目完全失明。他说,妻子生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眼睛。她曾叮嘱他:“我总有一天要走在你前头的,我走之后,你的眼睛看不见,会有很多困难,要主动开口跟哥嫂和亲戚们说,不要自己强撑着。”
10月4日,村人看见蓝秀莲在平整屋前菜园旁的一块空地,就问:“阿婆,你要在这里种什么?”她说:“我死后,要葬在这里。阿祥的眼睛看不见,我放心不下他,死了也要在旁边陪着他。”
10月5日晚饭时,蓝秀莲还和韦桂祥商量卖猪过重阳节的事。饭后,蓝秀莲告诉丈夫,自己身体不适。随后,她还挣扎着自己打水洗头、洗澡。夜里,她的头越来越痛,就把头抵在丈夫的胸膛上,以减轻疼痛。韦桂祥要连夜出山去找医生,被她阻止了。次日凌晨3时,韦桂祥不顾她的劝阻,跌跌撞撞地走出家门,向众亲戚报信。待人们赶来时,蓝秀莲已进入了弥留之际。韦桂祥抱着她,用自己的胸膛抵着妻子的头部,希望她能好受些。这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进竹篱笆墙的缝隙时,蓝秀莲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执意将妻子葬在家门口
古良村支书韦秀和告诉记者,6日清晨6时,他闻讯赶到时,只见韦桂祥悲痛欲绝,痛哭不止。他的兄嫂、堂叔等人一边陪他落泪,一边劝慰他。哭了大半天,韦桂祥没力气再哭了,只呆坐在那里,一整天都拒绝进食。
在对墓葬地的选择上,韦桂祥不顾他人的劝阻,执意要遵照妻子的遗愿,将她安葬在屋前,葬在那块她亲手平整的空地上。
8日上午,将妻子安葬完毕,韦桂祥站在妻子的坟头,流着泪唱瑶族山歌。一首又一首,悲怆的歌声持续了两个小时,闻者无不动容。
十多天来,韦桂祥始终沉浸在极度的悲伤中。无论兄嫂怎么劝慰,他也只是勉强喝一点粥,就摇摇头说“吃不下了”。
20日中午,韦桂祥将记者引到屋门口的新坟前,伫立良久,然后低声唱起了山歌。韦秀和告诉记者,歌词大意是:你走了以后,我每天伴着泪水度过;我幻想明天去赶集时,又在人群里遇见你,我们再做一辈子的夫妻……
韦桂祥的父亲数年前病故,母亲今年80岁。一提起蓝秀莲,这位老人眼圈就红了,她不住地撩起衣襟拭泪:“我的媳妇啊,我的好媳妇,她在的时候,有什么好吃的,从来不会自己吃,总要分给我……”
白发新娘赢得夫家接纳
韦桂祥的堂叔韦建成说,对于蓝秀莲这个媳妇,最初韦家所有的人都强烈反对。不过,后来一家老少的态度都来了个大转弯。
韦桂祥的大哥韦桂儒告诉记者,他岳母就是蓝秀莲的亲姐姐,他的妻子就是蓝秀莲的外甥女。他们原先叫蓝秀莲“阿姨”。韦桂祥出生于1968年,蓝秀莲出生于1921年,比韦桂祥的父母还要年长七八岁。
韦秀和告诉记者,蓝秀莲小时候被家里卖给地主家作童养媳,成年后与丈夫结婚,但一直没有生育。后来,她与第二任“丈夫”按民间习俗举行了婚礼,但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因性格不合,两人的感情很淡漠。大约19年前,她与年仅21岁的韦桂祥相好后,第二任“丈夫”曾找上门来,韦桂祥拿起镰刀,扬言要砍他。
韦秀和说,当时,接到村民报告,他气喘吁吁地爬山进村处理这一纠纷。一进门,看到韦桂祥气得脸色发青的样子,他吓了一大跳:这小伙子,看来是真的爱上67岁的蓝秀莲了。
从此,韦桂祥和蓝秀莲的地下恋情曝光,两人成为方圆十里的话题人物。
最初,由于“女友”不被家人接纳,韦桂祥一气之下,曾带着蓝秀莲到后山上的岩洞里住了十多天,以此表明决心非她不娶。后来,两人从岩洞里搬回来,燕子衔泥般地在老屋旁边搭建了一间竹屋,另立门户。
1992年8月,都安民政部门派人来到深山里,为他们办理结婚登记手续,71岁的蓝秀莲成了24岁的韦桂祥的白发新娘。蓝秀莲恭恭敬敬地称家公、家婆为“阿爸”、“阿妈”。韦桂祥和哥哥们分家后,父母住在二哥家,蓝秀莲经常去帮家公家婆做农活,有什么好吃的,总不忘送过去。嫁给韦桂祥16年,她从未跟丈夫红过一次脸,没跟亲戚们吵过一句嘴。
韦桂儒说,蓝秀莲嫁过来一年后,彼此之间的尴尬渐渐消除,全家人都打心眼里接受了这位心地善良、勤劳贤惠的“超龄”媳妇。
听村民说,有一次,蓝秀莲和家公一起上山打柴,蓝秀莲提醒说:“阿爸,路不好走,你小心点。”家公听后说:“阿媳啊,你照顾好自己就得了。”
贫困岁月里相濡以沫
弄明屯土地很少,韦桂祥夫妇只分到6分旱地,种上玉米,一年的收获尚不足果腹。韦桂祥完全失明后,整个家的重担几乎都落在了蓝秀莲的肩上。为了维持生活,蓝秀莲不顾年岁已高,仍然爬山砍柴,然后牵着丈夫的手,让他挑柴回家;她还到山上砍回竹子,两人一起编箩筐,换回一些油盐。
为了改善生活,蓝秀莲种玉米、黄豆,养殖猪、羊、鸡,所有农活全揽在一个人身上。韦桂祥为减少妻子的负担,在黑暗中“摸”熟了家里的情况和屋外附近的一切,慢慢地能下菜园打猪料,甚至做饭、煮菜、喂禽畜、编竹器等。
尽管如此,一个年迈,一个失明,他们婚后一直生活在贫困中。蓝秀莲想攒一点钱给丈夫治眼睛,她知道自己会先走,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失明的丈夫,但这样的愿望,直到她离去,他们都无力实现。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然而,蓝秀莲和韦桂祥却一直恩爱得令人羡慕。当地村民都说,他们是砣不离秤、秤不离砣:哪怕下山去买一包盐,两人也总是一起去。常常是韦桂祥挑着东西,蓝秀莲牵着他,两人手拉手、肩并肩地下山去赶集。有什么吃的,总是分着吃,哪怕是几个包子。
爬山累了,韦桂祥和蓝秀莲经常坐在山道的树下对歌,歌词优美而浪漫——“我们好比电线杆,电杆倒了,电线也会掉下来;我们好比一张板凳,少了一条腿,凳子就会站不稳……”
韦桂祥衣服破了,蓝秀莲眯着昏花的老眼,吃力地穿针引线,为他缝缝补补;他的头发长了,她给他剪……她唤他为“阿祥”,他则亲热地唤她“老婆”。 忘年恋因真爱而美丽
坦诚地说,最初听说这个忘年恋的故事,谁都会有一点猎奇的心理。然而,走进这个小山村、走近主人公后,记者发现,这个乍一听有些“荒唐”、有些尴尬的故事,却因真挚的爱而美丽动人起来。
20日中午,记者问韦桂祥:“阿婆(指蓝秀莲)还在的时候,她对你好吗?”韦桂祥说:“当然好了,要不还成什么夫妻?”记者明白了:在他的感觉中,他们跟寻常的夫妻没有什么不一样。不管她多少岁,不管她多老,她都是他的爱妻,所有的恩爱都是天经地义的。
47岁的年龄差距本身就是一种震撼,更为震撼的是,如此贫困的日子里,他们十几年来一直这样互敬互爱、相濡以沫。或许印证了一点,人间真爱与金钱无关,与身份无关,与年龄无关。 据《南国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