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发现 南京之最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今在何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0 月 2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南京最早的马路
今在何处
  那是一条“逼仄”的马路,三辆车勉强可以通过,与相连的其他大路相比,它实在很不起眼。但很少有人知道,100多年前,这条路曾经繁华一时,它一直连通下关,是连接南北的大马路,它还有一个在当时看来很时尚的名字:江宁马路。而且,它还是南京最早开辟的大马路,可以说是南京的道路向现代城区道路过渡的起点。

  100多年过去,现在的交通地图上已经看不到“江宁马路”了。那么,当年这条马路究竟多长,多宽?这条马路上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它是第一条贯通南京南北的路吗?出现马路之前南京的路长啥模样?这条马路如今的变化大吗?今天它叫什么名字?

  你能想象出这条小巷当年作为南京最早的马路时的繁华景象吗?

  南京地下埋藏1500多年的大路是它的前身?

  “马路”一词源于19世纪末的上海,因供英式马车行驶而得名。那么,马路出现之前,南京的路是什么样的?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王志高介绍说,早在1500年前,作为都城的南京,已经有了一条贯通南北的路。

  2002年,王志高带队的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大行宫的地下,找到了一条南北走向、方向为南偏西25度的砖铺路。这条道路共有三层,上下分别叠压着从孙吴至南朝的历代路面,这些道路不仅制作考究,而且都很宽阔,早期的路面就达到15.4米宽,到南朝时期,路面更宽达23.3米。

  有趣的是,出土的一截道路两侧表明,在东晋就早早有了“快慢车道”。路的两侧为砖铺路面,中央则为夯土路面,路面保存有清晰的车辙印迹。而砖铺的路面,砌法奇特,并不是平砌,而是一律侧砌,这种砌法主要是为了让砖路更为耐用。除了砖路,还有密集的排水沟,这些排水沟既有明沟,又有暗沟,有的还砌上了拱券(沟上加砌的弧形的部分),使用的都是规格统一的砖。可见,1500年前的供水、排水系统之讲究,甚至可以和现代的高级排水系统相媲美。

  只是,那清晰的车辙印,是什么样的车子留下的呢?“当时还没有洋车,从皇帝到士大夫,只有三种选择:马车、牛车或者羊车,最普遍采用的是牛车。当时经常能看到坐着牛车的王公贵族在街头溜达,或者坐着马车甚至羊车的显赫人士招摇过市的场景。”

  相隔900年的两条路有何渊源

  谈到这条1500年前用砖铺就的路,王志高十分兴奋:要知道几百年后,唐朝长安还都是土路,只有宰相府至大明宫是唯一一条沙子路,能供人下雨天走,加上唐代的路还没有排水沟,只要一下大雨,就会“停朝三日”,而且很多房屋被淹。

  1500年前那条贯通南北的路是怎么走法?王志高告诉记者,按照现在的位置看,1500年前的路应该是从太平南路一直绵延到南京图书馆新馆,而后到总统府,然后向北延伸。但是具体延伸到什么地方,怎么个走向,是直线形的,还是折线形的,王志高笑笑:“因为没有勘探到,就不知道了。”

  但历史好像总是会在某一个点惊人地相似。900年后的明代,南京的地图上,从仪凤门到城南的通济门已经贯通了,当时路面采用的依然是砖,也有部分用石板的。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潘谷西介绍,根据明代史料上的记载,明代南北通道应该是:从仪凤门出来,斜斜地来到鼓楼,往东南方向走,经过黄泥岗、唱经楼、莲花桥,最后到达通济门。

  “明代,城北是军营驻扎地,城南一带才是市中心,当时的海关、宝船都在龙江,所以要贯通南北以便交流。”但是,明代那条贯通南北的路,路面多宽?路的铺法有什么特别讲究之处?潘谷西认为,路幅应该不宽,但具体多宽,可以通几辆马车并行,史料上都没有记载,无法说清。不过,在明代,官府堆砌的道路大多是砖路,少数用石板。

  南京近代最早的马路何人所建

  在古代地图上,只要你留意,会发现明代南京城和清代的南京城,大体格局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就连贯通南北的路路线也都有一定的重合,只是和六朝、明代相比,清末那条贯通南北的路,已经有了“名分”,当时的名字还十分洋气:江宁马路!

  这条马路是谁修建的?当时的路线是什么样子的?都是什么人使用它?出于啥目的筑的?故事得慢慢说来。老南京现在还有“城北乡”的说法,清代以前,南京的市面聚集在城南一带,城北有大片菜地,极少有商业市面。南京对外商业物流的人员交往的通道是借秦淮河河运。十九世纪末南京“开埠”以后,下关江边建了码头和火车站,下关的水陆码头的地位凸显,建设一条连接市区与下关的道路,成了当务之急。

  让南北轻松通马车和洋车(黄包车)的人就是张之洞。在《南京近代公路史》上,记者看到这样写着:中法战争后,西太后慈禧和醇亲王奕譞为了牵制李鸿章,对张之洞进行扶持,至19世纪90年代初,张之洞一跃而成为仅次于李鸿章的洋务派重要成员。1894年张之洞任两江总督,在中日《马关条约》议订之际,他上疏清政府劝阻签署条约,要求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兴办教育,发展近代交通运输。

  1880—1887年清政府两次开展关于路政建设的大争论,光绪十五年,张之洞提出了关于修路的总设想。他把修路与发展社会经济联系起来,主张“农有铁路,则土苴粪壤皆无弃物;商有铁路,则急需者应期,重滞者无阻,工有铁路,则机器无不到,矿产无不出,煤炭无不敷,……气脉者铁路也。”因此,在他上任两江总督时,就积极主张修建沪宁铁路,次年即修建江宁(南京)马路。

  江宁马路的走向是为防劫匪?

  江宁马路以总督衙门(总统府)为中心,东南至通济门驻防城边,出总督衙门西行北折穿碑亭巷,绕鸡笼山麓,过鼓楼,再循旧石路出仪凤门(今兴中门,狮子山西侧)至下关。路幅宽6米至9米,全长15华里,是贯通城区南北的第一条干道,当时江宁马路完全参照当时上海租界的马路技术结构标准,大部分为石铺路面,可行洋车和马车。

  作为洋务派的张之洞,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才筑的江宁马路呢?当年的江宁马路为何一定要通过江南贡院,然后到达通济门?在《南京近代公路史》上有一段注解。自清廷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后,虽经41年时间调整,但南京市内依然十分萧条,居住区仅占原来市区的1/3,其他2/3的地区还是空旷荒凉,杂草丛生。当时的两江总督张之洞认为,为便利百姓,修路最为重要,这样才能迅速运输,信息通畅,市民出行和货物流通方便,市场便能日益繁华,人民的生活才能一天天好起来。

  “当时南京市城北一带,杂草丛生,盗匪潜伏,命案以及抢劫,接连都有发生,经商的往来以及地方官员的视察都颇为不便,因为这样的原因,公务和民生都被耽误了。只有让金陵内外,南北一气贯通,则既方便了商人与百姓,又肃清了盗匪。我于今年夏天,道员桂蒿庆自凤仪门外,下关淮口以西新设码头起,修造马路到城内碑亭巷止,总长约15华里,造价总计工料款三万余两,官员及百姓都得到了方便。”在张之洞的自述里这样写道。

  建这条头号马路动用了李鸿章的私房钱?

  而建成江宁马路后,收效非常快,果真验证了今天人们常说的:要想富,先修路。当年,路通了三个月后,很多百姓开始拉人力车谋生,顿时车辆往来熙熙攘攘,而且道路两边置地造房的百姓一天天在增加,三年不到就造成了一个繁华街市。至于为何该路往南修筑至江南贡院,据介绍,这样可以和通济门相连,方便来贡院考试的学子;同时城南的商贾百姓,在营勇(地方招募的士兵)的协助下发展,花费不多,但是受益很大。史书上记载,以上两项建设资金都是由地方官员财绅以及监务捐款凑足的,没有动用朝廷的库款。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当年造路的经费里还有李鸿章的私人存款。据专家介绍,张之洞在两江总督任上,为了整顿市容,打算修筑南京的马路,但是筹不出这笔款。他侦知李鸿章在南京某一钱庄里,存有一笔20万两的款项,就想打李的主意。钱庄主事人说款是李的私人存款,若要动用,非得李中堂同意,不敢擅专。张即写信给李,指出他这笔款项闲着无用,不如借与他用一下,将来筹到款时,即行奉还。张既揭露了李的秘密存款,李也不好再为掩饰,只得回信,赞成把这笔款拿出来,修建南京马路。

  当年南京第一路今天原来叫碑亭巷

  既然江宁马路赫赫有名,为何在现在的交通地图上找不到“江宁马路”?是不是短短100年,它已经消失了?记者开始寻找当年这条繁华马路今日的遗迹。在碑亭巷的北段,这段路一直延伸到成贤街,然后到北极阁,再到鼓楼,一直向北……碑亭巷的路依然只有6米多宽,大概可以并排开三辆私家车。路面用柏油浇成,两边是人行道,边上种着年龄尚轻的各类杂树。

  道路两旁,在一溜的店铺前,偶尔可以看到通往居住区的小里弄,青石板的痕迹还在。巷子里85岁的华老爷爷和88岁的朱继发老爷爷,都是这里的老居民。记者向他们打听“江宁马路”,他们摇摇头,“没有这个路名。这里一直都叫碑亭巷。”但说起门前马路的历史,老人话匣子就打开了,“门前的路100多岁了,比我们的年龄还长呢,100多年了,没怎么变,还是那么宽。”

  民国时期南京只通两路公交车时,其中一路就走碑亭巷

  在朱继发的印象中,他小时候,南京最多的是马车,几乎是当时南京城的一大特色。因为南京的地方大,从前从城里到下关,步行压根不可能,轿子和人力车都不能一口气直达,一定要在中途换人,十分不便。只有马车可以直达,因此大行其道。当时的马车,有自置的,十分讲究,马也精壮,车窗和车灯的玻璃都擦得雪亮,马车夫总是穿制服的。“那时候有大规模的马车行,备有马车供人租用,此外就是几个人合资购置一辆马车来谋生的,车敝马瘦,聊以糊口,这就是上海人口中所说的‘野鸡马车’了。”

  多少钱可以坐一趟?老人说,这实在不好说,路近的一两个铜板,远的,就贵了。而且同马车夫讲价钱,最费唇舌。他们漫天讨价,只要你开口还了价钱,他们就驾着车子跟在你一旁,向你兜揽不休,而且别的马车夫都拒绝再同你接洽。因此,你如果问了一辆马车的价钱,就无法再雇第二辆,不容你有选择。如果有别的马车夫破坏了这行规,吵骂和打架就要发生了。

  “大概从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之后,这条路上的马车就少了。到后来,我们偶尔也会看到国民党的大员路过,他们一般都是开小车的,偶尔也坐马车或者洋车。解放前,当时南京还只通了两路公交车,其中有一路就经过这里,马车也就没有了。一直到解放后,南京新开了太平北路,公交车就不从这里走了。解放前,这条路很繁华,交通相当便利。”老人指着身后的小平房说,以前,碑亭巷一路延伸过去,都是这样的小平房,以前那边是学校,现在还是,只是,小平房少了,边上高楼多了;公交车不过来了,但小汽车照跑。

  至于路面,解放前客人们坐在车上,会颠簸得厉害,现在不一样了,平着呢!不过,路边的行道树,以前是清一色的法国梧桐,现在变成杂树了。

  本版主笔 胡玉梅 毛丽萍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