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阅读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美国“黑嘴”独享经济学奖
· 新医改方案:基本医疗保障“四梁八柱”
· 原罪该是保姆臀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0 月 18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新医改方案:基本医疗保障“四梁八柱”
  酝酿了3年之久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在10月14日“呱呱坠地”,并由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

  这份名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和此前多个版本方案相比,这一目标一直没有改变。而“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政府都要增加对卫生的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强化医疗卫生监管”等之前被大家关注的改革方向都有所提及。

  正如此前多方专家分析,新医改方案的主体框架仍是四大体系加八项机制的“四梁八柱”。“四梁”指的是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八柱”指的是医疗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制、科技和人才保障、信息系统、法律制度。该框架以其对“公益性”的强调,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卫生行政机构的认同。

  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明晰。例如,实施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即今后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和统一监管。

  公立医院改革是难点

  在医改方案的“四梁”中,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部分内容在一些地区已开始试行,争议也相对较小。医疗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体系的改革,则成关注的焦点。

  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健康产业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东生,总结了以往改革中医疗服务的发展路径是:鼓励创收—医疗机构逐利—财政投入不断减少—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逐利—医药费用翻倍增长—看病贵、看不起病—成为社会问题。

  而在此轮新医改方案中,针对该顽症提出了“管办分开”的原则,要求“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此外,对矛盾最为集中的公立医院,指出要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

  “如何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怎么推进管办分离?这个最难,我们也最关心,但很遗憾,在意见稿里没看到建立这些机制的细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沪上三甲医院医生向记者表示。

  北京宝蓝汇医药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李海林指出,要实现管办分离意味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放权,这必然存在着不少阻力。他表示,新医改方案虽然总体目标明确,但其框架以原则性表述为主,实质可操作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公立医院,尤其是大医院的改革,是新医改中最困难的环节。”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士雪认为,公立医院如何走,向何处去,直接影响到医改进程。“必须对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斩断公立医院与主管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取消医院负责人的行政级别,改变医院负责人的选任机制,加大对医疗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按照医疗机构自身的规律来构建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看病贵”难题待解

  如何有效缓解药价高企、“看病贵”是新医改面临的现实难题,也是基本药物制度指向目标。

  在此次的医改方案中,基本药物的供给被描述为“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减少中间环节,在合理确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的基础上统一制定零售价”,并强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

  “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设有助于有效解决看病贵难题”,李海林认为,该制度减少了目前占主体的回扣药、广告药、伪科学药的使用机会,大处方相应减少,公共资金的利用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但东方证券医药行业资深分析师徐军对此并不乐观,他认为,基本药物制度要顺利实施,恐怕至少需要2-3年,因为这需要其他医改制度的配合,特别是医疗服务制度的改革。然而,医院配套改革难度特别大,特别是大型医院。如果要取消“以药养医”制度,需要对医院补偿制度进行改革,特别是需要大幅提高医生的服务价格,这也非常困难。然而,目前的新医改方案,还看不到这方面的实质性内容,基本药物制度真正实施可能还需要一段漫长时间。能否有效,一方面取决于国家投入资金额度,另一方面要求新医改对利益格局进行更清晰、更正确的界定。

  (陈丽娟 来源:国际金融报)

  医改新方案

  能否出个通俗版

  应该承认,新医改方案凝聚着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及广大民众的智慧,是官智和民智的结晶。新医改方案可谓很全很专业,六大方面二十四条。可普通民众不是专家学者,普通民众即便非常关注新医改方案,恐怕也不大可能字斟句酌地“研究”它。因此,普通民众能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吗?到最后,可能也就是少数专业人士提出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征求意见的广泛和深入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能否在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同时,对此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呢?或者同时发布一个“通俗版”新医改方案呢?比如,可将方案中的哪一年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归纳在一起,让老百姓一目了然;再比如,可将老百姓从新方案中能获得的利好集中在一起,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看到好处……这样,才能让民众既有兴趣又能看得懂,在此基础上提意见和建议。

  方案越通俗,参与越广泛;参与越广泛,方案越完善。事实上,并不是期待已久、广受关注的方案一公布,就会收到有效的意见与建议,应充分考虑到“方便阅读、容易理解”等因素。公布只是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接下来的参与权、表达权的发挥还依赖于“引导”。其中,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是让所有公民能“看得懂”,有兴趣看,这样才会有话说、说到点子上。

  民众参与公共事务参与政策和改革方案的制定是权利,也是一份责任。政府尊重民意、采纳民智,让民意民智为科学决策服务也应成为政府制定政策制度的常态。但在如何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上,在如何激发民众参与兴趣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不妨从新医改方案的意见征求过程中进行尝试和改革,用通俗的方案吸引民众广泛参与,说不定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能让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的方法方式上的变革,成为今后政府征求意见、民众参与意见的成功样本,那新医改方案便有“意外”之功。

  (巢江淮 来源:中国青年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