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4版:民趣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一场戏演了3000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0 月 1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一场戏演了3000年
南博明起展出戏曲文物
   朱元璋喜花鼓,乾隆禁止“汉戏”,慈禧亲自参与演戏。和现代人喜欢电影、电视一样,古人们最大的喜好就是看戏。明天,《梨园物语——南京博物院院藏戏剧文物展》将在现场昆曲的演奏中拉开大幕。古色古香的小戏台,怪异的傩戏脸谱,古朴的编钟编罄,优美的汉代舞俑,明清的古琴三弦,还有折子戏善本、折子戏泥人……跨入南博的展厅,就进入了“看戏”的境界,只是这一出戏好长,从3000年前一直演到现代。

  乐器

  编钟编罄2000多岁

  南博的临时展厅已被各种戏曲文物“占领”了,从演员的行头、乐器到衍生出来的砖雕、戏剧海报。这些文物大多来自民间,有的可能来自宫廷。

  在一辆手推车上,一组石器成不规则“L”形排列,石器边上是圆圆的青铜编钟和青铜錞于。“那不是普通的石器,它有自己的名字———编罄,在古代编钟编罄是一组。”南博陈列部主任陈江告诉记者,这一组看起来很古朴的乐器已经2000多岁了,它们是从鸿山越国墓中出土的,如今还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编罄一般是祭奠的时候用的,在古代,一般放在庭院的西边,它代表特殊的含义:日落西山,诸事完满。”陈江介绍说,最神奇的是那些青铜乐器,因为现代的科学家们用激光全息摄影和扫找电镜等现代技术手段,发现我们的祖先早在2400多年前就摸索出了铜、锡、铅三种成分的最佳配方,以获得优美的音色;掌握了钟体大小,钟壁厚薄与音高的严格比例,铸造出不同音高的编制系列;设计了“合瓦式”的独特钟形与复杂的钟腔结构,形成了奇妙的一钟双音和优美的旋律。

  明清乐器有些来头

  有一组乐器,陈江颇为自豪:这都是南京博物院的旧藏,有的一些可能还出自皇家宫廷。记者看到,这组乐器分为古琴、三弦、二胡等,还有一堆折叠得整整齐齐的戏服,其中一把三弦看上去非常不俗:红木材质,蟒蛇皮鼓,三弦柄的顶端还有一条雕工非常精美的龙。

  这组乐器谁曾经用过呢?记者了解到,古代戏曲,皇家宫廷中也非常喜欢。在南京称帝的明代皇帝朱元璋,一生不喜爱娱乐,却偏喜爱听花鼓,他登基称帝的时候,朱元璋的乡亲们特意给他上演了一段凤阳花鼓,乐得朱元璋忘记了吃饭。不过,到了乾隆时期,虽然乾隆这个人也喜欢戏,但乾隆对于汉人的戏曲文学一度是禁止的,在乾隆时期男女恋情题材的作品被视作“淫词”,时事政治题材的作品多被视作“违碍书籍”,这类曲目是绝对被禁止的。不过,乾隆的继承者们对戏曲是十分陶醉的,尤其是慈禧和同治。“慈禧看戏很有门道,她什么都会,不仅看戏,有时还亲自加入。” 陈江介绍说,这次展览的明清乐器都有些来头,但究竟谁用过,有没有当朝的皇帝、妃子们用过,就不知道了。

  脸谱

  傩戏脸谱奇形怪状

  脸谱,一般都用在京剧上;但除了京剧脸谱,还有一种很神秘的脸谱:那就是傩戏用的脸谱。在南博的橱柜里,大小不一,古里古怪的脸谱让人好奇。记者看到,有的脸谱鼻孔非常大,像是猪鼻子;有的牙齿特别长,像是野兽的;最奇特的一个居然有10多厘米长,一共长着4双眼睛,3张嘴巴……这些脸谱,看上去很狰狞,但又充满滑稽和神秘,就像是现代化妆舞会上的面具。

  “这一组脸谱是征集来的,是跳傩舞时才戴的面具。”陈江解释说,傩舞是我们国家历史最悠久的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在夏商时期就已经有了。“面具上的形象,就是先民们对动物的崇拜。傩舞是在古代祭祀时跳的,又叫傩祭,主要仪式是,人戴上假面具装扮神灵来驱各种瘟疫。”

  乐俑

  汉代舞俑舞裙飘逸

  “这次展览的亮点,还有两尊汉代的舞俑。”陈江告诉记者,汉代已经成立了专门管理音乐的机关——乐府。乐府在大力收集民间歌诗、声乐的同时,民间的乐人也纷纷进入城市、宫廷,为各种艺术的融合,表演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出现了“百戏杂陈”的繁荣景象。

  “2000多年前的舞蹈,说唱演员们,他们的服装已经非常时尚了,演员们个个衣着华丽,表演认真,场面热闹而有气魄。”为了让记者有直观印象,陈江给记者看了两件汉代的舞俑。记者看到,其中一件是女子正在舞蹈的姿势,她的头发似乎是盘着的,穿着对襟衣服,宽大的袖口,右手舞得很高,长长的袖子向下垂着;舞俑的后面,可以看出她的裙子非常长,而且很飘逸,长长的裙摆在地面铺展开。另外一个俑,则是一个男子,脸上带着笑,手上拿着锣,正在敲呢。不过,男俑的裤子很短,似乎已经穿“靴子”了,长长的“靴子”高到了膝盖上面。在2000多年后的人们看来,古代艺人们穿着已经非常时尚了!

  皮影

  牛皮皮影保存麻烦

  在其中的一个柜子上,记者看到了一个个小信封,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从信封内取出剪成各种造型的皮影。据南博陈列部的陈同乐介绍,这些皮影都是从陕西征集过来的,光人物造型就有20多个。

  不过,虽然皮影戏现在还能看到,但皮影的保存却是非常讲究的。“皮影都是牛皮剪的,保存的时候放在信封里,恒温恒湿保存。和一般文物都怕干不一样的是,皮影却怕潮湿,一潮湿就容易把原来的造型给破坏了。但也不能太干燥,太干了容易折断。”

  快报记者 胡玉梅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