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中国农业迎接“资本时代”
· 准备应对房价调整的连锁效应
· 禁止国企职工持股关联企业
· 浙江中小民企资金饥渴难耐
· 非寿险投资型产品面临停售
· 中国大陆首次进入前30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0 月 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保险业监管风暴悄然刮起
非寿险投资型产品面临停售
  一位接近保监会的知情人士称,一场前所未有的监管风暴早已在保险业内悄然刮起。8月,保监会率先要求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压力测试,主要就是测试在股指2000点、2500点等不同点位时,公司的资产损益及偿付能力情况。

  同时进行着的是对产、寿险公司投资型产品过热的特别关注。据上述人士透露称,目前,保监会正在盘点即将到期的投资型保险产品的规模,摸底给付期时的现金流状况。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虽然影响面不及寿险广,不过,产险业所面临的“投资型产品浮亏”问题亦是相当棘手。据知情人士透露称,其中一家总部不在京沪的产险公司,其资产负债等情况已经被监管部门纳入特别监测范围,“主要因为这家公司在非寿险固定收益类投资型产品上卖的规模太大,相应的风险也较大。”

  非寿险投资型产品,是指产险公司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交付的投资金分为保费和储金,并将储金用于资金运作的家庭财产保险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华泰、华安、渤海、阳光、安邦、大地等6家公司在经营这类险种,期限有1年期、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多为固定收益型险种。

  “之所以认为这次产险面临的问题要比寿险严重,是由于寿险投资型产品期限较长,在市场疲软的大背景下,期限较短的产险投资型产品面对的亏损风险越大,加上又是固定收益型产品,亏损风险都由保险公司吃进。市场继续疲软的话,产险公司就有可能遇到利差损问题。”

  上述6家中的一家公司相关人士说,他所在的公司在一款固定收益投资产品上发行了数十亿元的规模,迄今为止可能已经出现了近1亿元的浮亏。另外一家公司的相关人士也无奈地向记者表示,“我们两年期的一款产品承诺给保户的固定收益率大约为4.7%左右,但我们实际的投资收益率却捉襟见肘,债券收益率只有4%左右,打新股的收益率也不高,二级市场又被套。”

  据知情人士透露称,为了追求规模,少数激进的产险公司在这类产品上的发行规模已突破百亿,“规模越大,亏得越多。”

  据了解,为了防止盲目规模扩大带来给付隐患,监管部门已尝试与偿付能力挂钩,对投资型产品销售规模进行限制。短期的非寿险固定收益产品将面临全线停售,“其中华安、大地、华泰相继停售。有些是监管部门叫停的,有些是主动配合监管吹风自己停售的。”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快报记者 黄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