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杨奶奶生病住院了,一幢楼27户邻居,家家拎营养品去探望。这样温馨一幕,就发生在白下区红花地小区。在这里,邻里之间相互体谅,相互关心,充满温暖的亲情!
有人感叹,住在高楼大厦,邻里情淡漠了。但事实上,只要我们稍微用一点心,一扇铁门是关不住邻里情的!
从互不相识到亲如一家
1991年,28户居民先后入住红花地4幢,当时,他们并不认识。起初的交流,从收水电费开始。“28户人家共用一个水表、一个电表。”403室的李阿姨介绍,水电费2个月收一次,28家轮流收。
因为不熟悉,连姓什么都不知道,每次收水电费时,只能敲门,喊“101的开门,102的开门……”一个轮回,大家慢慢熟悉了,知道101室主人姓张,102室主人姓刘,甚至对每户居民的工作单位、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了解。对再敲门时,大家会礼貌的喊一声“张师傅”、“刘师傅”。
交道打多了,大家相互之间不仅客气,还多了一份关心。当时,一幢楼居民家家烧煤基,很不方便。第二年,李阿姨决定申请装煤气,并热心地征求其他居民意见:“你们要不要一起装?”另外27户居民欣然同意,并放心地把户口本、粮本全部交给了李阿姨,全权委托她代办。
爱心会互相传递。此后,为大家行个方便的人越来越多。有人拎东西多了,大家会帮忙提一下。老人上楼梯,年轻人看到会扶一把。老小区没有休闲广场,住在101室的张先生就把桌椅搬出来,方便邻居休息。如今,楼上人买菜回来,不会直接上楼,大家聚在楼下一边择菜一边聊天。爱下棋的居民还会厮杀两盘。
一人生病,整楼邻居去看望
2000年,28户居民家家安装了水电分表,费用直接从银行卡上扣,再也不用一户户上门收了。不过,邻里关爱的传统保持下来了。
哪个邻居几天不照面,大家就会关心地问一声:“怎么几天不见某某了?”如果知道谁生病了,楼上楼下的邻居就会送药送营养品上门。今年6月4日,杨阿姨在白下路出了车祸,其丈夫“封锁消息”,称她走亲戚去了。不料,热心的居民向社区主任咨询,最终打探到了“内幕”,并去医院慰问了她。
7月7日,家住404室的杨奶奶高烧不退,住进了医院。701室的居民鲍先生立即买了麦片、藕粉等营养品直奔八一医院,不巧的是杨奶奶住在市第一医院,他扑了个空。但他没泄气,顶了个骄阳,汗津津地跑市第一医院,慰问了杨奶奶。
“我住院20天,我们这幢楼家家都去医院看过我。”令杨奶奶感动的是,家住402室的90岁潘奶奶一分钱退休金都没有,却硬是塞给了她100元,让她买补品。杨奶奶把每户居民送的营养品一笔笔记了下来,表示:“这些人情一定要还。”
“我们去看望杨奶奶是应该的。”谈及这一举动,居民们觉得“太正常不过了”。李阿姨告诉记者,杨奶奶每个星期打扫一次楼道,抹一次扶手,17年未间断,“老人家今年80岁了,每次都从7楼扫到1楼,逢年过节她还用水把每一层台阶洗得干干净净。”
杨奶奶出院后,又继续打扫楼道,大家担心她太累,就抢着干,不料杨奶奶却不依不饶,拿个笤帚跟在后面一起扫。
“哈哈,我怎么能让别人抢了我的活。”为大家做事,杨奶奶很有成就感。她告诉记者,她很感激邻居,“他们来看我,我心情好,病也好得快了。”杨奶奶背了个时尚的小皮包,转了一圈摆了个POSE,喜滋滋地说,“我马上去西餐厅吃牛排了。”
捅个马蜂窝,大家争着付费
遇到困难,团结一致,成了这28户居民攻无不克的“法宝”。该小区是个敞开式的老小区,有一次一个小偷窜进李阿姨家,偷走了一个装有信用卡的皮包。李阿姨当即走家串户,挨个敲门提醒大家注意安全。104室的哈大爷从此没事就坐在楼梯道看门。如今,哈大爷已经去世了,但大家还记得他,念叨他为大家做的好事。
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入侵,但凡有陌生人上楼,居民都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定让对方“交代”找哪一家,这家人姓名。不久前,301室搬来1男3女,“好事”的邻居也不放过,不仅弄清了4人姓名,就连他们在抄纸巷开理发店都打探清楚了,“摸清底细,啥都不怕了。”居民很有成就,还向社区主任汇报。
令人感动的事,去年3楼结了一个篮球大的马蜂窝,飞来飞去的马蜂吓得居民不敢回家,请人捅一下要150元钱。换作一般小区,大家在付费问题上可能会“退缩”,但这里的人都勇敢挺进,2楼居民主动表示“我们也分担”。“你们很少上楼,不用了。”楼上16户一家出了10元,很快把事情解决了。
“这么多年,我们这幢楼从来没有邻居吵过嘴。”张先生笑着说,邻居好赛金宝,他们感受很深。
快报记者 钟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