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日裔科学家包揽诺贝尔物理奖
·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预言:
· 金融海啸可能改变
经济学奖评选方向
· 日本包揽物理奖
实至名归
· 寻找“上帝的粒子”
他们提供了理论基础
· 物理奖华人得主有5位
· 什么是对称性破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0 月 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寻找“上帝的粒子”他们提供了理论基础
  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昨天揭晓,两项发现均含有“对称性”二字,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发现?它们能让人类的生活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吗?

  南京大学物理系是国内著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物理系,昨天,记者特地约请相关权威专家为读者进行了浅显易懂的解读。

  对称性破缺是物理学研究核心

  “对称性研究是物理学的一项基本研究,这也是核心问题。”昨天,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导宗红石解释,自然界的对称也并不是那么完美,存在着各种破缺。在微观世界内同样如此。对称性的研究非常重要,杨振宁、李政道此前提出的宇宙对称不守恒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那其实也是一种不对称。

  他介绍,自然界的破缺又分为几种,一种是明显破缺,一种是美国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发现的对称性自发破缺,还有一种是量子化过程中的反常现象。

  寻找上帝粒子,它也有功劳

  次原子物理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它的发现有一层更深的含义。宗红石告诉记者,我们的宏观世界是由微观的粒子组成,但是粒子的质量从何而来,人类至今还不能解释,这也是物理界面临的一大难题。不过,这种机制的提出,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个思路。

  “简单来说,它还和全球最大型的强子对撞机(LHC)实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宗红石解释,强子对撞机实验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希格斯玻色子,这种粒子被人们称为“上帝的粒子”。44年前由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预言,视之为物质的质量之源,一直以来,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在这个“上帝粒子”构成的“海洋”中游弋,受其作用产生惯性,由此产生了质量。

  而这种机制的提出与寻找“上帝的粒子”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世界由三代微观粒子组成

  对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发现的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宗教授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研究物质的构成,这也是物理学一直在了解的问题。此前,有科学家提出,我们的世界是由两代微观粒子组成,而这两位科学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他们提出,宏观世界是由三代“微观粒子家族”组成,而非两代。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现在难预见

  这两项重大发现能否让人类的生活有所改观呢?“现在真的很难预见。”宗红石教授坦言,这两项发现还是在微观世界里,目前对人类生活能产生影响的最小东西就是纳米了,而这些微观粒子要比纳米还小得多。不过,我们也不能断言,它们并不会为人类所用,这如同最初发现原子核裂变时,人们也没有想到这可以用来进行物理发电等诸多功效。

  对这两项发现,宗教授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这应该是物理学家在探究世界的历程上更进了一步,但这绝对不是人类研究的终极目标。

  快报记者 谢静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