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公交双城记 常州BRT VS 南京公交优先
· 公交优先
常州才刚开始
· 市长也曾
体验“桑拿公交”
· 公共交通还是应该姓“公”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0 月 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常州市长王伟成接受快报记者专访——
公共交通还是应该姓“公”
  王伟成每天上班经过通江大道,总要多看几眼流线型的BRT站台。作为常州市长,他的目光里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从去年开工到今年元旦开通,他是看着、陪着BRT一号线一天天建起来、跑起来的。

  日前,王伟成在他的办公室接受快报专访,他用“欣慰”来形容自己每天看到BRT时的心情。

  王伟成:常州的公交优先才刚刚开始。快报记者 路军 摄

  ■ 破题之道

  采访当天是周六,王伟成刚从一个重要的经贸会议上赶回来。作为市长,平时要忙很多关系全市经济发展的大事。而像关系到普通市民“出门坐什么车”这样的民生实事,在他心中又有着怎样的分量?

  让买不起轿车的老百姓方便出行

  快报记者:常州的公交这两年格外“快”,市委市政府把它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公交优先的整体战略中,又对BRT情有独钟,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王伟成:老百姓出行是“小康”的重要内涵。近几年,私家车快速发展,但是更多的老百姓在短时间内出行的主要方式和工具都还是公交车。特别是我们这个地区,摩托车、电动车又是限制的,买不起轿车的老百姓怎么办?他们最依赖的出行手段就是公交车,所以一定要把常州的公交搞上去,这是小康建设题目中的应有之意,也是为广大普通群众提供出行方便的重要手段。

  快报记者:如今,交通拥堵几乎是城市的通病,常州的破题方法是什么?

  王伟成:我们一直在研究,常州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交通不堵的城市。除了加快道路建设等手段外,一定要发展公交,做到公交优先,让广大市民出门的时候有两种选择:我有私家车,我还有公交车。私家车到哪儿都要找停车的地方,我还不如选公交车。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交通才能真正“不堵”。

  现在都在大张旗鼓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认为评定标准里应该加上一条,凡是交通拥堵的城市都不应该成为文明城市。一个城市交通这么拥堵,老百姓出行这么不便,结果还堂而皇之地“文明城市”,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 政府买单

  9月14日“西祠网友看常州”活动中,网友们对换乘方便、价格便宜的BRT赞不绝口。特别是南京人,更羡慕“到哪儿都是6毛钱”的低票价。去年,常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降低了公交票价,一度引发全国性关注。

  普通家庭两块钱就是一个菜

  快报记者:常州的6毛钱公交票价,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偏低的。在做这项决策时,市里的意见真的这么统一吗?

  王伟成:当然也有不同看法。开会的时候也有人提出,人家外地票价多少多少,哪边哪边又涨价了。我反问他们一句,“你们有没有看到另一个新闻,有一个县的公交全免费?”对我们来说,公交全免费目前还做不到,但我们就是再苦再紧些,也不能涨价。

  我们很了解群众的心态,降价是欢迎的,涨一分钱都会反对。一块钱、两块钱对我们来说好像是不多,但是对普通家庭来说,两块钱就是一个菜。以前常州空调车2块,普通车1块,调研时发现,空调车开过来,很多人不上,就是为了等普通车,好省1块钱……所以,我们不但要增加空调车,还要把票价降下来!去年,我们把空调车从2块降到1块,1块再打折到6毛;还有BRT线路,延续到武进,路程增加一倍,还是6毛钱,也是考虑老百姓的利益,坚决不涨价。

  公共交通还是应该姓“公”

  快报记者:这样做的话,意味着政府要背沉重的包袱。能否以2007年、2008年为例,算算财政拿了多少钱出来补贴给公交?

  王伟成:这两年常州在公交上的投入比较大。去年我们对低票价的补贴近1个亿,今年估计至少在1.6-1.8亿之间。其次,仅增加空调车辆,今年就4个亿。另外,除了低票价和买车的钱,公交相关投入也不少,一辆BRT开出来,连同沿线的拆迁、建设,至少十几个亿。

  快报记者:政府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为什么财政舍得在公交这样的公用事业上作这么大投入?

  王伟成:以民为本,就是以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为本,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安”,就是要以这些东西为本,我们的财政要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倾斜。项目是上不完的,但老百姓的利益更迫切。在常州,公园免费、公厕免费,住房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政府都要补贴很多钱,要为老百姓买单。要心里真正装着老百姓,一个地区要做的事情确实有很多很多。

  快报记者:现在有一些专家提出来,除了政府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外,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源来解决公交发展资金的瓶颈。您对此怎么看?

  王伟成:引入社会资源说白了是引入法人来投资,只要是投资者,就一定会想着回报。我认为,公共交通,还是应该姓“公”。政府应该担起这份责任。其实,换个角度也应该看到,凡是BRT经过的地方,沿线地块都升值了,政府虽然投入了十几、二十几个亿,但带动起来的整体效益却远不止这些。

  ■ 坚守原则

  常州BRT站台的造型也很有个性,有点像“子弹头”;敞开式的公交专用道非常通畅,记者很少看到有专人在看管、维护,更没发现有被占用的现象。

  公交专用道决不挤占原车道

  快报记者:在很多地方,BRT都面临着相同的难题,就是怎样和其他一些交通工具,例如私家车、社会车辆的磨合问题,对此常州如何解决?

  王伟成:这两者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磨合”,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在发展公交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公交优先和社会车辆协调发展,千万不能挤占和减少社会车辆的车道。

  我们制定了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快速公交在建设的时候只能增加一个公交专用车道,而不能挤占社会车道,是“多一个”,而不是“少一个”。例如我们一号线的通江大道就是典型的例子,还有在建的二号线,也同样严格坚持这个原则。

  快报记者:如果道路条件不具备新增专用道的条件呢?

  王伟成:如果不具备“多一个”的条件,我们就不搞专用车道。本来就够拥挤了,不能再把有限的社会车道拿一个走,否则广大社会车辆会有强烈意见:公交专用道空空的,我们挤得要命却不让走……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带来很多矛盾。不久前南京市政府来常州考察快速公交,我说,常州搞快速公交有个非常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一定是在原有道路上增加一个车道,而不是在原来车道上挤占一个车道。

  领导的车“带头”不上公交道

  快报记者:我们注意到,常州的公交专用道是敞开式的,但是社会车辆非常自律,都会主动避让。

  王伟成:搞BRT之前,我们也出去看了。有些城市用全封闭的护栏,既不文明也不协调。我们回来后决定常州不这么搞,我们要做敞开式的公交专用道。

  快报记者:但是这样管理起来难度岂不是增加了?

  王伟成:对。当时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如果其他车辆全部上去了怎么办?我们的做法一是宣传,二是严管。一开始,我们给所有市委市政府机关车辆的驾驶员开会,要求严格坚守制度。后来发现,对开道车、警车也要进行约束,于是规定警车也不能上,紧急情况除外。同样,驻常部队的驾驶员也来开会,与我们一齐遵守规定。不久前,一位中央领导来,很惊叹于常州的司机都这么自律。我跟他说,除了我们自己的车不上公交专用道外,请您也委屈一下,他连声说“好,好”。

  回应质疑,利多弊少我们就做

  快报记者:我们也听到一些专家对BRT提出质疑,认为它侵占路权、造价高,并不经济,对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产生影响等,对此您怎么看?

  王伟成: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个方面,利多弊少的我们就做,反之我们就不做。快速公交也不是十全十美,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将来我们还是要发展地下,立体公交,我们已经有规划了,但现在条件还不成熟。

  在地铁没有建设以前,BRT是个过渡的非常好的形式,它起到了公交优先、造福市民的作用。今年初的一场大雪,常州市民就靠BRT这条生命线完成出行。我们全力保障这条生命线,畅通、车辆容量又大。我还记得,网上有一个市民给我发帖子说,‘今后我再也不反对BRT了’。原来,这位市民平时开私家车,大雪期间全靠BRT出行(笑)……

  快报记者 郑春平 夏强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