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法美之争:谁先发现了艾滋病毒
· 美女科学家
意外落选
· 今年诺贝尔奖
公布时间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0 月 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同时研究艾滋病毒,法国科学家抱得诺奖归,美国科学家却失之交臂
法美之争:谁先发现了艾滋病毒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6日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

  豪森的获奖成就是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这种病毒是导致女性第二常见癌症——宫颈癌的罪魁祸首。豪森将获得这一奖项的一半奖金,即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的获奖成就是发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艾滋病病毒。这两人将分别获得这一奖项的四分之一奖金,即250万瑞典克朗(约合35万美元)。

  事实上,当年同时发现艾滋病毒的还有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加洛。关于谁最先发现了艾滋病毒存在一定的争议,这涉及到一桩公案。

  无缘诺奖

  美科学家深表遗憾

  巴尔-西诺西

  法国人,出生于1947年,是近年来少有的诺贝尔科学奖女性获得者之一,以研究艾滋病病毒而闻名,是1983年发现艾滋病病毒的论文作者之一。

  蒙塔尼

  法国人,出生于1932年,也是艾滋病病毒发现者之一。他对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作出多项发现,其中包括在艾滋病病毒如何改变受感染者体细胞遗传信息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评审委员会公报中说,巴尔-西诺西与蒙塔尼的研究成果“是我们从生物学上理解艾滋病与利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法对抗它的先决条件”。

  “在刚分离出艾滋病病毒时,以为这一发现能很快带来疫苗,但直到现在,艾滋病疫苗的研究都只能说是一连串失败。”

  同时发现了艾滋病毒

  创立诺贝尔奖的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并没有留下评奖标准,但生理学或医学奖往往会授予作出突破性贡献的科学家。无论以何种标准来看,发现艾滋病病毒都能算作足以获奖的突破性贡献,为何时至今日才授予作出这一发现者诺贝尔奖,这涉及到科学界一桩公案。

  蒙塔尼于1982年受邀研究是什么导致了1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的一种神秘新疾病——艾滋病。在他的领导下,包括巴尔-西诺西在内的科学家于1983年在巴斯德学院从艾滋病早期病人淋巴和艾滋病晚期病人血液中分离出了一种逆转录病毒,命名为“淋巴腺病相关性病毒”。1984年,美国著名生物化学家罗伯特·加洛也从一些细胞株系中分离出了这种病毒,但他当时为其另起了一个名字。加洛当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论证了这种病毒能导致艾滋病。他们都在同一个研究小组。

  没能分享荣誉感到失望

  后来双方为争夺艾滋病的优先发现权争执不休。这一争论曾引起法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之间的法律甚至外交纠纷。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还专门委托罗氏制药公司的专家调查。1987年,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与法国总理雅克·希拉克签署协议,约定双方平分数以百万美元计的艾滋病血液检测专利使用费,这场争端才告一段落。

  艾滋病病毒于1986年正式被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对于蒙塔尼和巴尔-西诺西获奖,加洛对美联社说,他对自己没能分享荣誉感到“失望”。但他说,今年获奖的3人都当得起这份荣誉。

  按照惯例,一项诺贝尔奖最多只能3人共享。

  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成员玛丽亚·马苏奇说,在科学界,对蒙塔尼和巴尔-西诺西首先发现艾滋病病毒这一点没有争议。她说,双方的争论实际上集中在这之后的诸如诊断工具开发等事务上,但这都以发现病毒为基础。

  综合新华社电

  巴尔-西诺西

  吕克·蒙塔尼

  楚尔·豪森

  发现HPV

  奠定癌症研究基石

  [得主小传]

  豪森

  德国人,出生于1936年,36岁担任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病毒学教授,并开始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等病毒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他用了十多年时间终于发现某些类型的HPV就是宫颈癌的病原体,这一发现为开发出宫颈癌疫苗打下了基础。豪森现任职于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获奖理由]

  [感言]

  楚尔·豪森于1976年提出猜测,HPV可能导致宫颈癌。他此后发现,某些类型的HPV就是宫颈癌的病原体。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常见癌症,宫颈癌疫苗是人类开发出的第一种癌症疫苗。委员会公报说,楚尔·豪森摒弃了当时的教条,作出的发现让人类了解HPV如何致癌,还促进了针对HPV感染的疫苗开发。

  “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我们现在正在喝香槟庆祝。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们在这之后还做了很多工作。”

  妇科研究也得诺贝尔奖了

  “妇科方面的医学研究也得了诺贝尔奖了!”在得知德国科学家因发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引发子宫颈癌获诺贝尔奖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科主任赵维英告诉记者,这个发现太重要了,获得诺贝尔奖实至名归。

  “豪森教授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引发宫颈癌的机理,科学家们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宫颈癌疫苗,它是人类发明的第一个癌症疫苗,为很多人提供了免疫保护,也对今后人类攻克其他癌症具有借鉴意义。”

  从理论上讲,既然某种疾病是病毒感染导致的,那么就可能发明一种针对这种疾病的疫苗。有25%左右癌症是因病毒感染引发的,比如乙肝病毒所导致的肝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所导致的子宫颈癌等,这也意味着至少25%的癌症可以通过疫苗预防。

  这样的疫苗终于出现了。2006年,默克制药公司和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生产的两种宫颈癌疫苗面世。

  以前以为子宫颈癌是性病

  “以前,子宫颈癌一直位居女性生殖道肿瘤的首位,这些年来,随着筛查技术的提高,子宫颈癌才从首位上退下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科主任赵维英说,科学家对于子宫颈癌的研究经过了不少反复和波折。

  最初,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子宫颈癌与性生活有关,19世纪中叶的学者注意到,修女和妓女的子宫颈癌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之后,许多流行病学家指出,性生活的某些特质,如早婚、复杂的性关系都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关。直到20世纪60年代,宫颈癌的病因研究仍围绕着淋病、梅毒、滴虫等病原体打转,没有突破。

  1980年,德国科学家豪森证实,子宫颈癌是由HPV感染所致,但并不是所有被感染的女性都会得这种癌症。在人的一生之中,80%以上的男性和女性会在某个阶段感染上HPV。然而,在被感染的女性中,98%的人会自动击退这种病毒,只有2%的感染者会发展成癌症。综合快报记者 张星、新华社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