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发现 南京轶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是谁给光秃秃的紫金山 披上了层层绿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0 月 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是谁给光秃秃的紫金山 披上了层层绿装
 很多年前,南京的紫金山还是一片荒凉,如今这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木,当初是谁种下的?它的背后都有什么故事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看到了一张老照片,记录的是1916年的清明节,虽然春寒料峭,却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通过照片,可以看到植树的队伍浩浩荡荡,有人穿着老式的夹袄,有人却穿着西装大衣……

  这些人是谁?他们为何会在清明节植树?他们又是在哪里种下了植树节历史上的第一棵树苗?

  近百年过去,记录下那历史一瞬间的老人早已经仙逝。他的孙子孙健三也已经是68岁高龄了。9月24日,一直生活在北京的著名摄影家孙健三回到出生地南京,在记者的央求下,老人打开电脑,一个个镜头掠过,就像老电影,回放着92年前的植树节。“这些照片都是拷贝下来的,原版照片已经不知在哪儿了。我有个心愿,就是想找到祖母的老相册,看看里面关于植树节的原版照片。”

  60年前,奶奶告诉他中国第一个植树节的故事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一天,放学回来的小学生孙健三一蹦一跳地回到了家:“奶奶,奶奶,今天我们过植树节,大家都种树了!”奶奶孙隋心慈满目含笑,看着快乐的小孙子,转身从柜子里捧出一本老相册,“给你看看,这是你爷爷当年过的植树节,那可是中国的第一个植树节。那天是1916年的清明节,金陵大学和金大附中(现在的金陵中学)的全体教职员工、家属都参加了。” 当时还不到十岁的孙健三也没当回事儿,随便看了几眼:泛黄的老照片中,人们穿着盛装,虽是黑白照,却能清楚地辨出画面里中外人士都有,足有几百人。照片的背景是一片荒地,有人在栽树,有人在培土。

  时间转眼过去一个甲子,如今的孙健三已经是一个68岁的老人了。12岁那年,他和父母姐弟就一起离开南京,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看到过那组老照片。为了寻找童年记忆和那本老相册,孙健三又回到南京来了。

  事隔多年,孙健三为何老惦记着这组老照片?“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就已经去世了。爷爷的故事,我都是从他拍的照片里知道的。”大约在二十年前,孙健三在整理搜集爷爷的作品时,突然想起了这组植树节的照片,他才发觉照片已不知所终了。这时他才猛地反应过来,植树节就是3月12日,可为啥爷爷奶奶过的植树节却是清明节?当年,爷爷奶奶是在哪儿种树的?种树就种树,干吗要兴师动众,穿戴那么整齐,还要老外参加呢?当年奶奶看他似乎兴趣不大,就没有多说。事隔多年,这反而成了一连串的问号,时常在他脑海里打转。

  急于知道答案的孙健三开始在各地的档案馆、资料馆之间奔波,好在他就在北京电影学院担任摄影师,有机会到全国各地的剧组工作或是外出采风,只要有空余时间,他就会在当地找资料。

  首届植树节的本意竟是为了赈济灾民?

  记者发现,有关1916年植树节的照片,孙健三一共收藏了近10张左右。虽然是黑白照片,但可以看得出,92年前的那个清明节没下雨,但天气有点冷,人们穿得都很厚实,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穿着清末富贵人家常穿的那种棉袄;种下第一棵树苗的也是这个男子,他小心翼翼地把一棵幼苗放进挖好的坑中。

  男子种下的是棵什么树,由于是黑白照片,几乎无法辨认。但可以看出这棵小树苗的树干很细,有点矮。树是在哪儿种的?“我后来听奶奶说,应该是在紫金山上。你看,当时的紫金山还挺荒凉的,周围看不到什么树。”孙健三边展示着图片,边“炫耀”,“现在紫金山可是郁郁葱葱了。不知道是不是也有我爷爷他们的一份功劳。”

  那个种下第一棵树苗的男人是谁?为什么不选其他日子,非要在清明节种树?

  “那个人就是有名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孙健三说,批准从1916年清明节开始,每年清明为植树节的正是当时任中华民国农商总长的张謇。张謇为啥要设立植树节呢?这和张謇的个人经历有关。1894年,41岁的南通才子张謇高中状元,声名一时间响彻朝野。不过,张謇当时并未留恋官场,他选择了实业救国的独特道路。民国初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因为是出身农家,苦读成才的缘故,他对农林渔牧水利气象教育等诸多方面非常关注,垦荒植棉、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是他做出的杰出贡献。他确定第一个植树节,在情理之中。

  笔者看到,照片上张謇边上围着黑压压的一群人,其中还有一个老外,特别显眼。这个老外是谁?中国的植树节,老外怎么会参加呢?在美国的耶鲁大学图书馆,珍藏着金大和金中及其前身汇文书院的一系列档案,关于植树节的故事,那里略有记载。照片中的老外,孙健三找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答案。

  “那个老外是加拿大人,叫裴义礼。植树节是裴义礼的建议,后来被采纳了,就有了中国第一个植树节。”孙健三介绍说,在清朝末年,南京人就对这个老外颇有好感。裴义礼曾经呼吁中国民众不要抽鸦片,遭到了洋人教会的排斥,后来他到北京京师大学堂担任英语教习,看到京城遍地灾民乞丐的情景,经过认真研究,他提出减少灾民根本之法在改良农林。赈济灾民之最隹方法不是施舍,而是以工代赈,组织灾民大兴植树造林,以此来换取生活所需品。

  1910年,南京三家教会书院合并成立金陵大学,系科及学生都有增加,急缺高等数学教授,于是急邀裴义礼到金陵大学任数学教授救急。裴义礼刚到金陵大学不久,中国北方又遭了灾,大量北方灾民南下涌入南京,裴义礼依然思考着如何种树赈灾。机会终于来了。1912年,美国运到金陵大学的“进口课本和资料”中就介绍了美国是如何推广植树的,同时那些资料还记录了水灾、毁林的恶劣后果。于是,裴义礼拿着这些资料,借来金陵大学的电影机,把记录砍伐森林的电影、记录洪水的电影和种树的电影,连在一起放给当时的政界人士看。那些人看了以后,都觉得没有树木是导致发大水和天灾不断的原因,于是联名上书,后来就在紫金山上批了400亩荒地用来种树。当时的灾民们一天救济吃两顿,因为没事做,其余时间只能闲着晒太阳,后来灾民们就在裴义礼的率领下垦荒种植苗圃,为大规模造林建立苗木供应基地。

  因为各地纷纷邀请裴义礼到当地主持赈灾工作。他深感自己分身无术,觉得应当建立专门机构培养可指导灾民垦荒植树发展农作的专门人才,于是于1914年在南京金陵大学创办农科,1915年增设林科,1916年农林二科合并成立农林科,裴义礼为科长。为更好地在全中国推广植树造林,裴义礼又上书当时的农商总长张謇,请定清明为全国植树节并获批准。

  因为裴义礼是个外国人,建议被当时的政府采纳,他所任教的金大师生都感到特别光荣,所以在第一个植树节当天,金大和附中的全体工作人员和家属都盛装赶到紫金山,参与植树。

  什么人拍下中国第一个植树节的照片?

  看着电脑中的老照片,笔者好奇地问,这些照片都是谁拍的,不简单啊。孙健三头一歪:“当然是我爷爷了。”

  如果孙健三的爷爷孙熹圣没有学会照相,可能就不会有那些精彩的老照片了。那孙熹圣和影像的缘分又是怎么回事?这是一段说来话长的故事,要追溯到1882年,而故事延续至今,可算得上是一个从19世纪末就开始接触影像与电影的三代特殊家庭留下的关于中国影像的故事片。

  位于中国胶东半岛的登州文汇馆在1882年以后开设了大学部,招生方法让中国少男少女们耳目一新。孙熹圣和他未来的妻子隋心慈一同考入这所大学。隋心慈那年14岁,她自己跑到了正在招生的登州文汇馆大学部。招生的是两位美国教师,每人面前摆着一张自己的照片,照片左边是一个显微镜,右边是一个单筒望远镜。当时隋心慈还是有生第一次看到照片,顿时被照片上人物的清晰发丝和衣着惊呆了;接着,她被要求看远处大海上的一个小白点儿,然后通过单筒望远镜再看一遍,原来那是一艘张着白帆的大船。“发丝为什么比工笔画还清楚?这个圆筒筒怎么能看到远处的大船呢?”隋心慈想知道这些,于是她报名考进了这所学堂的大学部。

  1901年,已经成家并将家安在济南的孙熹圣带回一架照相机。当时照相机没有快门,焦距也很长。换言之,这是一种无法用来自拍的相机——谁也无法自己控制几米以外的镜头,可是孙隋心慈就是用了一种巧妙的办法,拿这台相机拍摄出孙氏家族的第一张自拍照。相比妻子,孙熹圣的摄影水平更好。

  1903年开始,孙熹圣到南京,在汇文书院(金陵大学、金陵中学的前身)教神学。当时从美国寄来了电影机和胶片,美国传教士们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他们叫来了孙熹圣做助手。当时美国教会称电影为CINEMA,而不是FILM。当他们决定要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西里马”时,他们犯了愁,怎么对大家讲呢,必须给“西里马”起一个中国名字。孙熹圣认真地想了又想,最后脱口而出:“叫‘电能造活动影’!我们在墙上看到的是电能造成的活动的影像呀!”传教士说:“也许两个字更好,这样音节简单,好说,好记,能不能试一试?” 这一简化,便成了“电影”!这是“电影”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的开始!

  因为孙熹圣能熟练地使用相机并冲洗照片,所以记录植树节场景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他头上。

  话说回来,孙健三又是怎样找回那组植树节照片的呢?原来,最后还是远在美国的姑姑帮了忙。“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总之是2000年以后,她从美国给我发来了邮件,我才终于再次看到了这几张照片,这也是在耶鲁大学的图书馆里发现的。”

  失去的老相册至今藏身南京何处?

  今年秋天,孙健三带着这组照片回到了父母曾任教过的金陵大学附中(现金陵中学),因为学校要过120周岁生日,他要把一些珍贵的照片交给学校,这组植树节的照片也在其中。

  如今,孙健三父母都已经仙逝,他自己也已是68岁的高龄,走在祖父母、父母曾经任教过的校园里,寻找他们曾留下的痕迹是这位老人的心愿。而祖母的那本旧相册里还有爷爷亲手拍摄、冲选的第一次植树节的原版照片,这本相册应该还保存在南京的某个地方。孙健三回忆说,1952年,他和父母一起离开南京,但奶奶却没有走,因为奶奶舍不得她的学生们,加上更适应南京的生活,奶奶最后选择留了下来,由自己的学生来照顾生活。“照顾奶奶的人叫高师母,但那时我还小,也不清楚她叫什么名字。”上世纪60年代奶奶去世了,在特殊的年代,高师母也和孙家失去了联系,奶奶的老相册就不知所终了。

  “我希望找到曾住在‘四根杆子’(莫愁路北段原有的一条南起侯家桥、北至石鼓路的小巷)的高师母或后人,找到奶奶的老相册。”回北京之前,老人说出了这样的心愿。

  本版主笔 黄艳 胡玉梅

  本版图片由孙健三提供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