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期间,宜兴市万石镇后洪村村民老杨却仍在农田忙活。他在家里的5亩水芹田里收割水芹,而从上海、苏锡常等地赶来收水芹的菜贩子已经早早等候在后洪村村委和村上的水芹交易市场,每天从后洪村卖出去的水芹有30吨左右。
想当初,村民都不肯种水芹
然而就在2年前,在后洪村,水芹种植并不被村民们看好,还是村里的干部带头种了60多亩水芹田,结果当年就净赚了30多万元,村民们也就渐渐接受了水芹这种经济农作物。
“2006年,宜兴到万石镇的快速通道经过祥下村,原先种植的水芹田因为道路建设只能转移。当时后洪村是最有条件接受水芹种植的村子。”后洪村村委书记濮焕中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心里根本没底。
濮焕中回忆当年的情形,“村民们出于经济考虑不肯种水芹,我们村干部就带头种,第一年竟然就有30多万元的净收入,着实让村民们有了盼头。”
短短2年,成为远近闻名的“水芹村”
濮焕中说,这里的水芹地里一年四季都会产水芹,产量很高。2年多的时间,靠种水芹,村民收入整整翻了一番。
随着后洪村水芹种植的上规模和高效益,村里如今已经为水芹注册了后洪村“陶都”商标和成立了水芹协会,还成立了“宜兴市汇丰水芹专业合作社”。濮焕中告诉记者,现在对于水芹的食用,还是沿用多年的清炒、凉拌,而对于芹菜的药理作用的挖掘还远远不够,下一步他们也正在考虑对水芹进行深加工,让水芹除了是大家日常的佐餐之菜,更要充分挖掘水芹的药用价值,以满足更多的消费者。
快报记者 金辰 薛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