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5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甩掉包袱 春兰轻装走上重组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2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出让春兰汽车;管理层调兵换将;重启家电渠道竞争;解决巨额欠款
甩掉包袱 春兰轻装走上重组路
  日前,徐工科技正式接手春兰下属企业南京春兰汽车。消息一传出,业界纷纷猜测,此次收购说明*ST春兰为了恢复上市的重组有了新进展,对江苏两大本土上市公司*ST春兰和徐工科技来说,此次收购均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ST春兰暂停上市已经数月,何时能重新恢复交易?徐工科技重组还会有哪些进展?市场正拭目以待。

  春兰集团

  卖掉汽车轻装前行

  从最初传出春兰汽车将易手开始,业界就有消息称,徐工此次收购是配合春兰重组。

  春兰汽车在春兰集团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根据公告显示,春兰汽车从2007年至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07年全年主营收入约1.82亿元,亏损达5514万元,今年上半年主营收入约5071万元,亏损达2324万元。

  春兰集团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春兰汽车在10年中错过了两次极好的发展机遇,最终导致了春兰汽车现在的局面。

  该人士表示,收购之初,春兰希望进入经济型轿车市场,但没得到有关部门认可。此后,春兰汽车转做中重型卡车,并开发出填补当时国内空白的豪华卡车,并曾与日本日野汽车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出资建立春兰重卡基地,但最终还是没有拿到批文。

  “对于春兰集团来说,春兰汽车已经不太重要!不如集中力量做其他事情!”春兰集团内部人士这样表达对于春兰汽车的态度。

  不过对于收购是否与*ST春兰重组相关,徐工科技董秘费广胜表示对此并不知情,春兰内部人士对于重组一说也闭口不谈。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春兰集团实施战略性调整,决定退出重汽市场。

  *ST春兰

  为保壳正积极自救

  虽然公司公告及高层均不提重组事项,但已于5月19日暂停上市的*ST春兰的保壳却是非常紧迫的任务。春兰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现在春兰内部正在为保壳积极自救。

  事实上,从今年初开始,*ST春兰就开始围绕扭亏展开系列调整,从营销体系调整、加快新品开发、催还欠款等方面着手。

  在春兰内部,比较强调的一项内容是,重启家电渠道竞争,上述人士表示,公司目前的主要精力放在渠道竞争上。计划在一至两年内,建立起新的销售体系。

  *ST春兰的高层管理团队也在进行大幅度调整。7月26日,*ST春兰公告称,姜鸿辞去公司董事和董事长职务,由许承业接替,这是继6月10日姜鸿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后,再度辞去董事长职务。

  记者还留意到,7月8日,*ST春兰称,如果泰州春兰销售公司年底不能偿还公司3亿元的欠款,作为担保方的春兰集团将帮其清还所欠余款。 

  新营销渠道需要磨合的时间,但留给*ST春兰恢复上市的时间已经不多。有分析认为,*ST春兰如要保壳,有效方法是大股东注入优质资产。

  同时,虽然春兰方面否认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重组,但仍有分析认为,目前春兰集团在*ST春兰重组上“无作为”,可能为日后引进战略投资者或MBO留下空间。

  延伸阅读

  徐工收购:

  战略重组一小步

  对于徐工科技来说,收购春兰汽车只是其庞大重组计划的一部分。

  徐工科技表示,作为专注重型机械的企业。通过收购春兰汽车进入重型卡车行业,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汽车底盘制造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及整体协同效应。而这仅仅是徐工科技战略重组的一小部分。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控股股东徐工机械相应资产才是徐工科技的重点,日前公司已开始着手实施发行计划,收购重组完成后公司将成为产品线最长的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之一,公司核心竞争力将大大提高。

  针对最近的进展,天相投资等机构给予徐工科技“增持”评级。

  快报记者 陈刚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