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上一团面、打个鸡蛋再卷上菜,一分钟不到,一张煎饼就烙好了。这样的动作,徐州煎饼店里的老板娘王翠侠每天要重复400次左右。王翠侠夫妻两人来南京已有十载,做过早餐摊、卖过馄饨,后来杂粮饼风靡南京的时候,夫妻俩又改良了传统杂粮饼的口味,做起煎饼生意,几年过去,煎饼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青石街小巷里的煎饼摊 赵杰 摄
小小煎饼摊天天排长队
在青石街的小巷里,每次到了早中晚吃饭的时间,有一家小煎饼店前就会排起长队,老板娘熟练地烙着煎饼,老板一边打着下手,一边和熟客打招呼。他们的杂粮煎饼看上去和普通煎饼没有什么两样,打个鸡蛋、放个火腿肠,再夹一些土豆、海带等等。
周围的小吃店非常多,但对比下来,这个不起眼的徐州煎饼店的生意丝毫不逊色。王翠侠说:“我们的酱料、辣椒都是自己做的,在调的时候,我们根据南京人有一点偏甜的口味,特地放入了适量的糖。”细心的夫妻俩为了照顾每一个顾客的口味,连辣椒都分成了两种,一种偏甜、一种偏辣。
别看店里的老顾客这么多,其实这家煎饼店在去年5月份才搬到青石街来的,之前两人也曾在内桥、三山街做过,后来因为拆迁才换了地方。不过夫妻俩的小店开到哪就火到哪,有一些顾客还要了老板的电话,经常集体叫送。
这对夫妻丈夫叫马徳草,妻子叫王翠侠,两人都是徐州农村人,结婚之后随着两个女儿的诞生,两人决定外出闯闯,1992年他们来到了省会南京。“当时刚到南京来时找了个工厂打工,后来觉得太受气了,就跟老公商量着不如自己出来干,赚的钱都是自己的!”王翠侠很自信,因为农村人什么活都能干,不怕苦!
几年前五谷杂粮饼在南京特别流行,很多人都觉得这种饼又有营养又好吃,夫妻俩看到了里面的商机,马上买来工具开张了。“刚开业的时候,一张饼一块五,后来成本渐渐增加了,饼的价格也提高到了两块五。”王翠侠说。为了能让自家的煎饼口味和其他店不一样,夫妻俩自己尝试配料,多少次调味之后,夫妻俩总算找出了最符合南京人吃煎饼的口味。
一张煎饼三毛钱纯利润
虽然生意一直不错,但是王翠侠告诉记者,其实他们每一张饼的利润才三毛钱左右。“现在什么都涨,一桶色拉油50多块钱、一罐煤气104块,这间两平方米不到的小房子每月要1200块钱房租……再加上七七八八的水费、电费等等,煎饼摊的费用也很大。”老板娘算着账仍不忘往炉上摊煎饼。
据老板娘介绍,香菜每天要买30块钱左右,鸡蛋每个7毛钱,每张饼至少要一个鸡蛋。辣椒20块钱一斤,自己回来再做;海带7.5元一斤,每天用10斤;土豆1块多一斤每天要用50斤,面粉1.7元一斤,每天要用80斤,他们自己炸的脆饼每张划下来要7毛钱,葱和酱每天要用60块钱左右,而他们炒菜和炸饼用的油也是福临门的,每桶50多块钱,每天至少用两桶。
一个鸡蛋打上去了,老板娘又开始算账,“这些成本分算在一张饼上的时候,面粉是3毛5分钱、炸的饼7毛钱、鸡蛋7毛钱、土豆1毛2、香菜和葱一共是8分钱,海带两毛钱,再加上辣椒和拌酱5分,加起来共2块2毛,所以我们每张饼的纯利润只有三毛。”老板娘算得很细。
他们这个小摊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旁边就是德基广场,附近有学校、高档写字楼,正常工作日的时候,一天能卖个400张左右,但是一到周末,生意就得减半了。“前两个月又是学生放假又是高温的,天气太热,我们还亏了点钱。”老板难得插了一句话。
按照老板娘的说法,每张煎饼纯利润3毛钱左右,他们每天大概能卖400张,那每天能赚个120块钱左右。“现在连油条都涨了好多,而我们其实也很想提个价,但是想想又算了,两个女儿都已经工作了,我们赚多赚少也就无所谓了!”老板娘谈到在新街口上班的两个女儿,再一次露出了笑容。
每天早五点起床晚十点下班
说着说着,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在奶奶的带领下来到了煎饼店,小姑娘好奇地看着一团面粉转眼间变成了一个香喷喷的大饼。“小孙女吃他们家的饼已经好久了,自从偶然一次我带她买过后,以后一经过这家店,她就会吵着要买,其实她也吃不了多少!”奶奶向记者介绍。
老板娘听到顾客的夸赞,会心地笑了笑。正在这时,有个刚刚买过饼的附近小卖铺的一个女孩回来,跟老板娘抱怨,刚刚给她的饼里面忘了加土豆丝了。“没事,我就是和你说下!”女孩说完就拿着煎饼走了,但这件事情让老板娘很过意不去。
“都是和你说话,我才忘了!”老板娘和记者开玩笑地说。虽然女孩没有说重做一个,但老板娘等到客人都买完之后,马上又烙了个煎饼,给小卖铺的女孩送了过去。
“其实这份生意真的很累人,每天我们5点钟就得起来,买菜、和面、炒菜,到了晚上10点钟还得炸完第二天要用的脆饼。”老板娘说,虽然累也赚不了什么钱,但是两人都说有那么多顾客爱吃自家的煎饼,这就是支撑两人继续做下去的理由。
“我们准备一直做煎饼,等到老了做不动了,我们就回到乡下去。”王翠侠说。
快报记者 项凤华 李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