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神七问天·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6大关节点考验神七
· 飞行期间服中药汤剂保健
· 航天员将执行上千项操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2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6大关节点考验神七
  夜间发射、飞船满负荷飞行、航天员出舱行走……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神舟七号将填补多项空白。

  “载人航天飞行从来是高难度、高风险的任务。从发射、出舱到回收,3名航天员与他们乘坐的神舟七号飞船至少要在6个关节点上经受严峻考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关节点一:发射

  载人航天飞行中,在火箭点火、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出现致命故障的可能性比较大。发射场系统为了确保航天员安全,还是实施了一系列应急预案。飞船上升段的应急救生共设立了8种模式,其中大气层内4种、大气层外4种,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措施和手段。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崔吉俊表示,50年的历史积淀、100多次成功发射各类卫星和飞船的经验,再加上世界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确保发射成功的信心保证。

  关节点二:变轨

  神舟七号飞船在飞行到第5圈时,将在地面指挥控制中心的控制下,由椭圆轨道转变为近圆轨道。变轨能否成功,对飞船能否按计划完成各项飞行任务和准确返回地面预定着陆场至关重要。

  飞船发射升空后,进入的是距地球表面近地点高度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50公里的椭圆轨道。在椭圆轨道上飞行的飞船,高度和速度时刻都在变化,每个点的数据差异比较大,返回时方案设计较为困难。实施变轨控制,就是要将飞船推入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圆形轨道。

  飞船变轨的实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计算和精确控制至关重要。当飞船收到北京飞控中心发出的变轨指令后,将通过控制飞船上的发动机的工作时间长短、推力大小和方向来修正自身的飞行轨道。在我国首次绕月探测中,我们通过精确计算和精确控制延长了嫦娥一号卫星的寿命。在神七任务中,我们有信心同样高质量地完成测控任务。

  关节点三:

  航天服组装与穿着

  从飞行的第9圈开始,航天员就要开始为出舱活动做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航天服的拆包、组装、测试、穿着,整个过程要持续14个小时。

  舱外航天服是世界上最精密、最复杂的“服装”,虽然航天员进行了严格的组装和穿脱训练,但在真正的太空环境中还是第一次。航天员必须严格按照程序,一步一步实施,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虽然我们在水下和地上进行了多次模拟训练,但毕竟和真实的太空环境是有很大区别的。

  关节点四:气闸舱泄复压

  出舱活动之前,航天员需要在轨道舱内完成空间环境和载人环境的切换。气闸舱泄压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航天员是否能够按计划出舱。

  泄压并不是简单地打开舱门,将空气排放到空间,而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分析计算和地面试验找到泄压过程中最佳速度和压力控制点。舱内的气压要始终和航天服的状态相协调,从一个大气压到泄压完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降压的过程中,航天员需要吸氧排氮。航天员在穿航天服时吸入纯氧,约半个小时后置换完血液里的氮。泄压之后,航天员穿着航天服站在舱内接近零压力的环境下,也就是相当于站在太空环境下。与出舱过程相反,航天员从太空回到飞船内,要经历一个复压过程。

  关节点五:出舱活动

  根据预定计划,从第29圈开始航天员出舱活动30分钟,这是整个神七飞行任务的最大难点和亮点。

  在这个过程中,就连小小的返回舱舱门都是“生死之门”。舱门打得开、关得上、密封可靠是3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真空、高低温、失重等太空环境下,将舱门打开,并非轻而易举,航天员需要完成开保险锁、开关转动手柄、拉开舱门、给舱门套上保护罩等一套规定动作。舱门若不能保证密封,则可能出现灾难性后果。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杨利伟说,制约任务成败的因素更多地来自心理而不是操作上,心理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执行任务的能力。

  关节点六:穿越“黑障”

  当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最后一圈时,测控指挥部门向飞船注入返回指令,飞船开始制动返回。制动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必须精确控制,点火时间相差1秒钟,就会使飞船落点位置相差9公里。

  再入大气层的飞船返回舱必须穿越极为危险的“黑障”阶段。与空气的高速、高温摩擦,使得返回舱表面形成一个等离子区,飞船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因此大幅衰减,甚至中断。这对飞船的性能和航天员的心理、生理都是严峻考验。这一段“最难熬的时光”一直要持续到返回舱距离地球约40公里处,“黑障”才会消失。

  紧接着,如果飞船降落伞能够正常打开、反推发动机能够精确点火、防震赋形座椅能够及时启动,3名航天员就可以稳稳着地。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表示,航天员着陆后,着陆场系统将采取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理返回舱的方式,在第一时间搜救并转运航天员。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为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据新华社电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