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发现国宝身世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盗墓贼挖走国宝
柯庆施下令立即枪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2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盗墓贼挖走国宝柯庆施下令立即枪决
  1950年,在南京的江宁将军山,曾经发生过一起震惊全国的“沐英墓被盗案”。盗墓贼盗走了堪称国宝的一件绝世珍品: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第二天,盗墓贼就被处决,而那件青花梅瓶却流落到民间,几经转手,开始了它多舛的命运,最终被南京市博物馆收藏,成为镇馆之宝……

  半个世纪过去,当年跟青花梅瓶有过关联的当事人都相继辞世。《发现周刊》记者通过多方寻访,找到当事人的后代以及他们当年的同事,还原了当年事情发生的全过程。

  2005年6月南京沐英家族墓发掘现场

  盗沐英墓的响马第二天就被毙掉,青花梅瓶却失踪

  上世纪50年代,南京的江宁县是各种盗贼的“栖息”地,以盗墓贼居多。尤其是江宁的将军山,这座山的形状看上去就很不俗,像一条龙卧在那里,明代开国功臣沐英墓就在那里。因此,将军山也成了盗墓贼的选择目标。1950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沐英墓被盗案”,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就是那次失踪的。

  当年“沐英墓被盗案”办案人之一的金琦已于去年12月份去世,幸好,老人留下了珍贵的日记,详细记录了当年的事发过程。

  记者找到金老先生的儿子金建宁,金建宁说:“那时我父亲与李蔚然同在南京市文物保护革命委员会工作,每天都接到大量有关文物被盗的举报,也知道江宁的盗墓贼非常猖獗,可由于当时的江宁是县,南京很难管到那里。1951年初,接到举报称,有人挖开了“水阁”(今天的沐英墓)大墓,盗走了很多宝贝,李蔚然立即请示当时的华东区军政委员、南京市市长柯庆施,他立即下达命令,要求有关部门配合文物保护革命委员会展开抓捕与调查工作,由李蔚然统一指挥。李蔚然安排我父亲负责提供抓捕器械,于是,我父亲连夜找人弄了200多个手铐。第二天尚未天亮,他们就到了江宁境内,展开了大规模的抓捕活动,共抓了100多人,这些被抓的人就是老百姓举报的各种盗贼,其中以盗墓贼居多。”

  这些盗墓贼里面,就有盗沐英墓的那个贼。金琦的日记里有过这样的记载,“当时,经过审问,其中一个盗贼交代是自己挖的沐英墓,他是江宁县湖熟人,姓马(音),年龄在40岁左右。偷盗沐英墓之前,马姓贼人在湖熟已经成家立业,并且育有一双儿女,他手下也有一帮兄弟。南京尚未解放前,马姓贼人带领他的一帮手下经常活动在汤山一带,专靠盗墓与打劫为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响马’。马姓盗墓贼对江宁境内的明朝开国功臣的墓群了如指掌,挖一个盗一个,而且这个家伙知道什么样的文物值钱,他打开沐英墓后,明朝军队所用的铜器大喇叭没有拿走,陪葬的兵器也没有拿走,墓志同样没有盗走,可最值钱的珠宝以及价值连城的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却被盗走了……”

  金建宁说,这个“大响马”盗墓太多,再加上当时的法律并不完善,抓捕后的第二天,就将他给枪毙了。这个“大响马”的处决过程,金琦的日记里也有记载:“那个盗墓贼被抓住后,我和李蔚然立即向华东区军政委员柯庆施递交了报告,当天柯就签发了处理决定,立即执行枪决。当晚我们接到命令后,与相关军政部门联系,前往江宁东山镇某个广场布置公审会堂,并将此消息下发到江宁县各地。第二天,数辆军车押着犯人来到了公审会堂,现场人山人海,一位军队领导宣读了上级的处理意见与死刑命令。后来,犯人再次被押上了军车,执行的士兵将其押到湖熟镇附近的一个事先挖好的大坑前,‘砰’的一声,贼人被枪决了。”

  谁发现了神秘消失的青花梅瓶的价值

  “大响马”被处决了,但他盗取的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却不知流落到了何处。

  1953年前的南京夫子庙贡院街,是民国著名的古董交易场所,这里是鱼龙混杂,形形色色的人都有,除了卖古董的,还有说相声、耍杂技的,很是热闹。这条热闹繁华的街上,有个古董商人小有名气,这个人就是陈新民。

  当时的陈新民在夫子庙开了两家店铺,一家卖瓷器,一家卖书画。名声在外的陈新民,经常有人找上门来,有的是让帮忙鉴定,还有的是送货上门。有一天,陈新民的古董铺来了一个神秘人,这个人怀里抱着一个包裹,包的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神秘人把包裹一层层打开,眼神特别好的陈新民看了一眼,心里就有数了:这是难得一见的国宝。

  半个世纪过去,曾经在南京市文物公司工作的陈新民老先生已经辞世。记者辗转找到了他的儿子陈永兆,陈永兆就在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单位上班。

  陈永兆告诉记者,那时候他还没出生,父亲的那段经历是后来断断续续从父母亲口里得知的。“当时,我们家还没有房子,父母亲打算用做生意赚的钱买套房子。但父亲相中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后,就打算把买房的事缓一缓,当时,对方要两根金条,父亲二话没说,就买了下来。”陈永兆介绍说,50多年前卖古董,不像现在这样,就怕人家怀疑是赝品,要把文物的来历介绍清楚,惟恐人家不信。那时候市场上几乎没假货,卖家对古董出处绝口不提,你爱买就买,不买拉倒。

  青花梅瓶到底用多少根金条换的?坊间流传的版本很多,有的说是用两根金条换的,有的传七根,还有的传十根,二十根……陈永兆想了想,告诉记者:“最终用了大概七八条。原因是那个卖主过了几天又反悔了,找到我父亲要求加价,不然就把东西拿回去。陆陆续续找了好几回,当时我父亲没有那么多钱,我妈就把戒指等值钱首饰拿去卖了,换金条;当时花的钱应该是我们家大部分积蓄了。凑齐了金条,我父亲终于把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买回来了。我父亲对梅瓶特别喜欢,买回来后就放在床头下面的一个箱子里。他觉得那是宝贝,不能动,不能拿出去卖了,到坏人手里去。”

  市博是如何得到这件价值连城的国宝的

  陈永兆说,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在他家安安稳稳过了2年。“但突然有一天,我父亲的古董铺子遭到了搜查,最后,父亲带着办案人员到了家里,拿走了青花梅瓶。我父亲之所以把梅瓶一直放在家里,是因为他知道国宝的价值。”

  金建宁说,父亲的日记里也记录了这段往事。“1953年,有市民举报古董商陈新民家中私藏大量古董。李蔚然接到举报后特与我商量,决定对陈新民进行审查。陈新民交代1951年购买了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后来,陈新民把我们带到家中,找到了青花梅瓶。当时,陈新民说,之所以不敢出售国宝,是因为他知道国宝的价值,同时也不想让国宝流落到其他人手中,本意是想捐献给国家,只是机会尚未成熟。由于陈新民主动上缴国宝,李蔚然与我向有关部门如实反映了情况,当时没有给陈新民定罪,并认为他无罪。”

  陈新民把国宝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捐献给了当时的南京市文物保护革命委员会,也就是如今的南京市博物馆,后来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如今,当年跟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有过直接关联的陈新民、金琦、李蔚然三个当事人都已经辞世了。记者从曾经和三位老先生共过事的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韩品峥那里得知,这三人后来都在南京文博界工作,可以说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韩品峥说这三人可都是传奇式的人物。上世纪70年代,陈新民被聘请到南京市文物商店当了鉴定师,当时,买进文物之前都要给两位“火眼金睛”过目,一个是陈新民,另一个是王一羽。只要他俩认为是真品,没人敢否。

  “陈新民是高仿高手,他做象牙雕刻那是绝活,他从不对外传,每次做象牙雕都躲在帐子里进行。他模仿齐白石的画也是一绝。我结婚的时候还请他帮我画虾,他当时很高兴,帮我多画了几只虾,还真有齐白石的神韵。”韩品峥说,王一羽则玩收藏,两个鉴定大师偶尔也会“互掐”,逗逗嘴,如果陈新民说“真的”,王一羽就会唱反调说“假的”。当时,看大师们逗嘴也是一种乐趣。

  韩品峥介绍说,“金琦原来是公安人员,后来负责南京市的地上文物。金琦的特长是做拓片,当时考古发现王兴之家族墓的墓志以及好一点的碑文,都由金琦负责。金琦拓片的技术特别高。李蔚然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第一届文物培训班,被称为南京文博界的黄埔第一期。李蔚然后来专门负责南京的地下文物考古,他曾经写过一篇《试论南京地区明初墓葬出土青花瓷器的年代》的文章考证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的年代,他认为梅瓶是洪武年间的制品,而不是制于元代。不过,青花梅瓶到了市博以后,李蔚然也没有和梅瓶太多接触了。”

  青花梅瓶守住“贞操”的核心机密

  从1953年到现在,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一直被当时的南京市文物保护革命委员会,如今的南京市博物馆收藏。这件宝贝比一般的青花瓷色泽透明、鲜艳。老一辈文物工作者已经知道,这样的国宝一般是不轻易拿出去展览的,就算拿出去展览,也必定会在展柜前贴上:禁止拍摄的字样。

  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韩品峥回忆了一段往事,上世纪70年代,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被拿到瞻园展览,当时就对所有观众要求,一律不准拍摄。“这是有原因的,当时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还没有出图册,我们怕外国的观众来了,拍了照,回去出图册了,抢了先。”

  一直到现在,尽量少展览,尽量少拍照,尽量少移动……这些都是保管的要求。南京市博物馆的专家告诉记者,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必须放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保存,所谓恒温指的是温度必须控制在20℃~23℃之间,而恒湿则是湿度指数控制在50%~56%左右。在市博的库房里,这件国宝享有相对独立的保存库房,专人专管,24小时都在监控之中,就算拿出来展览,也都24小时有专人巡视。

  从这件国宝出土至今,拿出来展览的次数屈指可数。今年应邀去北京参展更是头一次。如今,虽然已经不像上世纪70年代那样严格禁止给国宝拍照,但市博每次拿出来展览都只露正面,它的体重更是对外绝口不提的秘密。

  南京博物院青花瓷鉴定大师说,现在的古瓷作假最难辨别的是,很多造假者把古碎瓷片打了重新按原件复制,就算用精良仪器测算,也测不出真伪。但是,赝品还是有破绽的。现在很多国宝级的瓷器,它的真实重量,博物馆是绝对保密的;而赝品与真品的差距就在于,重量不一样。比如说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也许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图样和大小,但是它究竟有多重,这是对外保密的,就算是有赝品出来,掂一下重量,行家就知道是真是假。

  而且,瓷器出土后,进入库房里,尽管库房的保管条件很好,但由于保管条件不一样,瓷器的重量也会慢慢变轻。

  本版主笔 胡玉梅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