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发现国宝身世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沐英生死不舍梅瓶另有隐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2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沐英生死不舍梅瓶另有隐情?
  那么 , 萧何月下追韩信这尊稀世国宝,是谁制作的?最初的主人是谁?又是怎样到了西平侯沐英之手,并成为他的陪葬品的?让我们随同历史学家、考古专家和著名收藏家一起,走进历史,解开这个旷世之谜。

  明朝开国功臣沐英画像

  梅瓶是朱元璋赏赐给私生子沐英的?

  沐英是什么人?他怎么会有这样一个被后世认为价值连城的梅瓶呢?明史研究专家马渭源说,明太祖《西平侯沐英浩》里记载,在兵荒马乱的年代,8岁的沐英就成了孤儿,乞讨流浪。还在打天下的朱元璋和马夫人遇到了这个可怜的孩子,朱元璋觉得沐英的眼里透着股灵气,就和马皇后商量把他收为义子,夜卧同榻。沐英18岁就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洪武三年(1370),年仅25岁的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沐英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深得朱元璋器重。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三十万军征讨云南。沐英由此被封为西平侯。

  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开始“清理”帮他打下江山的功臣们,唯独沐英,朱元璋舍不得。马渭源说,因此,民间还有一个说法,认为沐英不是义子,而是朱元璋的私生子。

  正因皇帝对沐英的特别重视与宠爱,关于这个梅瓶,不少专家也认为:是朱元璋赐给沐英的。江南贡院院长周道祥就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周道祥说,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改为应天府。那时的朱元璋还自称吴王,但随着势力不断扩张,他觉得自己可以称帝了,为了自己登基,朱元璋命人在景德镇预先制作了萧何月下追韩信。

  烧这个梅瓶的意思很明白,以显示自己广纳贤良,告知天下人:凡是可以为大明江山出力的人,他都会重用。登基后,就把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青花梅瓶赏赐给了自己的爱将,他也想传递给沐英一个信息,他是萧何,沐英是韩信。

  不过,究竟是不是朱元璋命人烧的?陶瓷鉴定泰斗耿宝昌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件国宝后来是到了朱元璋手里,但却是朱元璋的战利品。“前朝没了,后朝人就占有了前朝的一切,这个青花梅瓶在元代只是个装饰品,朱元璋得到后,觉得应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把它赏赐给了沐英。”

  还有一种看法,直接否定了梅瓶是朱元璋所赐。“明清时候皇帝赏赐的瓷瓶,有它固定的规格样式,叫赏瓶,不太会将一个梅瓶赐给手下,即使这个梅瓶很漂亮。”一位瓷器专家说,

  沐英镇守云南,战功显赫,地方官以及京城的官员都来巴结他。又或许,是哪一个深知沐英喜好的部下,送上了青花梅瓶。

  无论是哪种,沐英显然对这尊梅瓶非常喜欢,他觉得“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典故,就是对自己遇见明主、得以施展才华的写照。因此,洪武二十五年,沐英染病,他一再叮嘱后人,等他死了之后,其他随葬物品都不重要,惟独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一定要随葬。沐英去世之后,被追封为黔宁王,葬在今天南京江宁将军山上。这件梅瓶就是他墓中最珍贵的一件随葬品,也是迄今所见我国古代青花瓷器中最完美、艺术价值最高的一件。

  “萧何月下追韩信”“鬼谷下山”“三顾茅庐”同为一人所制?

  《百家讲坛》里,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曾对元青花有过非常精彩的讲解。近日,记者电话采访了马先生。

  说起“萧何月下追韩信”这尊梅瓶,普通人实在难得一见,因为只有重大的展出活动,才会请它出来短暂亮相,而且为了防伪,从来只以萧何这一面示人,最多也只能看见侧面的艄公,但韩信却始终看不到。马未都先生,是见过该瓶全貌,并与之亲密接触过的极少数人之一。

  “见过好几回了。最近正在北京展出,16日那天,我又赶过去看了它。”马未都说,确实是国宝级的好东西,这毋庸置疑。以前他来南京,还曾有机会将这个梅瓶拿在手里细细地鉴赏了一回。

  “这个瓶子,和2005年7月12日英国伦敦拍卖出2.3亿元的那件‘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应该是同一个人烧制的!”马先生告诉记者他的看法,不但如此,他认为,梅瓶还有一个“同宗兄弟”,那就是上世纪90年代,香港苏富比拍品中的那件“三顾茅庐”青花盖罐。

  这三件绝世精品的元青花人物故事瓷器,竟然都出自一人之手?

  要知道,画有人物纹的元代青花非常罕见,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瓷器也只有十来件,因此,“鬼谷下山”罐在2005年创下了两亿多元的天价,震惊世界,这也创下了单件艺术品的最高价,以当天的国际牌价,可以买两吨黄金!

  苏富比拍品的“三顾茅庐”青花盖罐,高26.6厘米,只比“鬼谷下山”矮0.9厘米,外形也差不多;而“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很多专家认为,比“鬼谷下山”品相与艺术价值更高。

  之前也有不少人提出,“鬼谷下山”在很多细节上模仿了“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不是模仿,我觉得,这压根就是一个人画的。我仔细地比较过,上面的那些树、马,包括对人物神态的把握,画的手法一模一样。笔触流畅干脆,挞、涂、点准确有力,运笔痕迹清晰可见。”

  是什么样的工匠,烧制出这三件如此精美绝伦的青花瓷器?如果是现代,一定是名噪天下的大师级人物。然而,马未都说,古代的手工业制品是不允许工匠留名的,手艺再精湛,也不能越轨。因此,无从考证它们是出自何人之手。但这几件器物的颜色、画艺、质量,今天来看都是登峰造极的水准。

  “元青花的美,突然成熟,这本身就是一个谜。”马未都说,过去任何一个窑口的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就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有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大量北方工匠南迁。而北方工匠绘画能力都比较强,比如瓷州窑就是以绘画为主。工匠到了南方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这么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

  它还有个“双胞胎兄弟”流落何处

  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曹建文,为记者模拟还原了当时的烧制过程。

  元代的景德镇,瓷器业发达。元代末年,战火纷飞,景德镇的窑火却没有断过。落马桥、湖田一带的瓷器业已经炉火纯青,这里的窑工画得一手好画,花卉、鱼藻、翎毛走兽、龙凤……后来,生动的人物故事,也从元杂剧的舞台,走进了青花瓷器。所有的窑都半倚在山坡上,每个窑有三四米长,看起来这些古窑就像一条龙卧在山坡上,因此这些窑有个好听的名字:龙窑。曹建文说,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就是在龙窑里烧成的,烧这种作品,是有秘诀的。

  古代的窑,一次可以烧制很多东西,根据器形不同,要求也不同。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这样的精品,规格自然很高,为了防止烧坏,窑工应该一共制作了两个。

  “这两个作品都是放在龙窑的最佳位置,也就是中间偏前一点,这个点是窑工添火的位置,火力足。浓烟滚滚之中,火温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时候的烧窑工会非常谨慎,小心掌控窑里的温度。因为如果温度偏低,梅瓶上的颜色会偏黑;温度太高,梅瓶就会烧坏,乃至变形。所以,必须全神贯注地盯着,不能分一点心。窑工小心控制着火候,根据经验,他觉得已经达到了瓷器烧成的温度(注:根据现代科技手段检测应介于1200℃~1280℃之间),这时候,赶紧关窑门,阻断空气进入,让窑内瓷器处于还原状态,呈现出青花特殊的美丽颜色。经过几天的焙烧,几小时的封闭,最终,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才被烧制成。”

  湛蓝的釉,传神的人物表情。可是,为什么当初烧的是两只,现在只剩下一个呢?曹建文表示,他也疑惑:按照烧制惯例,为防其中一件有瑕疵,肯定是同时制作一对一模一样的“双胞胎”,也许,另一件流传出去,在后来的岁月中消失了;也许是定制梅瓶的人怕另外一件流传出去,影响了价值,当时就将另一件毁了。所以,世间就唯独这么一件。

  如果不是朱元璋命令烧制的,那么定制这尊梅瓶的,又是什么人?

  曹建文认为,这件国宝是由一个热爱汉文化的汉人贵族,找了景德镇德高望重的老窑工烧的。在元代,景德镇落马桥、湖田一带是瓷器烧制基地,所有的窑都归官家管理,并没有真正的官窑,窑工们收到官家烧窑任务就给官家烧,没有任务就交税。

  曹建文说,1994年他来参加南京的陶瓷研讨会,曾经看到了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那是元代至正时期的作品,应该是有人专门定烧的。“元代的皇帝是蒙古人,他们对汉文化不是很理解,尤其是当时社会,也不是非常流行人物题材的作品。这个定制梅瓶的人,估计是一个非常有钱的人,他很喜欢元曲。”曹建文推测说,为什么说定烧者是个非常有钱的人呢?因为这个梅瓶的原料是进口的,当时的价格和黄金价格是1:1,也就是说一斤原料需要一斤黄金来交换。

  这件宝贝又是如何到沐英府的呢?曹建文推测,后来这个定制者想贿赂一下沐英,所以就送给了沐英。“当时的朱元璋不喜欢青花,他喜欢釉里红,因为朱元璋崇尚红色。”

  瓶身图案出自哪位高人之手

  庄重稳健而又不失秀丽挺拔的器型,精美细致的图案……梅瓶的美丽,令很多研究者如痴如醉。

  梅瓶图案的内容就定格在“韩信出走”和“萧何急追”的形象上。韩信头束发髻、身着长袍、手持马缰,徘徊在河岸边,望着波涛滚滚的河水思绪万千、犹豫不决,若登船渡河,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将随波而去;若勒马回头,虽有大将之才也无处施展,是去是留,难做决定。他的马似乎也明白了主人的心意,低着头,无精打采地溜达着。再看河中,一叶轻舟缓缓飘来,向岸边靠拢,船头伫立着一位艄公,他手持木桨,在月光下打量着岸上的渡客,心里可能正在嘀咕着:“都三更半夜了,这位客官到底过不过河呢?”

  画面的另一边,萧何头戴的冠冕因急行而略显歪斜,须髯逆风飞扬。他深知,在楚汉战争的重要关头,留住韩信这样一位足智多谋的人才,才能完成兴邦大业。整幅画面将萧何求贤若渴、心急如焚;韩信壮志未酬、犹豫不决;艄公疑惑不解又满怀期望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这个图案,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有专家认为这和元杂剧有关,在元代,各种韩信戏在市井流传,尤其是金仁杰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曹建文继续“复原”着当时的场景:那个有钱的汉人贵族带着元代戏曲版画,找了一个有绘画功底的窑工,这个窑工根据自己的经验又稍加改造就烧出了这样一件绝世之作。“这件作品当时就是高档货。我之所以说是根据元代戏曲版画为原形,是因为我们已经找到了鬼谷下山青花梅瓶图案的原形了,那就是一幅元代戏曲版画。”

  “元青花到了后代,出现大量人物纹作品。除了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与朱元璋也有关。”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说,在瓷器上画故事情节,这后面一定隐藏着一个故事。朱元璋没拿下江山之前,长时间驻扎于景德镇,一天到晚想的都是怎么能拿下这个江山,所以,萧何月下追韩信、鬼谷下山、三顾茅庐这样的题材,一定会受到他以及他这样的人的喜爱。就像《地雷战》《地道战》等战争片,都是建国初期拍摄的,而当生活好起来的时候,这样的片子就少了。

  “这其实也是当时汉人,尤其是文人阶层的一种情感寄托。”专家分析,元代的民族歧视政策,使汉人得不到重用。科举制度到了元代也基本上废停,知识分子传统的进仕之路被堵塞。文人的地位一落千丈,在社会地位十等人划分中,有“九儒十丐”之说。在这样的境况下,元代文人“经国理民”的宏愿遂化为泡影。于是三类人物题材开始流行:一种是倾慕仙道隐逸,一种是歌颂民族英雄,如“蒙恬将军”“昭君出塞”;还有一种是颂扬圣主贤臣,“萧何月下追韩信”正是典型代表。

  本版主笔 胡玉梅 孙兰兰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