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现代快报与白下区妇联、五老村街道联合举办了一场“邻里节”。市民热情高涨,载歌载舞,轮到发言环节,大家争先恐后上台,用讲故事、诗歌朗诵的形式,把身边的好邻居“狠”夸了一回。如今,南京正在争创文明城市,这次活动特地设计了“市民文明礼仪问答”环节。嘿,还引来了“抢话筒”高潮。
市民文明礼仪问答,居民抢着发言 快报记者 钟晓敏 摄
7位好邻居当众被夸奖
前天,很多居民上了台,夸了身边的好邻居。被夸的分别是杜敏、乐家云、洪大珠、黄苏湘、彭礼霞、翟伟平、汪恩林,为了感谢这7位好邻居,街道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条新棉被,并希望有更多人向他们学习。
■故事一
洪大珠:
让网吧老板发颤的“侦探”
“今天我要夸一夸的,是我的好邻居洪大珠。”演讲一开始,树德里社区居民汪小春说,洪大珠在社区里有个亲切的昵称,“大家都叫她洪妈妈”。
洪大珠自家条件并不好,夫妻双双下岗,但她最大的爱好却是“助人”。她是远近闻名的“社会妈妈关爱团”的骨干成员,还是社区义务网络侦查员……一到过年过节,洪大珠就会主动到孤残困难家庭看看,有的老人没有子女,拉着洪妈妈的手一说话就一两个小时,她总是耐心听老人们絮叨,顺便帮帮忙、干干活。去年冬天,洪大珠在家织毛衣,汪小春看见了还以为她是织给自己的外孙,可是没几天,洪大珠就把织好的新毛衣送到了儿童福利院。“当时我特别感动,她买毛线都是挑比较保暖比较好的那种……”
社区里有个8岁小孩的父亲是两劳释放人员,生活很不稳定。过年的时候,洪大珠和老伴商量了一下,从生活费中省出了一点,给孩子买了一身漂亮的新装。 平时,社会妈妈关爱团有任何活动,洪大珠总是竭尽全力,忙前忙后。在她的带动下,好几个阿姨都加入了这个团队。
社区门口的几个网吧老板对洪大珠也很“熟”,这倒不是因为她喜欢上网,而是因为洪妈妈爱做“侦探”。每天出入小区,洪妈妈总会时不时晃到网吧里望两眼,看看有没有未成年人进入。有一次,一个12岁的小男孩在网吧里聚精会神看别人打游戏,不巧正好被路过的洪妈妈“逮”到了,网吧老板顿时非常紧张,一个劲地说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时候进来的。“佩服她的执著,网吧老板们集体给洪妈妈奉上了一个新外号‘业余侦探’。”
■故事二
杜敏:
义务打扫公厕整8年
“8年了,他一分钱不拿,义务为大家打扫厕所。”家住五老村街道三一里的陈大妈,抢到了话筒,夸起了她的老邻居杜敏。
陈大妈介绍,杜敏是一个早产脑瘫儿,一天学都没上过,一字不识,找工作到处碰壁。五老村街道照顾他,把他介绍到街道办的一个厂看大门。1998年,这个厂倒闭了,他失业了。后来,父亲的病逝,让他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加拮据。社区主任便安排他打扫三一里公厕。
杜敏负责打扫这所公厕时,附近的100多户居民每月都会凑30元钱,作为他的“工资”,但这也只维持了两年。2000年,居民们陆续搬家,把平房租给了外来务工人员。杜敏的“工资”就没了,但他一如既往,天天免费打扫公厕。
记者下午再见他时,他正端着一盆水往公厕走去。长得人高马大的他,却手无缚鸡之力,走路更不稳当,一盆水被他端进厕所时,已泼洒得就剩半盆了。“我——有——脑瘫。”吐字不清晰的他,说话时额头上渗出了汗水。
放下盆后,他先拿了把笤帚和一把小铲子把厕所清扫了一遍。做完准备工作后,他这才把盆里的水倒进厕所冲洗。水不够,他又回家接来第二盆。记者看着他艰难地来来回回走了12趟,终于把厕所冲洗干净了。
“他每天都是这样为我们做事。”陈大妈很心疼杜敏。不料,杜敏却反过来说了一句:“你也很关心我,昨天还送饺子给我吃。”
“社区给我办了低保,我应该回报社会。”杜敏说,他很乐意为大家服务。
■故事三
翟伟平:
78岁的劝架高手
“别看她年纪大了,头脑清楚得很,劝起架来一套又一套……”五老村社区的张大妈赞不绝口,“我们小区的翟老太太,厉害!”
从单位的党委副书记到现在的社区“爱心大妈”,几十年来翟伟平一直从事人事协调工作。她对调解婆媳矛盾有一把刷子。
“举个例子吧,我有一个老邻居,老两口和媳妇、儿子、孙子一起吃饭。现在这菜价一天比一天高,时间长了,老两口觉得生活负担很重,希望儿子媳妇能分担点家用,不过这话要当面讲媳妇肯定不高兴。”张大妈说,翟伟平知道此事后,站了出来。
有一天,她看到了这个媳妇,故意找她拉家常。当然,她不会直接点破,而是旁敲侧击,夸赞隔壁谁家媳妇每月给婆婆两百块钱补贴家用,然后又故意说其实两百块钱也不多,不过婆婆也不在乎钱多少,主要是个心意。
果然,过了一个星期,这个媳妇主动给了婆婆两百块钱,还表示愿意与她分担家用。翟伟平笑着说:“像婆媳关系这种事情不能当面说,伤面子。其实能为邻居做点事情我很开心,邻里关系和睦这个社会才和谐。”
“你帮助了这么多人,他们一般以什么方式感谢你呢?”记者问。翟伟平笑着说:“很多啊,有一次在菜市场碰到一个帮助过的邻居,她非要请我吃一碗馄饨。不过我吃的时候偷偷把零钱准备好了,因为我的经济条件还可以,不能让人家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