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民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南京十万痴呆老人 就诊的仅几千人
· 巨型花柱迎佳节
· 市长豪言:南京要跻身世界级城市群
· 双休日天气不错适合出游
· 国庆长假8000对新人结婚
· 白干三个月,还被公司扫地出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2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南京十万痴呆老人 就诊的仅几千人
对老年性痴呆,应该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明天是世界老年痴呆日,今年的主题为“衰老和疾病”。有关专家介绍,老年性痴呆正像一种“流行病”,在老年人群中迅速蔓延,发病率上升迅猛。由于不能早期识别老年痴呆症,许多老年人丧失了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的机会。

  记性不好是前兆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施咏梅主治医师介绍,许多人都会有记性不好的时候,特别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的过程会比年轻人稍慢,偶尔的记性不好不等于痴呆。但反复记性不好、记忆力减退,就往往是老年性痴呆症的最早表现,因此当老年人记忆力减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名姓陈的先生总是怀疑自己没买报纸,一天来来回回买了4份报纸;张老汉才拿起电话,却不知道是要打给谁的,打开冰箱却不知道要拿什么;王奶奶刚与邻居交谈,却记不起邻居的姓名,甚至连交谈什么事也毫无印象;曾有一名张姓患者为了怕忘事,不得不把每天的工作记录在笔记本上;还有的穿衣服顺序颠倒,先穿外衣再穿内衣,或者经常把饭烧干,放盐放糖多遍,这些都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有的甚至表现为迷路走丢,不知道怎样回家。

  医生说,如果健忘行为反复发生,如记忆力下降,记忆力丧失,特别是近事记忆,记不起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即使经过提醒也记不起,或者言语贫乏简单重复,反应迟缓,一旦有以上症状,就要怀疑是否患上老年痴呆症。

  行为古怪要警惕

  65岁的李老汉,总觉得同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张老汉欺负自己的邻居李奶奶,于是打抱不平,不断地向上放映,街道不受理就上告到区公安局,最后上告到省市公安机关。女儿发现每次给他的钱都没有了,原来老人为了处理这件事到处送礼,把钱都花光了。

  施咏梅说,像这名老人的异常行为就要引起高度警觉,除了行为古怪外,不讲卫生,穿着奇特也要注意。医生曾接诊一名老人,原先很注重仪表,近三个月来一反常态,不洗脸、不刷牙,不洗脚,甚至烈日下穿着厚衣,寒冬时却只披薄衫。还有一些患者会经常性将东西放在奇怪的地方,比如将熨斗放进电冰箱,将衣服放进微波炉等。

  医生说,当穿着古怪,行为异常,或是言语奇怪,令人费解,交谈吃力,无法合理安排食物,经常性地将东西放错地方,理解力和判断力下降,这时家属要特别关注,因为往往记忆力下降合并其他表现时,预示着病情的加重。

  好发脾气要当心

  许多痴呆症老人的家属发现,痴呆老人的情绪极不稳定,脾气性情较原先有明显的变化。一名老人患病前性格温和,患病后则动不动就发脾气,变得任性易怒,稍不遂意,就发火。张老汉因为总是忘记自己放钱的地方,怀疑媳妇偷了钱,每天像防贼一样看着媳妇,媳妇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还有的变得多疑、敏感,于先生总是怀疑自己的老伴在外面偷情,每天都要和老伴吵架,把家里搅得一团糟。

  医生说,如果发生人格改变,如变得多疑、淡漠、焦虑或粗暴,情绪毫无来由地快速涨落,或者较以往淡漠、麻木,终日消磨时日、昏昏欲睡,或对以前的爱好也兴味索然,出现这些性情改变的症状,家属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痴呆老人就诊率低

  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主任李海林介绍,接诊的老年痴呆病人中,并没有固定的人群,还很难看出哪些人群患老年痴呆的几率比较大,因此目前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对老年痴呆患者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许多人把老年痴呆症早期症状误为“老糊涂”,结果等到老年痴呆症的中晚期就诊时,往往丧失了治疗时机。老年痴呆症如果早期发现,可以大大缩短病程,通过科学的手段予以防治和延缓,药物能够延长或保持相对完好的大脑功能,从而减轻病人、家人的痛苦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据介绍,我国现有65岁以上人口9610万,老年痴呆患者有500万人,且每年平均有30万新发病例,仅南京的老年痴呆症人数就在10万人以上。许多人认为,人老了记性不好,呆一点是正常现象,而不把它看作是病,只有等到老年痴呆病人出现幻觉妄想、生活障碍时才会带到医院治疗。调查显示,我国轻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诊率只有14%,南京的老年痴呆症就诊人数只有几千人。通讯员 杜恩 岳超快报记者 张星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