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探访中国最后一个“人民公社”
· 男子出狱后创作小说将搬上荧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1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男子出狱后创作小说将搬上荧屏
  刘俊义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前不久,兰州电影制片厂一行数人,专程赶赴山西绛县,为20集电视连续剧《木瓜河边弯弯路》(暂定名)选景。一时间,“绛县要拍电视剧”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河东大地。

  该剧是根据绛县农民刘俊义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而刘俊义仅仅上过小学四年级。更令人称奇的是,他曾两次入狱服刑,是乡亲们眼中不务正业的“二流子”。然而,浪荡了几十年后,刘俊义浪子回头,终于做了一件让大家刮目相看的正经事。

  酷爱读书,小学四年级文化梦想当作家

  刘俊义个头不高,有些黑瘦,平头,戴一副宽边眼镜,样子很是斯文。9月6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绛县横水镇东录村家中读小说。

  刘俊义4岁时,母亲因产后风去世,刚出生的弟弟只好送人。父亲带着他和一个姐姐、一个哥哥艰难度日。他12岁那年,父亲患上了肺气肿。“有一天,姐姐突然到学校拽起我就往家赶。回到家时,父亲已经去世了。我不得不辍学,随着已经结婚的姐姐生活。”提起往事,51岁的刘俊义难掩心中的酸楚。

  刘俊义从小就特别喜欢看连环画和各种写着字的纸。辍学之后,他这爱好也没改。村里至今还传着一个笑话,说刘俊义上厕所半天不出来,有人去看他是不是掉进粪坑里了。进去一瞧,刘俊义正拿着别人擦过屁股的报纸在津津有味地看呢!

  稍大一些,刘俊义迷上了读小说。当时,还是“文革”期间,从各家各户抄来的书都放在大队部。刘俊义利用自己的小聪明,与看管库房的人打得火热。他不仅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禁书,而且还能带回家细细精读。他与小说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梦想自己将来也成为一名作家,写尽人间喜怒哀乐。但许多人都说,他只上过小学四年级,还想写小说,真是痴人说梦。

  别人不理解他,刘俊义的一位老师却理解他,并介绍刘俊义到闻喜县东胜公社写材料,果然,刘俊义到了公社后如鱼得水。虽然只上过小学四年级,但他写出来的材料极受公社领导喜欢。字字句句都能说到点子上,刘俊义成了东胜的“笔杆子”。

  刘俊义说,童年的不幸,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木瓜河边弯弯路》中的主人公山娃的原型就是自己。

  两次服刑,自暴自弃,却得“贵人”相助

  刘俊义28岁还没结婚,当时已是绝对的大龄青年。那时,他不仅穷,而且偷鸡摸狗,好吃懒做,动不动就出手伤人,成了乡亲们眼中惹不起躲得起的人,谁敢给他说对象,即使说了谁又敢嫁给他?

  然而,东胜一个常常给广播站投稿的女青年,对刘俊义却是情有独钟。她叫牛新萍。在牛新萍心中,刘俊义是个了不起的人。后来,两人喜结伉俪。

  然而,正当大家改变看法,重新认识刘俊义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事件使刘俊义坠入人生的低谷。1991年,刘俊义去临汾市一个村庄收药材时,发现自己订的货要比另一家的贵。于是,他拒绝收购订货。货主因此与他发生争执。在冲突中,刘俊义将对方打成腿骨骨折,构成重伤害,他被判刑三年。

  1995年,刚刚刑满释放的他,又因卖给河北某村梨苗时夹杂有半成品,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1997年,他再次刑满释放回家后,惟一的女儿因承受不了父亲给她带来的压力,弃学离家出走,杳无音讯。妻子也想和他离婚。刘俊义苦不堪言,破罐子破摔,做起了“碰瓷”的营生。想捞上一笔钱后,一死了之。

  第一次“碰瓷”是在东胜。一辆小四轮由东向西驶来,刘俊义骑着摩托车撞了上去。尽管小四轮紧急刹车,最终还是把摩托车撞坏了,也让刘俊义住进了医院。后来,小四轮车主不仅给刘俊义修好了摩托车,治好了病,还给了他500元的营养费。

  500元,对于当时一贫如洗的刘俊义来说,是一笔巨款。尝到甜头的刘俊义,策划起了更大的买卖。

  一天,在东录村村口,一辆警车飞驰而来。刘俊义毫不犹豫地撞了上去。司机见状,猛打方向盘,但还是把刘俊义刮倒了。

  这时,车上下来一个人,走到刘俊义跟前,一边抚摸他一边温和地问:“摔得严重吗?是不是喝酒了?”

  刘俊义活了40年,还没有人这么亲切地和他说过话。他有些感动,但又不愿说出实情,于是挥挥手说:“你们走吧,没事。”那人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又掏出50元钱,给了刘俊义。这人就是绛县司法局局长任和辰。

  任和辰晚上回到家后,觉得白天发生的车祸有些蹊跷,前前后后分析了几遍,觉得撞车人事出有因。第二天,他又去东录村找到了刘俊义,与刘俊义推心置腹地谈起了人生。

  刘俊义很受感动,一五一十把自己这些年来发生的事详详细细讲给任局长听。任和辰和他说:“老刘,你不是想当作家吗?把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通过艺术加工,写出来,我在出版社有很多朋友,写成后我帮你出书。人总要给自己找一条合适的路,发挥自己的特长,振作精神,干出一番事业来。人生在世,不能白活。”

  一席话,说得刘俊义心里热乎乎的,创作的冲动,在他心头燃起。

  四年五易其稿,三十万字小说终出版

  在任和辰的帮助下,刘俊义离家两年的女儿也找到了,一家人又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2002年的一天,刘俊义对妻子说:“我不能让任局长失望,要尽快动笔写。”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刘俊义就开始写一部反映农村改革的小说,而且已经写了一部分,但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至今,那摞稿纸牛新萍还保存在柜子里。

  知夫莫若妻。为了不影响刘俊义写作,牛新萍决定到运城市去打工。她把刘俊义反锁在家里,每星期给他打一次电话,半年回来一次。临走时,牛新萍把油、盐、酱、醋……能准备的都给刘俊义准备得停停当当,还给他买了十几箱方便面。

  起初,刘俊义怎么也进入不了写作状态,面对稿纸,一片茫然。他回想自己几十年来走过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想着想着,一个山娃的形象跃然纸上。

  有时候,实在写不下去了,他就拿出口琴、二胡吹上一阵,拉上一阵。辍学后,刘俊义学会了吹口琴、拉二胡。他不识谱,也不会唱歌,但只要别人唱一句,他就能学着吹出来,拉出来。

  渐入写作状态的刘俊义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钻进了小说的情节里,与山娃、田玉儿同悲同欢,演绎着“木瓜河边”凄凉而美好的爱情故事。

  刘俊义的小说改了写、写了改,前前后后,四年五易其稿。用过的稿纸摞起来,有一米多高。

  2006年,30万字的小说脱稿。刘俊义说:“当初,任局长鼓励我写小说时,说他认识出版社的人,其实他一个也不认识,只是为了鼓励我,撒了一个善意的谎。如今,书写成了,上哪儿出版呢?”

  在省城一位作家的帮助下,刘俊义来到一家出版社,而这家出版社要三万元才能出书。对于刘俊义来说,不要说三万元,就是三百元,他也拿不出来。绛县县委书记张冠得知刘俊义写了一部反映农村改革开放的小说后,给了两万元的资助。最后,他们选择了北京的一家出版社出版。

  2007年,兰州电影制片厂厂长石斌看到小说《木瓜河边弯弯路》后,觉得这是一部反映农村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品,决定投资600万元,将《木瓜河边弯弯路》拍成电视连续剧。不日,将正式开机拍摄。

  据《三晋都市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