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教授以GDP衡量休假长短逻辑非常荒诞 成都商报 9月11日 作者:曹林
近日,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语出惊人,表示“若条件成熟可以取消十一长假”。对于专家的观点,众多网友提出异议,坚决反对取消“十一”黄金周。(中国青年报 9月12日)
[成商一评]
许多人之所以反感蔡继明“取消十一长假”的建议,主要不在于留恋长假,而在于其取消的理由。他说:节假日毕竟是奢侈品,多放一天假,少干一天活,创造的财富也会相应减少。西方国家法定假日不会多过我们10天,但我国人均GDP只相当于人家的1/20。法定假日总量和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不可能随意增加。
多放一天假,少干一天活,创造的财富也会相应减少——这种把物化的财富斤斤计较地置于人的生存福利之上,驱逐人们少放假多干活的资本逻辑很让人反感。
这种逻辑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不然,放假与创富不是一种互为消长的关系。首先,人不是机器,工作时间越多就能创造出越多的创富。作为一种生命体,人的创富能力和工作效率都受到身体和精神的限制,体力需要恢复,精神需要放松,有了充分的休假才能保障更高效率的工作,也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财富——休假不是对工作时间的挤占,而是一种必要的投入。所以“多放一天假”未必就会相应减少创富。
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多放一天假”减少了创富,也不能成为减少假期的理由。也许从宏观上看“多放一天假”会减少GDP,但问题的关键是从什么角度看待财富。如果把人的健康和幸福感当作最大的财富,那么休假本身就是一种创富。创富的本质就是为了每个人更幸福地生活。
蔡教授这种以GDP衡量休假的逻辑非常荒诞:人家发达国家GDP高是不休假、少休假的结果吗?我们即使半天假都不休,日夜兼程、废寝忘食,能赶上人家的人均GDP吗?
“时间就是金钱”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本原始积累和工业化初期盛行的口号。随着工业文明发展理念的进步,这一口号现已日益显示出其将人当作工具和机器的历史局限性;而休假却成为了一种文明共识。在这一语境下重提“多放一天假会减少财富”就显得相当可笑了。
[快报再评]
我倒不觉得蔡继明教授的话“逻辑非常荒诞”。他提问题的角度可以商榷,但也不无道理。众所周知,香港人长期以来星期六上午都还要上班的,难道香港人不想增加福利吗?而我们内地搞双休日已有多年,虽然农民工们实际上没有享受到“双休”,还常常加班,但他们拿的是计件工资。
毫无疑问,休闲时间的延长就世界范围来说,与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就中国来说,是人口过剩严重,工作机会短缺。
自然,我们也不能赞同张五常的意见,他说工人每周加班不准超过36小时,是把他们看得太娇贵了。这是另一种极端的说法。虽有他儿子边打工边读大学的例子,毕竟现代社会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像他儿子那样“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