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柒纵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洒满月光的家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1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快报记者重返5·12地震灾区
洒满月光的家园
  没有谁发出邀请,快报记者时隔四个月之后,重返汶川。

  就像出门在外的人时刻惦念家乡和亲人一样,5·12之后,汶川,被灾难重挫的汶川人,也时刻被国人挂念着。在那种特殊的、难以复制的情境里,每一个和受灾民众感同身受的中国人都成了幸存者,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汶川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将至,汶川,你还好吗?四个月过去,你是否已经擦干泪水,重新挺直了胸膛?

  这里的汶川,不单单是指地理上的汶川县城,它同时也是北川、绵阳、德阳,同时也是映秀、绵竹、都江堰,同时也是同遭这场地震摧残的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这里的汶川,指的是中秋那轮明月可以照到的灾区的每一寸土地。

  置身汶川,记者恍若隔世。目睹、耳闻、感受,四个月过去,虽然汶川人对那场灾难依然刻骨铭心,但是相对于从前的绝望、哀恸,他们的心情已经渐渐平和,曾经流血的伤口已经结疤。“无论发生什么,生活总是要继续。”工厂复工,学校复课,荒芜的田地里重新生出庄稼……汶川人重新回到了日常。灾难是记忆,但记忆不再也不应该再主宰生活。

  离开汶川的时候,记者心里装着两个汶川,一个是四个月前的悲伤之地,一个则充满了希望。

  今天中秋。今夜明月当空。今夜我们的心里也装有两个月亮,一个在南京,一个挂在千里之外、汶川的天空。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照着汶川,照着被铁丝网围起的废墟之城——北川,也照着天蓝色的简易安置房,照着新北川中学的孩子们的课桌,照着希望。

  祝福汶川!加油,汶川!

  9月12日早晨6点多,汶川县城的街道上人还不多,54岁的徐佑芳和几个同伴准时来到县政府对面的广场上,按响了卡式录音机,在一曲欢快的“恰恰”里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她一身红色的健身服就像一团火,背后震痕累累的高山也被映出了活力。

  5·12那天,徐佑芳的家被震垮。生活在短短几秒钟内粉碎,又在不长的时间内被找回。广场不远处就是她现在的家——自己搭的简易棚子。每天早晨,徐佑芳都会来到这里,继续自己地震前的健身习惯。“地震它要震,我们也没办法,但是日子总还是要过的!”对记者说这句话时,她的舞步一刻没停。

  在欢快的音乐声里,挖掘机正在广场旁的一片废墟上忙碌。重返灾区,处处都能看到这样的两个场景交织在一起:震前的生活逐渐复原,震后的残损正在紧张收拾。

  迎中秋 心情复杂

  结束一个小时的健身后,徐佑芳照例拐到了较场街的菜场买菜。中秋节快到了,菜场明显比平时热闹,品种也更加丰富。这条街上原本有个双河菜场,在地震中被压垮,菜贩子们全部将摊子摆到了市场外面的大街上,政府部门也认同了这个临时的马路菜场,毕竟,群众的“菜篮子”重要。

  40多岁的吴佩红凌晨3点就来摆摊了,鸡蛋、苦瓜、莴笋,摆了一大堆。节前的早集最重要,为了赶上第一拨生意,她甚至没来得及梳头,乱糟糟的发辫窝在衣领子里。她的鸡蛋卖4块5一斤,比震前差不多涨了一块钱,有位顾客嫌贵,她无奈地摇摇头,“没办法,这批货还是从成都运来的,外面涨了,我们也只能跟着涨。”

  汶川县动检站的高级兽医师何兴跃正在给“小刀手”王东的猪肉盖检疫章。地震后,为了确保供应、扶持生猪屠宰户,定点检疫变成了现场检疫。肉价则基本稳定,后腿肉13块钱一斤,王东说,“和震前差不多……”从菜贩子、小刀手们的商机里,震后汶川多了些节日的氛围。

  同一个时间,离这里300多公里车程的安县安昌镇,也从夜的安静里复苏过来,人们开始了又一天的工作和劳作。地震后,北川封城,县委、县政府率各职能部门临时转移到了安昌,使得这个镇子一下子热闹了不少:房租越来越贵、房子越来越难找;街边餐馆无论大小,生意都一样的好。

  吃了几口早饭,蒋雁便匆匆赶往县委去上班。身为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近几天她特别忙,县里印刷了数千份中秋节慰问信,各个单位陆续派人来她的办公室领取,然后再转发或转寄给一个个为抗震救灾、震后重建作着奉献的团体或个人。

  北川搬迁到安昌后,蒋雁和县委宣传部的十几个同事共同挤在租来的三室一厅里,已经过了几个月的集体生活。她的丈夫在纪委工作,白天与蒋雁只隔一个办公室,晚上则住在纪委的“集体宿舍”。对这样的分居生活,蒋雁只平淡地说了一句:“没法子,大家都这样的。”

  每天忙着分发中秋慰问信,蒋雁还没来得及计划自己的中秋怎么过。其实内心里,夫妻俩都有些回避这一问题。他们的儿子在5·12地震中遇难,失去了最重要的亲人,这样的节日,月亮就是再圆,也难抹心里的隐痛。相比之下,他们反而情愿工作更忙碌些。

  送亲人 悲戚但不绝望

  对很多失去亲人的家庭而言,这个中秋来得似乎有点早。此刻,他们大多数人都在忙着为死去的亲人处理后事。对每一个家庭而言,这都是一件大事。然而,月亮会一如既往地圆,一切也总得过去。

  在北川重建党工委、管委会大门一侧,北川县群众服务大厅里人声鼎沸。各个职能部门都在这里设置了服务窗口:民政局、卫生局、工商局、公安局、教育局、民生工委、文化局……派驻人员穿着统一的服装,每人桌上一台电脑,对外服务的事务基本可以在这个大厅里“一站式”搞定。

  民政局的窗口是最忙碌的,派驻人员张正桂一天下来很难有空喝口水。从6月份开始,北川开始登记5·12地震死亡人员,他这里是最主要的一个受理点。

  北川居民王建向张正桂递过去一张“死亡人员注销户口申请表”,在死亡人员一栏里填写的是他的“兄弟”“弟媳”。张正桂接过来仔细看了看,指着落款的地方对王建说,“还得让镇委会或村委会在这里盖个章。”

  在他的左边抽屉里,像这样的盖了章的表格已经有厚厚一摞。每接一张表格,张正桂就要在册子上作个登记,然后再等稍微空闲时将每一张表格详细录入电脑。目前已经录入的大约有5000多张,这还只是一部分,在局里的另一个受理处,初步统计还有6000多张。

  刚开始登记死亡人员那会儿,大家的脾气都特别不好,一点点小事就容易发火,但没吵两句又突然会抑制不住地哭起来……一天又一天,送表格来的人从悲痛到平静,从少言寡语到客客气气的问候,张正桂的说法是“已经好多了”,无论是吵还是哭,看到、听到的都是悲戚,没有绝望。

  民政局窗口旁边就是残联。46岁的宋华用残缺的左手领过残疾证,上面写着“地震左手指致残”。他默默地看了看,装进口袋,微笑着对着窗口说了声“谢谢”,转身离去。

  北川县国税局的谢兵则在公安局的窗口前排了好一会儿队,交上去一大沓证明、复印件。谢兵的父母、妻子都在5·12地震中遇难,为了清理、激活家里的存折、遗产,他已经跑了好几天。此前一段时间,他很难有心情来处理这些,现在他说,“我能来办这些手续,就证明我已经恢复了好好生活的勇气。”

  回课堂 北川复课汶川分流

  大人们忙他们的事,孩子们则重新习惯了校园生活。从绵阳出发到安县、到德阳,一路上要经过很多所板房学校。每所学校外表看起来都差不多:鲜艳的国旗在蓝天下飘扬,门口张贴着温家宝总理在灾区的巨幅照片,黑板报上用彩色粉笔写着很多励志标语……

  受灾特别严重的曲山小学现在位于某部队援建的板房内,学校的何校长对这个新校舍有着从心底里发出的感恩。而孩子们则更关注他们的同学——在残奥会开幕式上表演芭蕾舞的李月,关心她何时能安装好假肢从北京回来上课。

  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像潮水般涌出教室,三三两两、叽叽喳喳,脸上的笑容在阳光下格外灿烂,仿佛昨日的山崩地裂没有发生过,只是间或从他们印有“××与灾区人民心连心”的T恤上,让人想起灾难曾经到来。

  北川县教育局这段时间也稍稍喘了口气,全县32所学校已经全部复课,包括受灾严重的北川中学、受唐家山堰塞湖影响的璇平中小学等。今年秋季入学,学生总数仍然在2万人以上,但与往年相比略有减少,今年在5·12地震中遇难的有1000多人。

  震中汶川的学生们则被分流到了全国各地。5月底,汶川县因为缺少场地和设施,再加上灾后安全隐患不断,14000多名学生复课受阻,汶川县和阿坝州教委曾经向全国求助。如今,全县的师生都已经实现了异地复课,璇口中学到了山西,桑坪中学到了深圳,县城的两所小学则分别到了泸州、温江……对许许多多的孩子来说,这场地震使得他们不得不提前进入寄宿生活,提高自理能力。

  家还在 安置点内有超市

  5月11日,绵阳九洲体育馆,老远就能看到正对着大路的五个硕大的奥运福娃图案。地震后的一段时间内,这里曾经是上万受灾群众共同的家,如今整个馆内和广场已经空无一人,特别安静,曾经贴满墙壁的“寻人启事”一张都找不到了。家住附近的9岁女孩申桂华把粉色的卡通书包放在广场上的椅子上,开心地在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间玩耍。问她是否记得地震后这里曾经有很多很多人,小姑娘腼腆地点点头,接着又摇摇头。

  正是从这里开始,原本住在北川县城的王先琼搬了三次家:九洲体育馆——帐篷——永兴板房安置点。这个中秋,她和全家将在永兴板房里热热闹闹地过个中秋。

  王先琼是8月份搬到了板房安置点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后,她决定重操旧业,开起了理发店。8月14日,她向安置管理办公室提交了申请。24日,她就拿到了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板房。房子一到手,她就赶紧到绵阳市区购买了各种理发设备,理发店很快开张了。“现在过来的很多都是以前的老顾客。”王先琼说,他们坐下来的时候,不用说什么,她就知道该剪个怎样的发型。普通的剪发只要5块钱,王先琼还购买了一套离子烫的设备,爱美的年轻女孩也常常光临这个店。

  这个安置点建有近2000套活动板房,主要安置从北川曲山镇五个村来的受灾群众,现在已经有5000多人入住。想买东西的话,安置点就有超市,老板叫朱萍,在北川时她也开着一家超市,地震中成了废墟。记者看到,在超市的货柜上,最多的是方便面,还有各种饮料,烟、毛巾等日常用品。“我们都是从绵阳城里进的货,质量绝对没问题,价格也不贵。”朱萍说,到了晚上,她的超市门口还常常摆起龙门阵,附近的居民拿着小椅凳围拢过来,聊着家常。“现在的生活,我感觉和在北川时没啥两样。”到了三餐时间,12户人家共有一个厨房,里面有12个灶头,其乐融融;晚上比较忙的则是浴室,里面的喷头水温冷热随你调……这个原本长满了庄稼的地方,现在俨然是一座小城镇。

  也有很多人没有选择板房。例如擂鼓镇64岁的李塘芳便说什么也不肯离开自己的家,尽管它已经垮成了一堆瓦砾。地震那天,她刚刚走过桥头,忽然感觉天旋地转,对面山坡上巨石成团往下冲,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房子和旁边的建筑一片一片往下塌……

  地震后,她和媳妇在桥的另一头搭了个棚子,住在里面就能看到河对岸原来的家。之所以不愿意离得太远,是因为希望也正在眼前——“擂鼓镇猫儿石村永久性农民居住房”正在热火朝天地建着,每天又垒高了多少,她记得清清楚楚,“估计天凉之前我们就能住进去了,过冬没问题!”

  诗人西蒙曾在《我们的房子》这首诗里写道:“盖一所房子,我们盖了很多年,其实盖房子的材料很简单,需要石块、木头,和一些感情因素。”在整个灾区,高涨的“爱家热情”无处不在。据北川新农村建设和群众安置办公室介绍,除了统一建房外,财政还平均每户补助2万元,并给予适当贴息贷款,帮助受灾群众改建、复建家园。农房选址时,特别注意避开滑坡、泥石流、地质断裂等危险地区,选择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地方。同时还侧重彰显民族特色、着眼旅游开发,例如,陈家坝乡便在打造一流的羌族样板房,今后光是这些样板房,就值得各地的旅游者欣赏。

  自强梦 在板房里“创业”

  在德阳采访时,东方汽轮机厂又恢复了元气,大门口车辆进进出出好不热闹。站在路边就能看到厂区内的巨大口号:“勇夺三季度生产目标”“牢记总理嘱托”“自力更生”,等等。这家在5·12强震中受灾最严重的企业,干劲显然比震前还要足。

  途经安县的时候,浮山集团二分厂的厂区内也同样是一片生机。而在地震发生后不久记者经过这里时,看见的却是断裂的烟囱和紧闭的大门。进入厂区,瓦机正在隆隆作响。“我们6月27号就开工了。”一个姓姜的女工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他们的厂房都裂了,她家的房子也塌了,看着周围的邻居都在修房子,她心里不知道有多焦急,因为她家里实在没有修房子的钱,而工厂也不知道能不能恢复生产,如果不能恢复,她就彻底失业。但6月下旬的时候,她接到了复工的通知,“虽然每月才千把块,但我修房子至少有了希望。”

  在受灾严重的北川,截至7月底,除了需迁址重建的企业和需等规划确定后才能确定厂址的企业外,四川北川供电公司、通口电站、华晟矿业、启明星水电公司、禹恒水电公司、鑫鑫页岩砖厂和东辰磁材公司等多家企业也已部分恢复生产,复产企业占全县规模企业的26%,还有不少企业正在加紧做复产的准备工作。

  在农村,又一季水稻刚刚收割完,田里是捆扎得整整齐齐的稻草。一片葱绿的是玉米、蔬菜、瓜果,一派“大灾之后丰收”的好兆头。在5·12强震后的几天里,记者在乡间便见到了忙碌的乡亲们在抢种水稻,如今不正是收获吗?

  从一个乡镇到另一个乡镇,道路也都畅通无阻,基础设施正在快速恢复。以北川为例,全县已恢复通车道路250公里左右,生产、生活运输通道基本打通。全县还建成了33处应急供水工程,铺设了180多公里的水管,解决了8万人的饮水问题……

  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记者都能感觉到灾区群众骨子里那股奋发自救的精神。甚至是一些没有岗位的妇女,也不愿意闲着。在板房安置点内,北川千名妇女依靠“羌绣”找到了生活来源,在板房里“创业”。北川县妇联介绍说,5·12大地震中,许多身怀“羌绣”绝技的羌族妇女遇难,只剩下一小部分会此手艺。妇联专门找来了培训老师,向妇女们传授技艺。一些失去亲人的羌族妇女,不但找到了活干,还由此走出了悲伤。

  感恩心 标语牌实话实说

  如果说,这次来灾区看到的最大不同,就是在山间河边、乡间城市多了许许多多的横幅与大型标语牌,鲜艳的大红底子、醒目的白色大字,主题只有两类:不尽的感恩、坚定的信念。“感谢共产党,建设新家园”“感谢全国同胞的爱心救助”“患难真情,汶川铭记”“感谢××省的无私援建”“军民团结一家亲”……这样的话在灾区随处可见,丝毫也不会觉得“空”,反而每句都让人感动;

  “抓紧时间修家园,修好家园去挣钱”“尊重科学把家建,三年建个新安县”“没有过不去的坎,重建家园我不懒”……这类通俗的口号大多在乡间。感恩化作力量,朴实的灾区群众,用最朴实的语言,向全国人民展示着他们的坚强。

  大自然的力量有多强,5·12强震足以说明了一切;人内心的力量有多强,四个月后的灾区,已经能够找到答案,并且仍在继续。

  感受余震中的坚强

  短短四个月,却仿佛已经过去了很久。从灾区回来,生活很快回到平静和常规,“5·12”出现的频率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

  间或回想起四个月前的一幕幕,每次都会下一个相同的决心:一年后的5月12日一定要重回灾区!也正是在这个时刻才知道,原来心底里从没将这里忘记。四个月后的这次重访,将浓浓的牵挂提前激发,每一次的感触,有那么多的相同,更有着那么多的不同!

  很多废墟仍在清理中,飘扬的红旗与轰鸣的挖掘机构成的画面,将消逝与新生重迭在一起,不需要任何注解,只需用眼静静地看,已经足以令人眼角含泪。

  路越来越好走,渴了不再只能喝矿泉水,就是到了乡间的棚棚里也能吃到过瘾的川菜;迎面而来的面庞不再只有悲伤,大人和孩子,重拾笑容的同时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念;蓝色救灾帐篷仍然点缀着灾区,稍一留意,便能看到里面多了很多东西:彩电、冰箱、穿衣镜、化妆品……

  余震却并没消失,几天中接连发生了两三次。甚至就在写这篇手记的过程中,还明显地晃动了一下。然而身边并没出现四个月前面对余震时的恐慌,不是因为麻木,而是人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如何坚强。

  重返灾区的最后一站在都江堰,全市100多家宾馆如今只有几家营业。晚上服务员突然来敲门,送上了丰盛的水果和月饼,还有一句热情的“中秋快乐”!过会儿又接到服务台的电话,邀请入住的宾客去参加宾馆举办的中秋篝火晚会。虽然忙着写稿没去成,却能听到草坪上传来的歌声,旋律优美的羌族歌曲、振奋人心的“男儿当自强”,还有主持人诚挚的答谢辞:“大地震发生以来,是你们,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给了我们无私的帮助……”听到这里,情不自禁地把关闭的窗户打开,让篝火晚会的热闹与温情,畅快地传进来……

  快报特派记者 郑春平 朱俊骏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