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万科:不接受无依据的退房要求
· ST公司扭亏“法宝”仍是非主业收入
· 多家资源公司回购上市股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12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截至昨日,两市87家ST公司发布的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
ST公司扭亏“法宝”仍是非主业收入
  债务重组、股权转让、财政补贴历来是ST公司“扮靓业绩”的主要手段,不过,随着财政部日前表示将对通过关联方豁免债务等方式实现的债务重组收益作出约束性规定,ST公司未来业绩的走向也再度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本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沪深两市共有87家ST公司以公告等形式预告了前三季度业绩。其中,21家报喜公司中有3家预增,18家扭亏;而在63家因业绩下滑或亏损“报忧”公司中,则有4家预减、49家续亏、10家首亏。此外,还有3家公司不能确定前三季度的业绩状况。

  近七成的预亏比例意味着扭亏仍是多数ST公司未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在21家报喜公司中,多数公司也并非依靠主业“翻身”。ST东盛、ST天华、ST贤成三家公司之所以预增,均是由于其在资产出售、资产重组以及债务重组等方面获得了巨额收益。

  这一现象在预告扭亏的公司中也得到进一步体现。记者统计发现,包括*ST宝硕、*ST兰宝在内的12家公司分别通过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和资产处置的方式获得了不菲的收益。其中,*ST兰宝预计,公司今年1月至9月将实现净利润1.2亿元至1.3亿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增长130%以上。原因则在于*ST兰宝上半年新增了债务重组和不需支付款项利得两部分收益,虽然公司目前处于全面停产状态,相关债务重组收益仍将助其实现扭亏。

  当然,也有6家ST公司依靠主营业务收入提升了自身业绩。*ST马龙表示,公司主营产品黄磷今年以来受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且在丰水期保持较高的价格。公司预计下半年黄磷价格将稳定,产品仍具备盈利能力。

  反观59家预亏公司,原材料价格上涨、债务负担沉重、生产经营停滞等因素都是导致其亏损的主要原因。

  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尚未到“年关”,因此一些ST公司预计扭亏也多是源自于此前的资产或债务重组,不过,随着各公司年度业绩的逐渐明朗化,一些“志在保壳”ST公司未来或将通过股权转让、财政补贴等方式来“主动扭亏”。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财政部对相关债务重组收益作出约束性规定,个别ST公司希冀通过操作利润以实现保壳的“技巧”将越来越少。

  快报记者 徐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