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7版:北京2008年残奥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盲人国足不“恐韩”
· 8年都是第一,她“独孤求败”
· 4金到手,她是“女菲尔普斯”
· 有欢笑有泪水,但一切都值得
· 4000元和300元,他选择后者
· 残奥会再出三例兴奋剂事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12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4000元和300元,他选择后者
——追逐绿茵梦想的队长李孝强
  李孝强,男,出生于1982年4月17日,教育程度“技术中专”,职业“高级按摩师”,已婚,残疾类别“先天”——从这份个人简历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名事业有成且已组建家庭的青年男子,似乎与体育并无关联。

  然而李孝强却是中国5人制足球队的队长,不仅在11日带领球队取得残奥会足球比赛的三连胜,还打入了一记关键的点球。同时,作为目前队中唯一一名拥有自己事业的运动员,李孝强放弃月收入数千元的按摩店生意而追逐绿茵梦想的行为,更被传为一段佳话。

  26岁的李孝强目前是中国5人制盲人足球队中年龄最大的球员,原来是云南队的前锋,现在在国家队司职后卫。“虽然在盲人足球比赛中,后卫大部分时间站在后场碰不到球,但我并不觉得寂寞,因为每个位置上的球员都有他自己的价值”。

  像中国大部分健全的80后男孩子一样,少年时期的李孝强也曾痴迷过中国足球甲A联赛,只是他“看球”的方式是靠听收音机。尽管先天视力为B1级,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足球的热爱。从12岁起,他便用一个塑料袋包起足球开始练习,沙沙作响的塑料袋是他最初用来判断方向的“发声器”。

  生活中的李孝强是一个颇为敦厚、踏实的人,他在老家昆明曾有一家自己的按摩店,店中雇了5个盲人按摩师,平均每个月的纯利润4000多元。而中国盲人足球队最初组建时,每人每个月的补助仅有300元。4000元与300元,他经过权衡,选择了后者。

  11日赛后,当记者再度向李孝强提出这个问题时,他笑着说:“我觉得我的选择是值得的!钱没了可以再去挣,但是实现梦想的机会却是难得的,所以我关掉了按摩店来踢球。我的爸爸、妈妈、老婆也很支持我,他们觉得我能够代表中国队参加残奥会是全家的光荣。”

  正午的阳光灼热而刺眼,在混合区内接受完记者采访的李孝强,稳健地向更衣室走去,他当日对记者说的最后一句话诠释了他的追求:“我在北京残奥会上追求的就是尽力打好每一场比赛,这段经历比我开店挣钱要快乐得多!”

  新华社记者 王昊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