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关傲君居然对别人说我是他女朋友
· 运动越多越容易衰老以致短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1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运动越多越容易衰老以致短命
  洪昭光是我国著名的养生专家,他的很多养生观点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本书中,潘朝曦教授全面颠覆了洪氏的养生理念。潘朝曦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牛奶并不适合中国人的胃;生命在于运动并非真理,运动不当反而摧残健康……这些大胆言论到底是哗众取宠,还是言之有理?请读者看后自己评判。

  [上期回顾]

  运动必须讲究度,对不同的人不好作距离、频次、高度、时间等量的统一规定;运动项目选择也应因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场地而异,重病卧床的人,下下五子棋也不乏是种锻炼;另外,运动还因个人的职业、季节、气候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肌肉发达并不是好事

  翻开报纸、杂志,打开电视,开机上网,有关体育新闻、体育明星、体育赛事、体育活动已充斥媒体,同样有关运动可以强国、运动可以增光、运动可以健身、运动可以驱病、运动可以健美、运动可以减肥、运动可以抗衰老、运动可以长寿,甚至运动可以壮阳、运动可以生孩子……总之事事处处运动已无所不可,运动已充满我们生活的空间。今天我就冒这天下之大不韪,来谈谈运动之害。

  我们知道,运动绝大多数都是以躯体肌肉运动为主要形式而展开的,体育运动几乎就是躯体活动的代名词。体育比赛的实质也就是比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耐力和神经反应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不仅体育比赛如此,连大众为增强体质而推广的广播操、健美操等,也无一例外都是躯体活动。

  躯体活动导致肌肉发达,那么是不是躯体越活动,肌肉越发达越好呢?不是的。由于体育运动是以躯体肌肉活动为主,常识告诉我们体育运动极易增加创伤的危险,极易导致肌肉韧带拉伤、劳损,甚至骨折,极易引起肌腱炎、腰椎间盘突出、半月板损伤等病症。退一步讲,即使这些损伤都不存在,躯体也不是越活动越好,肌肉也不是越发达越好。例如,健美运动员可谓肌肉发达吧,然而据有关研究:有着发达肌肉的男性恰恰比肌肉不发达的女性平均寿命要短。肌肉发达与健康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定义也不包括肌肉发达。《中国医药健康保健网》载文指出:由于肌肉的运动“会使肌肉的需氧量急速增加”。我们知道人只有一个肺,呼吸的频次也有一定的限度,因而氧的吸入也有一定的限度,既然“肌肉的需氧量”急速增加,分配给大脑、肝脏等器官的氧必定减少,从而“使大脑、肝脏等器官的血管”应急收缩,“以便将血液供应给四肢肌肉之用,这就造成了这些器官在这个过程中处于相对‘缺氧’状态”,从而损害内脏,“对健康有害”。

  新陈代谢过快易致衰老

  体育运动需要用力,这本身会使人耗能。运动只使肌肉收缩加快,导致肌肉纤维增加、增粗,使肌肉变得丰厚。同体积的肌肉耗能比同体积的脂肪耗能大好几倍,这样也易增加能耗。运动还使心跳加快,呼吸增速,血液循环加快,身体变热,食量大增,这样既加大能耗,又促进了对食物、水分、氧气的吸收和消耗。从生理上讲,人活在世上,由于这部“机器”要维持心跳、呼吸、血压、血液循环、消化与排泄、体温……每个细胞都需要滋养。要做到这些事情,就要消耗能量,哪怕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干,也需要能量供应,这个基本的能量消耗叫做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越高,意味着安静时身体消耗的能量越多。现代有关研究表明,新陈代谢率增高,身体耗氧率肯定增高。耗氧率可作为生物体能量消耗的定量尺度,它与体温、呼吸次数、血液循环快慢有着密切的关系。耗氧率高,新陈代谢率高,细胞就会保持高度紧张状态,工作量增加,人容易衰老以致短命。

  体温是测定新陈代谢率的又一项重要指标。科学家发现自然界的动物中,体温较低的动物寿命比“热血”动物更长一些。科学家从这一点出发研究发现,寿命与身体的温度有一定关系,如果让“热血”动物少消耗一些热量,它们的寿命就会增长一些。科学家之所以这样设想是因为少消耗热量,动物体内的温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在此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小鼠的体温降低了0.3~0.5℃,而不减少它们的消耗食物量,能延长它们的寿命,其中雌性小鼠寿命延长了20%,雄性小鼠寿命延长了12%。

  “人体冷冻”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与上述研究相似,也是研究体温对寿命的影响。俄罗斯科学院生化物理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此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们表示:“降低体温的实验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果将人的体温降低2℃,那么一个人便可多活120~150年。”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体育运动正是做与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率、降低人体体温相反的事。在激烈运动的时候,代谢率可达静卧时的20倍,即使在运动停下后,能量消耗仍会继续保持一段时间的高水平。况且长期运动的人,肌肉在人体中占的比例越大,单位体重代谢率也就越高。

  放慢心率是长寿新法

  另外,我们还需知道人体不是永动机,尤其是人的心脏。心脏在人的一生中能跳多少次,尽管随着遗传人种、体质等因素影响而有所差异,但大体总有定数。据有关资料,人的一生总心跳次数为25亿~30亿次。把此作为被除数,心率是除数,寿命是商,被除数不会变,除数越大,商越小;反之,商则越大。有人以30亿次作为被除数计算,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如果静息心率为80次,则寿命就会大大缩短为70岁。有人专门研究了老年人心率与寿命的关系。选择身体健康、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人,年龄在65~70岁,其中男性1407人,女性1134人,长期跟踪随访。结果发现,心率大于80次/分,比心率小于60次/分者,活到85岁的比率下降了近一半。科学家们还发现在哺乳动物中,小型哺乳动物如鼠类、兔类等心率很快,每分钟可达数百次,但它们的寿命仅1~3年。相反,大型哺乳动物如鲸,心率慢,每分钟仅20次左右,其寿命却可达30~40年。鉴于上述规律的发现,让心率放慢,给长寿以机会,成为人们延长寿命的一个新思路。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值得一辩的问题,就是有人说:体育运动可使心跳减慢。这确实是事实,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这种情况多见于运动量较大的职业运动员,由于长期运动,心肌增厚,搏血有力后才会出现。一般大众的体育运动,即使运动多年也很难达到。话说回来,即使达到,也不一定能延长寿命。因为心搏有力,则心搏血量增加,新陈代谢率不会降低,反而升高。此外,心率也应遵守生物物理学规律,世上没有永动机,也没有永不终止的生命,同样也没有永远跳动的心脏。科学家发现,人的组织细胞在人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不断分裂。人的细胞一生总共要分裂50次,50次后即告结束,生命也就停止了。一次分裂后细胞的生命为880天左右,计2.4年,所以人的天年应为细胞分裂周期与分裂次数之积,即2.4年×50=120年。依此推算,120岁为人的应享天年。新陈代谢加快恰恰可以缩短每次细胞分裂的时间,使50次分裂更快完成,从而过早地“跑”完全程。再者,能量有的可以补充,有的则无法补充。

  正因为如此,所以百岁长寿老人中不仅没有运动员,也很少有长年坚持体育运动者。某些体育运动大普及的国家,如巴西,其平均寿命在“拉丁美洲仍属寿命最低的国家之列,巴西人的平均寿命仅高于玻利维亚人的62岁。而位居世界长寿国前4名的日本、瑞士、冰岛、澳大利亚,却均非体育大普及的国家”。体育运动与健康长寿连接不到一块。运动有碍健康和减短寿命却依据不少。据《中国医药健康保健网》公布的资料:一家保险公司对6000名已故运动员的资料统计,运动员的平均寿命仅50岁,远远低于一般人的平均寿命——70岁。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