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两年前与其中国三大合作伙伴之一的嘉里分手之后,可口可乐公司(下称可口可乐)如今又传出与另外一家合作伙伴中粮集团(下称中粮)分手的消息。
尽管对于可口可乐全面收购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下称中粮可口可乐)一事,双方对外都公开予以否认,但是分手传闻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整合有为分手铺垫之嫌
2007年8月,中粮可口可乐与可口可乐全球装瓶业务投资集团在华投资的独资公司可口可乐中国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可口可乐中国实业)进行一系列股权变更交易:中粮可口可乐将首先向可口可乐中国实业出售其所持有的包括成都、哈尔滨、昆明、太原、武汉、吉林的装瓶厂股权。作为交换,中粮可口可乐收购可口可乐中国实业持有的北京装瓶厂40%股权,以及山东的两家装瓶厂。
这无疑有利于双方的资源整合,但是如果可口可乐真的对中粮可口可乐的股权进行全面收购的话,也似乎变得更加方便。
最终利益决定各方取向
事实上,作为合资公司的中粮可口可乐,其本身并不完美。“双方要平衡在合资公司内的利益,以及要取得在产品、市场特点等方面一致的认知,这无形中导致的运营成本过高会造成很大的内耗。”营销专家李志起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可口可乐在中国目前的两大合作伙伴中,其对太古可口可乐是控股的,而对中粮可口可乐并未控股。这就意味着如果两家公司在销售上发生矛盾的时候,可口可乐基于利益的考虑很可能会站到太古可口可乐一边。
不过目前三方仍维持相互合作,并没有把矛盾摆在台面上。
业内人士预期独资是必然
“从趋势上来看,外资企业在借力中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寻求独资之路是必然的。这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李志起表示。
可口可乐在初始进入中国的时候,选择中粮无疑是看中了其国企的背景,然而如今,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日趋成熟,并且能够对中国政府的政策做到精准的把握,因此,可口可乐是否需要中粮这根拐杖确实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据《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