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新闻南京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中学生骑自行车要考“驾照”
· 女儿,妈妈爱你啊,妈妈真的没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9 月 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17岁女生要第三次告妈妈,妈妈无奈:
女儿,妈妈爱你啊,妈妈真的没钱
  家住汤山镇的小菁打算状告妈妈。虽然妈妈在她眼里冷若冰霜,不仅没给她母爱,甚至连抚养费也不肯多给一分;虽然这将是母女第三次对簿公堂,但她仍然很矛盾,“毕竟她是我妈妈”。

  妈妈却说:“我不怪女儿。”她说,她也想多给女儿一些抚养费,只是……

  打算第三次告妈妈

  17岁的小菁有一个不幸的童年。5岁时,父母离婚,她判给了妈妈,一年后改由父亲抚养。妈妈以家中财产为抵押,一次性支付了她到18岁的生活费。

  这些年,父亲打零工抚养小菁,日子过得很艰难。“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妈妈当初支付给我的生活费根本不够。”2004年,小菁第一次将妈妈张萍告上了法庭。那一次,法院判决张萍每月支付小菁抚养费70元。小菁还是觉得“太少了”,她希望妈妈念及母女之情,多帮自己一把,但妈妈没这么做。

  2005年,小菁第二次状告妈妈,要求她每月支付200元抚育费,法院没有支持她。如今,小菁打算再上法庭。原来,小菁就要上高中了,她算了一下,光是学费就要1000多元,还有住宿费、生活费等等,一学期得好几千呢。“我跟她要了很多次,她只给我1000元。”

  妈妈没有给我母爱

  “如果她一个月能给我350元钱,我也不想告她,毕竟她是我妈妈。”小菁表示这是无奈之举。

  小菁说,父母离异她是最无辜的受害者。她记忆深刻的是,每次下雨,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送雨伞,只有她没有。不知多少次,她像个落汤鸡一般走回家。

  “我上小学,妈妈一次也没有来看过我。”小菁说,妈妈只在她上初中时来看望她3次。“有一天中午,她突然跑进教室。”小菁没有惊喜,赶紧把妈妈拖出教室,因为怕别人知道她的家事。妈妈每次不是给她买衣服,就是给她带吃的,不过两人总谈不到一起。

  “我对她一点感情也没有。”小菁说,“她第一次见我时,说给我攒了上高中的学费,可第三次见我时,就说她出了车祸,钱没有了。”小菁恨母亲“出尔反尔”。

  我遭车祸,生活也不易

  张萍住在2层小楼里,看上去经济条件不差。不过,知情人都说,张萍过得并不好。

  两年前,张萍出了车祸,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还有严重的腰椎盘突出,干不了重活。“别人夏天开空调,吹电扇,我却要盖棉被。”张萍拿出了一叠医药费单,内疚地说,“我不能上班,挣不了钱,还要花钱看病。”

  张萍现任丈夫在外打零工,一个月挣不了多少钱,肩上的担子却不轻。原来,他在重组家庭之前有一个女儿,再婚后又生了一个儿子。

  “我6月份就开始攒钱了。”张萍说,给小菁的1000元钱,她足足攒了3个月。“我已经尽力了。”

  心一直系在女儿身上

  张萍说,她的一颗心始终系在女儿身上,不去看她“有苦衷”。其实,小菁在父亲身边时,她给小菁织过毛衣,但是“每次送去都被烧掉了”。张萍表示,她不止一次在村口徘徊,但最终却没有勇气去看望朝思暮想的女儿,“因为我一去,他就说我去勾引他”。

  小菁上了初中,离家远了,张萍赶紧去学校看望女儿。没想到女儿对她误会很深,压根不想见她。“我知道她不想看到我。”张萍说,她很心痛,也只好尽量不去看女儿。女儿第一次告她时,她心都碎了。

  张萍说,她内心很难过,但是并不怪女儿,“她从小在单亲家庭中长大,而且她还小。”“有一天,她长大了,她就会明白很多事情。”张萍说,她不介意第三次当被告。无论是否做被告,她都会尽力去支付女儿抚养费,她只希望女儿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学习上。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快报记者 钟晓敏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