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封面焦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家破梦不破,帮帮11名灾区孩子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8 月 2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家破梦不破,帮帮11名灾区孩子吧
  5·12汶川大地震,不仅夺走千千万万个家庭和美的生活,也震碎了无数学子的“大学梦”。昨天,南京市对口援建的四川绵竹市剑南镇镇政府,就向快报发来了支援请求:当地11位成绩优异的特困考生,还在为上大学的费用发愁。快报在此呼吁,为了灾区孩子,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用爱心温暖他们。

  何莉:苦命女孩考上医科大学

  家庭住址:四川省绵竹市剑南镇大南路社区

  毕业学校:绵竹中学

  高考成绩:622分

  考取学校:重庆医科大学本科

  何莉正为学费发愁

  19岁的何莉很文静,看起来特别懂事。自从她懂事以来,她就立志要考上医科大学,因为她想着当了医生,她就可以医治好母亲的精神病,还可以医治像她母亲一样的病人。今年高考前,家中遭受“5·12”特大地震灾害,房子成了危房,但顶着压力,何莉终于考上了重庆医科大学。

  而靠蹬三轮的父亲却陷入了困境,“家里要重砌房子,女儿的学费,还有妻子的医药费,哪有钱呢?”

  父亲蹬三轮撑着家

  在何莉出生半个月时,母亲张秀蓉就患上了精神病,为了给妻子治病,父亲何应琪先后带着妻子在绵阳、什邡等地的精神病医院来回奔波,从没有间断过。

  今年51岁的何应琪为了挣钱给妻子治病,又要供养子女读高中,便在绵竹城里租借了一辆人力三轮车从事拉客,然而人力三轮车在城里营运要分成单双号进城,因此,每月只能有半个月的收入,每天蹬三轮车的收入有10多元。长期不按点吃饭,何应琪还患上了胃病,吃不进更多的东西,蹬人力三轮车又是力气活,有时老何就忍着胃痛拼命地蹬。今年4月,社区把他家列入最低收入保障家庭,全家每月领到160元的最低收入保障金。

  地震中房子成了危房

  在今年“5·12”特大地震灾害中,何莉家在城区剑南镇大南路社区的红砖结构的平房也成了危房,不能再继续住人。于是,何莉一家搬到绵竹市富新镇中付村5组的外公家暂时住下,何莉的外公、外婆是70多岁的老人了。

  前几天,何莉的父亲回到绵竹城里看自己的房子,买了一些水泥和河沙,准备把屋里倒塌的一面红砖墙重砌一下,一问,请人每天工钱需要80元,本来家庭经济拮据,哪来这笔开支?于是何莉的父亲便和岳父自己来砌,以致记者看到这面墙砌得有点歪歪扭扭。住在绵竹城里的平房时,由于舍不得花钱吃午饭,何应琪便一直在劳动,邻居看到都不忍心,把老何叫到家里来吃了一顿午饭。当记者问老何为什么不搬进江苏省给绵竹市统一修建的板房时,老何说,“现在何莉的母亲患有精神病,要人照顾,我还要看着我们城里的房子,所以不敢搬进板房。”

  生活的艰辛让何莉的父亲泪流满面,但看到何莉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已经拿到,面容又黑又瘦的何应琪内心真是又喜又愁。

  7年学费从哪里来?

  从小何莉就特别懂事,刻苦学习,在初中阶段,一直是年级的前10名,还得过学校三四次奖学金。而同时何莉还要帮着爸爸照顾妈妈。

  高中阶段,为了节约住校费,她回家住宿,每天发奋用功,几乎每天都熬夜到深夜十二点多钟。

  今年高考前,何莉的左脚感染了真菌肿胀,她的脚医治后缠上厚厚的纱布,何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痛苦走进考场,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取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医科大学。让何莉最开心的是上了医科大学,没准有一天自己能治好妈妈的病了。但看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她十分犯愁,临床医学检验系7年学习中,哪里来这么多生活费和学费呢?

  望着女儿所需第一年开学六七千元的学杂费,何应琪一筹莫展,因为现在绵竹城里的近10万居民都住在绵竹城郊的最大板房里,原来在老城区蹬三轮车的生意清淡得很,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伸出手

  帮帮剑南镇孩子

  郭剑 496分 成都中医学院

  薄萄 保送复旦大学

  吴世尧 590分 兰州大学

  曾婷 491分 四川外语学院

  徐丹 582分西南政法大学

  方万富514分 已上线

  芮楠 623分 西南交大

  刘凡 574分成都理工大学

  王源 581分 四川农大

  何莉 622分 重庆医大

  江露 体尖生 绵阳师范学院

  ■特别提示

  亲爱的读者们,大家伸出的一双双友爱之手,给孩子们编织的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大学梦,还给了孩子们一块人生起步的基石,让他们站得高,看得远,开始一个不一样的美丽人生。如果您愿意为那些贫困的孩子献上一份爱心,您可以将爱心款转入快报的公共爱心账号:华夏银行南京汉中路支行,钟晓敏41402020010101944740(到各家银行都可转账)。您也可以从邮局汇款,资助孩子们上大学。

  汇款地址:南京市洪武北路55号置地广场6楼“钟晓敏爱心工作室”。

  联系电话:拨打快报“钟晓敏爱心工作室”热线13770596060。

  吴世尧:爸妈吃泡面供他上学

  家庭住址:四川省绵竹市剑南镇回澜社区

  毕业学校:绵竹中学

  高考成绩:590分

  录取学校:兰州大学水文与水资源专业

  “5·12”地震后,懂事的吴世尧在德阳市的板房里复习,他的母亲给他买了一双拖鞋和一条中裤,中裤已经被穿得发黄,吴世尧也舍不得丢弃,他把那双拖鞋洗干净后准备带到新学校。

  父亲连药都舍不得吃

  吴世尧的父母吴淑明、陈建萍都是下岗工人。父亲吴淑明2003年下岗后在绵竹锦龙制衣公司上班,由于公司没有多少订单,每月只能挣三四百元收入。然而,在1990年时,吴世尧的父亲吴淑明就因为患上胃病实施了手术,此后便一直胃不好。在今年4月,吴淑明突然既吐血又拉血,患上了缺铁性贫血,为了节约家里的开支,医生给他开了每月180元的补铁药品,吴淑明把一个月的药分成两个月吃,吴世尧看到父亲按这种方法吃药,便劝父亲按照剂量吃药,而他的父亲却说,180元的药费是他半个多月的工资。

  今年“5·12”特大地震使锦龙制衣公司厂房成为危房不能使用,目前已经拆除,吴淑明就连以前的三四百元的收入也没有了。现在吴淑明的眼睛也不行,加之是52岁的人了,也不容易找到新的工作。

  吃了3天泡面嘴都起泡

  为了供养子女读书,吴淑明、陈建萍夫妇平时就省吃俭用,就连家里的窗户也是木条,旧了就刷上油漆。

  看到家里的景况,吴世尧也特别理解父母,没有向父母提过一点要求。平常,他把父母给的生活费节约一点,专门购买了《国际先驱导报》,从中吸取知识的营养。记者看到,就连报纸的边边,他也没有折皱,离开绵竹到学校读书时,他还特别叮嘱父亲不要把他买的报纸卖了。看着儿子爱学习,热爱生活,夫妻俩常常觉得很是欣慰。

  吴世尧还特别节约,在“5·12”地震后,他在德阳市的板房里复习,他的母亲给他买了一双拖鞋和一条中裤,中裤已经被穿得发黄,吴世尧也舍不得丢弃,他把那双拖鞋洗干净后准备带到新学校。

  为了给儿子筹集学费,夫妻俩正到处借钱。他们的日子也更节省了,吴淑明、陈建萍曾接连吃了3天方便面,嘴都起泡了,“能省一点是一点,有多余的钱都要用在培养孩子身上。”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