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奥运会结束后,不愁没有新的投资热点
近来,有一些海外人士称,随着奥运会的结束,2009年、2010年对中国经济来说,将是很困难的年头。
“毫无疑问,筹办奥运会有力推动了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北京的经济总量只占全国的很小部分,因此筹办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宜估计过高。”这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接受外国媒体联合采访时的回答。
统计显示,2002年至2007年,北京年均用于奥运会的投资尚不到全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
一些经济学家近日对奥运会后中国经济的发展表示乐观。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奥运后的滑坡。奥运会结束后,更多的后续需求会随即跟上,中国不愁没有新的投资热点。更为关键的是,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都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不管有没有奥运会,经济都要发展。”张孝德说。
正视挑战,应对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即出现GDP增长率小幅下滑、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业衰退等迹象。在它之后,承办2004年夏季奥运会的雅典背上了10年的债务。“奥运低谷效应”是大多数奥运会承办城市难以摆脱的阴影。
奥运会之后,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包括美国经济走弱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房地产业发展可能出现的周期性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企业经营困难等,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形成严峻挑战,需要高度警惕。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表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既面临周期性调整和经济转型压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奥运效应”的叠加影响。为此,应该积极放大奥运会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
过热风险消退,经济运行回归正常轨道
面对诸多问题和不确定性因素的挑战,中国经济依然保持活力,因为其拥有最大的市场、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投资、外需和内需三大经济拉动因素,加上宏观调控手段日趋成熟,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由于宏观调控,中国经济过热风险开始得到消化,经济增速开始变缓。这种“变缓”不是被动的变缓,而是宏观调控所追求的“变缓”,是年初提出的“两防”调控政策开始发挥作用的表现。
曾有经济学家担心,奥运会尽管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但由于给投资者形成了良好的预期,致使资产价格因炒作而虚高,股市和楼市在奥运会结束后会迅速调整。
“如今,市场情况已发生了变化,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已使得中国经济过热风险开始消退,经济运行逐渐回归到正常轨道上。”经济学家樊纲表示,股市、楼市的风险已在很大程度上释放,能源价格也作出调整,所以更不必过多担心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
新华社记者 谢登科 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