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还无从得知美国艾格菲等大量进入生猪养殖领域的外资是否有资本支撑,但他们近来的一系列投资行为已经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甚至有人大胆指出,为防“失控”,政府随时会出干预措施,阻击有关行为。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关于外资在福建投资养猪企业一事,有关部门已经召集多次会议;福州市贸发局党组副书记曾志清对记者表示,正在加强调研此类行为,不排除出台相关的应对措施。
浙江省农业厅畜牧管理局有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称,近期会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如何应对外资进入浙江生猪养殖领域。
种种迹象表明,决策部门正在关注外资进入农业基础产业链后潜在的风险。
对策一:减少相应补贴
外资对猪肉主产区的收购还是星星之火,但由于生猪养殖及消费的区域性,足以使局部地区获得价格上的控制力或影响力。
据悉,福建的生猪主要供应广东、浙江市场,江苏的生猪则供应华东区域,河南则外调北方区域。换而言之,只要控制了部分主产区的猪肉供应,就可以辐射到更大范围的供应。此外,现下全国的猪肉价格都是由供求市场决定,监管力度相对较小,这也为外资掌握“定价权”提供了可能性。
“现在很多养猪企业都是依靠政府的补贴过日子。”福州市养猪行业协会会长郑谋铨说。但曾志清也表示,如果部分直控基地因为被收购而发生变化,无法再“优先保供”的话,则会从直控基地名单中剔除,自然也就无法享受到直控基地的各种优惠待遇。这就意味着,国际资本是否能完全享受到本土企业一样的待遇就不得而知了。
对策二:严格控制征地
以百世腾投资的马尾凤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例,百世腾拥有其所有生猪的经营权,以每年45万元的价格向该公司原拥有人朱祖忠租赁猪场,协议期为15年,这显然减少了猪场等设备投入,无疑降低了风险。
更少的成本,更短的操作时间,更恰当的时机,或许是外资隐蔽操作的潜在目的。
“养猪不光造成污染还不能给国家带来财政收入,在猪场用地的审批上,政府愈加谨慎。”福清市渔溪屿兴禽畜场场长庄金椿透露,现下大量退出的小型养殖户都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土地建猪场。
“用地是控制在政府手里,随时可以对大规模扩张行为叫停。”郑谋铨表示。
据《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