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学校:梅园中学
体育特长:排球
世界体育冠军难不难拿?当然难!可几名中学体育教师薪火相传,把一批批孩子从小学带到高中,还真拿到了两次。南京梅园中学男排队2000年、2004年获世界中学生排球比赛男子冠军,目前国家青年队、江苏男排都有梅园的毕业生。
[排球起步]
男篮球员改当排球教练
孙发智今年56岁,梅园中学的体育教研组长,同时也是校男排的教练、领队,如今这支世界中学生男排冠军队由两三名体育教师组成了教练组。而要说起梅园中学的排球史,可得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了,当时梅园中学是南京市直属学校,叫二女中,由已故的冯国权和孙毅钊两位老师创立。孙发智当年来梅园时,也曾得到两位老师的指点。而孙发智最直接的师傅是吴爱珍老师。
“我以前是九中男篮的队员,后来留校任教,1971年调到梅园后改学排球。”孙发智原本练的是篮球,到梅园中学后就拜毕业于南京体院的吴老师为师,从头学起。
[赛事佳绩]
出国比赛,两获世界冠军
学校改成男女同校后,男女排并存。“1981年时我们最辉煌,代表江苏参加全国中学生三好杯比赛得了男排冠军,这可是江苏三大球的第一次,也得到了省里的嘉奖。”在上世纪80年代,梅园男排拿过几次全国冠军。后来运动队进行布局调整,梅园办男排,三中办女排。在上世纪90年代,梅园男排迎来了第二次辉煌。1992年参加世界中学生男子排球赛获得季军。1999年在全国七届中运会上夺得冠军的梅园男排代表中国再次参加世界中学生比赛,获得冠军,这也是中国中学生男子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四年后,又再获冠军。
“我虽然多次带队出国比赛,其实连酒店外五十米是什么都不知道。”因为多次出国,不少人羡慕孙发智,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国外的一处名胜也没游览过。中学生比赛不像一些成人比赛,对手的情况很了解,还有录像资料可看。孙发智带队出国,都是到了当地才知道对手是哪些队,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了解。怎么办?临场看情况随机应变指挥队伍。
优异的运动成绩把男排队员们带进了专业队,带进了名牌高校,这时孙发智就感觉特别欣慰。
[教练心得]
保姆式赏识教育很管用
虽然排球队的男孩子们个个人高马大,可在孙老师眼中,他们都是孩子。四五年前,个头两米多的尹天雷可就让孙老师费了不少心思。
好表现、有个性、特张扬,这让尹天雷在校园里显得有些另类,老师们都觉得他有点“怪怪的,说不出来的味”。孙老师经常出国,觉得孩子身上的这种个性要提倡,于是,他决定对这个孩子来点“特殊照顾”。
操场上,队员们站得整整齐齐,等待老师来集训。可尹天雷站在队伍外面,手舞足蹈,旁若无人地跳起了街舞。远处的孙老师也一眼看到了尹天雷的“表演”。本想上去骂他一顿,可一转念,他换了个办法。开口说出的是,“尹天雷,跳得蛮好的嘛!”
听到老师的夸奖,他更来劲了,飘飘的步伐、有力的扭动,让大伙儿看得眼花缭乱,不断喝彩。
事后,孙老师才把尹天雷喊到一边,“舞跳得很好,表现力也很强。可是,跳舞要注意一下场合,那个时候大家都整队了,你却在旁边跳,这有点不太好”。小伙子听了,很快就接受了老师的意见。赏识教育在他身上起作用了。
尹天雷打球不错,可是成绩却一直平平。按照球队的选拔标准,小伙子差点被踢出局,可孙老师硬是把他留在了球队。为了提高尹天雷的文化成绩,孙老师还和他的班主任加强了联系,有什么问题,随时沟通。可别说,这个大个小伙很听孙老师的,有什么事情,一说就改。
让老师们都出乎意料的是,尹天雷一下子考进了南京大学,而且还被派到香港去学习,英文水平也非常了得。
[储备人才]
就想看到高个子的孩子
走进篮球训练馆里,一群半大小子正在互练着接发球。“看,这是孙玥哥哥的孩子,他爸爸当年是梅园男排的,儿子现在也进来了。”孙发智教练看着孩子们眼睛都笑眯了。“都是小升初和初一升初二的小孩子,别看现在个子不起眼,到初三估计蹿个两米不成问题。都是打排球的好苗子。”
排球需要系统训练,从小练起,体育组的教练们就会从小学里提前“拔苗子”来参加训练,为学校男排提前储备人才。没事时,孙老师就会到周围的小学去转悠,看到高个的孩子就问父母多高、想不想打球的问题。
就这样,排球队里多了很多二三年级的小孩。“孩子们太小,要把他们接到学校来训练。”孙老师说,为了安全起见,孩子们下课,老师就得在门口等着,把他们领到梅园中学的训练馆。训练完了,中午要带孩子们去吃饭,饭菜怎么搭配有营养,教练们都会一一过问。
孩子们都在长身体的阶段,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每天中午,教练们就会让出自己的办公室,买来躺椅,让孩子们休息一会儿。训练完了,疲惫的老师们还要把孩子们再送回去。江苏男排队员张晨当年也曾是这些小孩中的一员。
快报记者 黄艳 谢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