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腰伤夺铜不满足
陈金伦敦要夺金
16日晚,陈金获得了本次奥运会的羽毛球男单铜牌。他的启蒙教练也是他的干爸爸金超也去了北京观看比赛,为干儿子加油。昨天,回到南京的金超,在陈金的母校,下关体校接受了快报记者的采访。他说,陈金的腰不太好,拿到铜牌,他很欣慰。
体校挂条幅,祝贺陈金夺牌
虽然是暑假,下关体校门口还是人来人往,很多孩子都利用暑假来这里训练。羽毛球馆里早就是人声鼎沸。
正对校门的大楼上挂着一条横幅,“热烈祝贺我校运动员陈金获得奥运会铜牌”。金超说:“这是今天早上刚挂上去的,区体育局也有一条。”这是一个有羽毛球传统的体校,共培养出五位世界冠军,他们是孙俊、刘永、戴韫、钱虹,还有现在的陈金,这些世界冠军的照片都挂在羽毛球馆里,激励着正在练球的孩子。
陈金原名陈鹏飞,原籍河北,但河北并没有专业的羽毛球队,所以后来到江苏南京打球。他曾在2007年夺得瑞士超级赛男单冠军。
金超在校长办公室接待了快报记者,这是一间充满着中国味的办公室:金超穿着一件火红色的奥运T恤,桌上摆着装饰台灯,装饰是一个巨大的羽毛球,还有一套功夫茶具,金超说平常他喜欢品茶。金超说:“T恤是在南京买的,为了当火炬手而准备的。”金超是南京的第203棒火炬手,“这个羽毛球也是人家送的,刚好放在台灯上,正合适。”作为基层教练,金超对羽毛球的热爱,可见一斑。
男单票紧张,干爸也没得看
陈金的第一轮比赛是在11日,金超10日晚上就赶到了北京,可羽毛球男单的票实在太紧张,就算是家属,也搞不到门票。金超说:“没有办法,根本搞不到票啊。”最终,金超夫妇只能和普通观众一样,坐在北京宾馆的电视机前收看陈金的比赛。
为了不影响干儿子备战,金超甚至连电话也没多打,“就和平常一样,一周两个电话。多了也不好,他会紧张。”没有票不能到现场为陈金加油,场下也不方便打扰他,金超在北京唯一一次与陈金见面,还是隔着车窗。在陈金第三、四名争夺战前,金超夫妇来到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羽毛球队的面包车正好来到赛场。总教练李永波见到了金超,特意让司机停车,金超这才见到了陈金,匆匆叮嘱两句,陈金就踏上了赛场。
到伦敦,把奖牌换个颜色
对于陈金在奥运会上的表现,金超坦言比较满意。他说:“一场比赛要取胜,有五个决定因素:技术、体能、心态、意志、运气,缺一不可。”金超对陈金最满意的一点就是,“意志品质非常顽强,能够顶下来”。
陈金的意志力也是金超着重培养的。为了训练陈金的耐力,他要求陈金每隔一天就要跑着从训练场回家,而这段路的距离应该是4000米左右。为了训练他的自控力,金超让小陈金必须每天静下心来写日记,每晚看电视不能超过9点。正是从小培养出的意志力,让陈金在比赛中往往比对手显得更有韧性。央视解说员洪刚曾戏说:“陈金打比赛,每次都是搞搞弄弄就赢了。”其实,陈金就是用自己的毅力消耗对手的体能,把对手击败。
说到陈金的辛苦,金超又流露出慈父的关爱。他说:“其实,陈金这次也是带伤上场的,他的腰伤一直没有好,脚也不太舒服。我看他有几个杀球,就明显是腰转不过来。那时是真的紧张,担心他扭了腰。”
拿到铜牌,陈金说,希望把北京这枚铜牌,到伦敦换个颜色。金超也觉得,干儿子有这个实力:“他还年轻,才22岁,到伦敦时,正是当打之年。而且他的性格介于林丹和鲍春来之间,这对羽毛球运动来说是比较合适的。不会太着急,也有一定的韧性。”
现在陈金还在北京,金超说,等干儿子回来要亲自去接他,好好庆祝一下。
快报记者 吕远
实习生 夏静娴
陈金的巨幅照片已挂在下关羽毛球馆里,干爸金超很自豪地介绍着。快报记者 赵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