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0版:我们的奥运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孝子陈一冰
要给父母买新房
· 何可欣“糊涂”夺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8 月 1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孝子陈一冰要给父母买新房
  “吊环金牌是我个人的最高荣誉,我等待这一刻已有很长时间了。”——陈一冰

  自己其实还留了一手

  登上领奖台,陈一冰深深亲吻了金牌,眼中闪动着泪光,“吊环金牌是我个人的最高荣誉,我等待这一刻已有很长时间了。”

  在昨日的男子吊环比赛中,中国选手陈一冰以16.60分获得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本届奥运会的第36枚金牌。另一名中国选手杨威以16.425分获得银牌。

  虽然手腕上的伤依然没有完全恢复,但昨天进行的吊环单项的比赛却完全变成了陈一冰的舞台,陈一冰的动作一开始就显示出了王者风范,动作标准优美,落地也非常稳定,几乎没有失误,出色的发挥让他顺利将金牌揽入囊中。陈一冰这块金牌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李宁夺冠以来中国获得的第一枚吊环金牌。

  “比赛中尽管我有些紧张,但我有心理准备,我相信我有夺金的能力。”陈一冰表示,自己其实还留了一手,“我有一套难度系数达到7.4的动作,但决赛中我没有用。”

  站在领奖台上,陈一冰看到了自己的母亲:“我朝妈妈挥舞国旗,赛后我要给他们买一套新房子,因为我们的房子面积只有30平米。如果要邀请队友来家,大家只能站着,因为没有坐的地方。”快报特派记者 沈忱 (发自北京)

  冠军档案

  陈一冰

  生日:1984.12.19

  身高:1.60米

  体重:58公斤

  项目:体操

  路透社:

  陈一冰完美无瑕

  

  法新社:

  中国男人统治体操

  

  美联社:

  中国男体五战五胜

  “插班生”成了奥运冠军

  24岁拿到奥运冠军,在别的项目可能属于正常,可在体操界,陈一冰已经算大器晚成。坚持到24岁才拿到奥运冠军,需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生下来才4斤2两

  1984年12月19日,陈一冰降生,因为是早产,他生下来才4斤2两,一直在保温箱里呆了近一个星期。一个月后,小一冰虽然体质仍然很弱,但却坚强地活下来了。

  陈一冰满四十天后,才有了自己的名字。这时陈一冰的父亲陈云峰参加了天津市职工业余速滑比赛,得了1500米的第一名。陈云峰一想自己的儿子还没有取名字,当即灵光一闪,就给儿子取名一冰。

  陈一冰的表姑在天津人民体育馆工作,听说侄子身体虚弱,就建议陈云峰夫妇把儿子送到当时的天津体操业余体校练体操来强身健体。1990年3月的一天,陈一冰的妈妈张秀智亲自带着儿子来到天津体操业余体校。那时“吊环王”董震的教练赵奇第一眼看到年仅5岁半的陈一冰,便觉得他是块料子,决定把他留下来,没想到,这一练,就是19年。

  和滕海滨称霸少年赛

  因为陈一冰从小就很听话,所以他很快就进入天津队,小一冰出去参加全国少儿比赛,成绩也很辉煌,陈一冰提起自己的那段经历,也会格外兴奋:“小的时候参加比赛,大家都知道一个北京的滕海滨,还有一个天津的陈一冰,我们两个人就把金牌和银牌全包了……”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陈一冰发现自己和滕海滨的差距越来越大,他在天津队一待就是7年。

  “从1996年到2000年,整整4年时间,我没有出什么成绩,那些日子,我心里非常着急。那时候我最害怕的就是亲友问我的训练和比赛,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窘得想找个洞钻进去。”陈一冰说。从1996年到2000年,是陈一冰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时期。

  国家队的“插班生”

  随着陈一冰的坚持,机会终于送上门来了:“2001年的一天,赵教练忽然从国家队回来,跟我说:你收拾一下东西,咱们明天就去国家队。”

  陈一冰莫名其妙地走进国家队时,当年跟自己一起称霸少年赛的滕海滨已经是一线队员了,令陈一冰更难受的是,他在国家队的身份很尴尬,因为他不是正式进入国家集训队,而是因为当时天津有一个运动员被调整回来,才让他成为国家队的编外人员。

  进国家队,陈一冰感觉自己就是“插班生”:“我那时候压力特别大,因为我在二线队里是最大的,而且自己比其他二线队的队员都大很多,看看跟自己差不多大的队员都在一线队里了,海滨都是主力了,那种压力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

  苦练成就吊环王

  从北京到天津,动车组只要1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这么近的路程,却没能让陈一冰找到家的感觉。

  由于忙于国家队的训练和比赛,陈一冰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宿舍——食堂——训练场,周一、周二全天训练,周三半天,周四全天,周五半天,周六全天,周日半天,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回家的时间。每天训练完,陈一冰都是一回宿舍就倒在床上,有时候累得甚至连电话都不想打。

  陈一冰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在国家队的这种位置让追求完美的他心里很不舒服,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目光的焦点,然而这个时候他又受到了命运的捉弄,伤病让他无法进行其他项目的正常训练,于是他把自己很多的精力都放到了吊环训练上——吊环王就是这样在无奈中产生的……

  2006年和2007年两次世锦赛,陈一冰用蝉联冠军的方式告诉大家新的吊环王的诞生,如今,他又自李宁之后24年来第一次拿到这个项目的金牌,告诉世人自己的称号当之无愧。

  快报特派记者 沈忱 (发自北京)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