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记者 周英峰 曾琴)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3%。
从月环比看,7月份CPI比6月份上涨0.1%。专家分析认为,之所以CPI环比出现上涨,与6月份国家调整油价、电价等因素有关。
数据显示,7月份城市CPI同比上涨6.1%,农村CPI上涨6.8%;食品价格上涨14.4%,非食品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7.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
统计表明,在食品类价格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6.0%(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2.1%),鲜菜价格上涨8.4%,粮食价格上涨8.6%,油脂价格上涨30.8%,水产品价格上涨18.3%,鲜果价格上涨17.4%,鲜蛋价格上涨5.9%,调味品价格上涨5.9%。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CPI累计同比上涨7.7%。其中,城市上涨7.4%,农村上涨8.3%;食品类价格上涨19.5%,居住类价格上涨7.0%。
新闻分析
CPI走低传递出哪些信号
通胀压力稍缓
从5月份的7.7%、6月份的7.1%,再到7月份的6.3%,CPI在经历一年的持续攀升和高位运行后,涨幅开始呈现逐月走低的趋势。
“CPI走低,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关系。”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说。
“物价上涨与经济过热密切相关。随着今年经济增速的放缓,总需求增长的速度必然降低,这是分析当前CPI走势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张晓晶告诉记者。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经济增速的回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求关系。
上行风险犹存
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这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涨幅。
“当前我国终端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PPI上涨难以快速传导到CPI,但会增加企业成本和经营困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由此导致的就业和收入减少,会降低一部分群众对较高物价的承受能力。
从理论上说,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的上涨会对CPI产生较大的上行压力。
稳定物价可期
今年以来,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在生产、流通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济增速适度回落,这有效缓解了供求矛盾,有利于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
粮价是百价之基。“在世界粮食价格暴涨的情况下,我国夏粮生产连续5年丰收,对稳定物价意义十分重大。”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
同时,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后,猪肉供应也呈现恢复性增长的趋势,猪肉价格稳定下行,对稳定物价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在不发生大的不可测事件,并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的情况下,今年价格总水平的涨幅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是可期的。
据新华社电
专家观点
能源价格改革契机到来
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表示,预测CPI走势还需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美元能否走强,美元走强将对缓解全世界的通胀产生积极影响。二看中国经济增长会否出现拐点。
“应抓紧时机,进行油电价格机制的改革。”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则表示,就时机而言,没有绝对合适的时候,关键看经济能否承受,而中国目前并未出现像周边国家那样两位数的恶性通胀。“应该把握时机对能源定价机制进行调整。”左小蕾强调。 “CPI指数是政策博弈的重要因素之一”,黄学军也表示,若CPI继续回落,价格改革的力度就可能加大,反之亦然。
业内普遍认为,奥运会后电力及成品油价格改革几乎是势在必行。
据《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观点
交行研究部:
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
针对12日出台的7月份CPI数据,交行研究部发布报告指出,当前物价仍然处于高位,PPI、CPI走势迥异,阻碍物价下降的因素仍然存在,因而,稳定物价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CPI已经连续三个月出现回落,货币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因而交行研究部认为,近期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不会加大,基本上将以稳定为主,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加息都没有必要。此外,近期美元回暖减轻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短期内已经没有以升值抑制通胀压力的需要,人民币升值步伐将会放缓。
兴业银行:
未来CPI压力不大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8月12日发布宏观研究报告称,食品价格涨幅也较上月明显下降构成了本月CPI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从同比数据观察CPI可以发现,各项上涨因素均与6月20日执行的煤、电、油价格调整有关。未来CPI压力不大。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只要食品价格能够保持稳定甚至下落趋势,非食品价格的上涨不足以对整体CPI造成明显影响。猪肉、食用油等主要食品价格已出现回落,此前涨势较猛的食用油价格在零售领域也出现明显回落。同时,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出现回调态势的情况下,工业品后续上游价格上涨压力将减小。
快报记者 唐真龙 邹靓
股市表现
未受提振
盘中再创新低
据新华社上海8月12日专电(记者 潘清)12日“出炉”的7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增速低于此前市场的预期,但这一数据并未能对处于弱市的沪深股市产生有效提振。当日上证综指继续下行,盘中再创本轮调整新低,深证成指则出现不足0.3%的微弱涨幅。
当日上证综指以2445.22点跳空25点低开,全天横向整理,盘中摸高2484点,探低2430点,创下本轮调整以来的新低。尾盘沪指收报2457.20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52%。
深证成指当日收报8192.80点,较前一交易日微涨0.28%。
当日两市1043只交易品种告跌,远多于上涨数量。不计算ST个股和未股改股,两市仅7只个股涨停。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成交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当日两市成交再度大幅萎缩,总量减少至500亿元以下。
延伸阅读
CPI和PPI
为何背道而驰
7月我国PPI涨幅连续12个月扩大,而CPI连续第3个月回落。
PPI和CPI这种“一上一下”的剪刀差现象,是从今年5月开始的。5月PPI同比上涨8.2%,CPI上涨7.7%,PPI在本轮物价上涨中首次反超CPI。从目前来看,这个“剪刀差”还可能继续扩大。
PPI和CPI为何背道而驰?
首先,从历史来看,在物价上涨周期,PPI和CPI的峰值出现的时刻不同,CPI峰值在很多时候较PPI早几个月。同时,近几个月以来,由于供需矛盾和资本炒作等多方面原因,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高,带动我国PPI涨幅明显提升,更凸显了两指标走势之差。
其次,目前PPI向CPI的传导并不顺畅。由于我国下游产品市场总体供大于求,而且国家对中间产品实行价格管制,这就导致PPI向CPI的传导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PPI上涨对CPI的影响更多是在心理层面。不少专家认为,当前我国PPI上涨只有一成左右可传递到CPI中。
再次,PPI和CPI两指标的侧重点不同。CPI中食品和服务业占比很大,PPI则涵盖各种工业制造业产品,两指标的构成因素区别明显。按权重及价格波动性来看,石油价格变动对PPI影响更为显著,而CPI受食品价格影响更为突出。一般来说,CPI是衡量国家物价水平的最重要指标,而对于PPI以及其他价格指标,政府则很少有动力去进行专门调控。 韩晓东
政策思路
政策组合拳力挺“一保一控”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已由上半年的“防过热、防通胀”转为“一保一控”。7月下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为此明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对宏观调控的今后思路,中央提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把握好调控重点、节奏、力度。
财政政策:
区别对待
加强结构调整力度
财政政策通过区别对待,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可以支持经济社会里的薄弱部分得到增强和提高。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自8月1日起调整部分纺织品、服装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是我国自2006年下调企业出口退税率以来的首次回调,也是财税政策维护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步。出口退税率回调有利于保持外贸平稳发展,减轻纺织行业面临的出口减缓压力。
不过,此次调整并没有大面积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而是“有保有压”,同时取消了一部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这一灵活举措得到了经济界人士的好评,认为有利于继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信贷政策:
适度微调
支持中小企业
货币政策在上半年信贷紧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也出现了微调。人们注意到,央行7月份以来没有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近期,央行已提出商业银行在信贷方面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此举有助于缓解在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引发的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已特别提出,下一阶段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增加对小企业的资金支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汇率政策:
短期贬值
符合“双向波动”预期
进入8月份,人民币创出汇率改革以来一波最大的贬值行情。这不仅验证并符合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改革预期,而且对当前缓解我国外贸企业压力更有积极的意义,这可以给企业充分的时间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从而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8月6日,我国对外发布并实施新的外汇管理条例,其中“取消强制结汇规定”尤其令人关注,这有利于减少外汇占款的增加,缓解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和市场流动性泛滥等问题,避免加大我国通胀压力。与此同时,新外汇管理条例强化跨境资金的监管,防止短期投机资金大进大出,对“热钱”形成有效打击,有效维护我国金融安全。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