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坪到街道的电线杆,从天桥到楼房,奥运改变了北京的方方面面,火车与地铁,各行各业,男女老少……这是一场盛大的仪式,北京人等待了七年。七年来,北京为奥运提升自己,也为奥运赋予了清晰的北京烙印。大幕开启,奥运时刻让人心跳,而北京的变化也同样让人心跳:太美了!
改变
7天只见过一个膀爷
在国外,“对不起”是人们非常频繁说起的一句话。而在北京,过去这三个字是很难听到的。一位“老北京”告诉记者,在皇城根下长大的一些北京人看来,发生了冲撞和争执,一切都是别人的错。遇到事情,北京人的口头禅是:“你这人怎么啦?”“你没毛病吧?” 奥运会开幕之前,这种不文明现象有了很大改观。记者乘地铁时发现,有两名乘客互碰了一下,用北京腔调异口同声说了句“对不起”。
光着身子,大摇大摆走在大街上的“膀爷”少了很多。在北京7天,记者只在一天的傍晚,看过一个光着上身上街的北京人。
北京随地吐痰曾令人惊讶。不过,奥运期间,记者在北京采访了6天,走了地铁车站等很多公共场所,几乎不见吐痰。
出行
闯红灯的不见了
记者出了住地,就是彩坊和路,路上车辆并不多,但十字路口的行人并不急着过街,即使路上一辆车没有,他们也静静地候在烈日下,绿灯后才过马路。在北京采访的这几天来,记者每过一个路口都默默地关注着这个细节。欣喜的是北京人也好,外地人也好,他们都恪守着这个规定,几乎没有发现一例闯红灯的。
乘公交,乘地铁,记者见到的是井然有序,没有人争抢座位,没有人推挤插队。北京的公交站台与南京的不一样,它用栏杆分出几个等候区,栏杆就像安全门一样,把人挡在站台上,边上还有一个套红袖章的公交协管员,不熟悉路情的人可以向他咨询,另外他还担当着维持秩序的角色。 不过,北京市民似乎相当自觉,一辆车来了,不是一拥而上,大部分人排队一个一个上车,公交协管员也就显得相当悠闲了。乘地铁,2元钱随便乘,只要不出站,转任何地铁线都可以,但是非常时期,每个市民乘地铁时都要把随身携带的包“安检”一下,不需要多说,进站的每一位乘客都会自觉地走到安检仪前,过一下包。
环境
“从来没这么干净过”
随着奥运的临近,北京从天空到地面,相比过去而言,似乎都变得空前干净。
住在海淀区万泉河路的张莉感觉到家住的小区干净不少,张莉去看母亲时,发现在母亲住的老小区,连草坪上的狗屎都没了——以前路边显眼的地方会及时处理,但草坪上就没人收拾。“现在狗也愿意上草地玩了。”
垃圾桶的密度也变得空前之高。蓟门桥的一个立交桥,就摆了五个垃圾桶,分为可回收的,不可回收的,带中英文的,“每隔几步就一个。”记者发现,很多游人喝完水后,都将空瓶子拿在手上,等看到垃圾桶再扔。
北京文明与否,崇文区环卫局环卫工人杜书民感触很深。55岁的杜书民来自河北,1971年来京打工,37年来一直在前门一带扫大街。记者在前门大街遇到他时,他正骑一个垃圾车流动检查卫生呢。他感叹:“前门从来没有这么干净过!我骑在车上3个小时没下来过了。”
原来,地上垃圾不多,不用一遍一遍下车扫,杜书民就坐在车上“巡视”。记者跟着他走了15分钟,才看到一只烟头。伸出特制的竹夹子,他十分娴熟地夹起了烟头。
“每天都有千千万万人来玩,随地扔垃圾的很少。”他说,吐痰的也不多。以前,他看到这样的现象会阻止,如今他经常看到有人扔下垃圾,别人会指责他,或者悄悄捡起来,放进他的垃圾车。
快报特派记者 钟晓敏 毛丽萍/文
快报特派记者 泱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