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临关门了才去买菜,这时便宜;买肉要挑带肥的,油水足些……这些不起眼的细节背后,是低收入群体面对高物价时的艰辛和无奈。根据国家统计局江苏省调查总队的测算,1-6月份城市高、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分别为4.8%、9.6%,低收入居民承受的涨价压力是高收入居民的两倍!
数据对比
低收入CPI涨幅:9.6%
1-6月份江苏CPI上涨7.2%,这本已是高位,但是城市低收入居民CPI涨幅还要高出2.4个百分点,达9.6%。相同的物价涨幅,因为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不同,使得低收入居民对物价上涨更加“敏感”。
高收入CPI涨幅:4.8%
1-6月份高收入居民CPI涨幅是4.8%。相比之下,低收入居民承受的涨价压力是高收入居民的两倍。而高收入居民CPI涨幅则低于全省CPI涨幅2.4个百分点。这说明,高收入群体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远高于低收入者。
高、低收入群体消费结构差别大
那么,何谓低收入居民,何谓高收入居民?其实两者之间并不是根据一条明确的标准线来划分的。测算中,统计部门将覆盖全体居民的调查样本视为100%,再在其中按照不同收入从高到低分成5个20%,最低的20%即为低收入居民,最高的20%即为高收入居民。
“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普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包含住房、汽车等价格指数在内,但对食品这一刚性消费的比重,低收入居民却高于中高收入居民。通常,城市居民食品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比重为34%,而低收入居民的食品消费比重则高达43%。而这一轮物价上涨中,恰恰一直都是食品“领涨”,上半年食品涨幅达18.3%。这意味着,即使汽车、电脑、摄像机、数码相机这类商品价格降得再多,也与低收入群体“没关系”,而500克青菜哪怕只涨了2毛钱,也会让他们算上半天的账,更何况主副食品的价格涨幅如此之高呢?
同样,高收入居民CPI也是根据该群体的消费特征测算得出的,例如,高收入群体汽车消费、交通消费较多,手机、通讯消费较多,所占总体消费的比重也较大。统计部门根据近四年来,高收入群体平均各种消费品、消费服务所占的比重,加权平均得出该群体的物价指数,这一指数更能反映高收入群体的消费价格变化。
二季度物价补贴即将发放,仍执行老标准
1-6月份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公布,意味着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物价补贴也该相应启动。根据省政府的规定,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达到或超过3%,即给低收入群体发放一次性物价补贴。今年开始,物价补贴改为按季度发放,补贴额度为全年各地月度低保标准的1/4。
今年二季度,城镇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高达9.6%,已经远远超出了3%的“杠杠”,所以,物价补贴发放工作已经在准备中。省财政厅有关人士昨日告诉记者,相关文件已经和省民政厅在会签。
不过,虽然二季度低收入居民CPI涨幅远远超出了3%,但补贴标准却并未调整。也就是说,物价涨了3%,补贴标准是月度低保金的1/4;物价涨了哪怕超过10%,补贴还是1/4。显然,这样的补贴机制“联动性”远远不够,也不足以充分缓解物价上涨给低收入群体带来的压力。
据记者了解,目前省内部分城市单独制定了更为详细的物价补贴联动机制,例如,南京启动补贴以CPI涨幅为依据,而非低收入居民CPI涨幅。其次,该市在按季度发放的形式中,结合按月发放,也可以带给低收入群体更多实惠。不过,该市的补贴标准并没有更大的提升:连续3个月每月CPI涨幅达到或超过3%,即向补贴对象一次性补发放前3个月的临时生活补贴,其后按月计算,CPI达到3%的及以上的月份,发放临时生活补贴。CPI达到3%且低于5%时,补贴标准为城乡低保标准的1/24;CPI达到或超过5%时,补贴标准为城乡低保标准的1/12。
业内专家建议,南京这种将补贴标准与物价涨幅挂钩的做法值得全省借鉴,但是和低收入居民面对高物价所受的压力相比,全省包括南京现行的补贴额度还应该同步提高。快报记者 郑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