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柒纵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接访与截访:在阳光下对话
· (上接04版)
· 包案接访,市委书记三鞠躬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7 月 2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接访与截访:在阳光下对话
  7月以来,大接访正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随着活动的深入,“大接访”越来越成为一个媒体热词。但是说到大接访,说到大接访的背景,不得不提及另一个词:瓮安事件。人们不禁要问:假如大接访活动早已开展,并且起到了良好的化解基层矛盾的作用,是不是可以避免很多类似瓮安事件的发生?如果真能如此,大接访是不是应该逐步走向制度化、常态化?快报记者就大接访以及由其延伸的诸多相关话题,分别采访了著名学者 毛寿龙、桑学成。

  老百姓“信访”不“信法”

  星期柒新闻周刊:从已经开展大接访的区县来看,几乎是处处火爆、次次火爆,这样的情况说明什么?

  桑学成:最近我也听到一个说法:老百姓“信访”不“信法”。信访——找领导,信法——找法院。相比之下,为什么还是找领导的多?总的来说还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仍处于一个转型期,还没有完全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很多人还是希望能有一个清官帮他们解决问题。

  星期柒新闻周刊:从当前来看,大接访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桑学成:现在是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发展的形势非常好,而社会问题也比较多,特别是与民生有关的问题如拆迁、农村土地占用等,开门信访直面群众,这是解决基层矛盾的重要渠道,也是官员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

  平时不“接访”今后得“截访”

  星期柒新闻周刊:大接访活动除了要求区(县)委领导坐镇接待群众外,还要求一把手包案下访。从群众上访变为官员下访,说明什么,有何意义?

  桑学成:现在的政绩考核中,官员们考虑的主要是,我的发展政绩要看得见,GDP多少、发展速度有多快,只见物不见人。在实际操作中更看重GDP,对民生问题反而忽视了一些。所以,发展的理念要转变。官员除了接访,还要进行主动下访,下去少了,上来的就多了。如果你整天坐在上面,就会有很多群众上来找你。更重要的是深入基层中去,了解群众的疾苦、困难,所思所求,学会长期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学会“弹钢琴”的能力。

  星期柒新闻周刊: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前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了,百姓却还是不满意。

  桑学成:说到底还是要注重民生,倾听民声。否则矛盾在基层得不到化解,百姓就免不了要跑远路、出远门,要越级上访。如果那儿的问题越来越多,迎接的“接”不解决,今后只能是拦截的“截”了。

  “蜻蜓点水”不如不下去

  星期柒新闻周刊:一些地方要求区(县)委书记每月至少大接访一次,您认为这意义何在?平时地方党政领导、区(县)委书记们也下基层,我们经常能看到这类“走访考察”的报道,它们与这种接访有何不一样,走访考察能取代大接访吗?

  桑学成:一个“下去”、一个“上来”,都是解决群众问题的渠道,相比之下我觉得,下去应该是更主动的做法,接访已经带有一点被动。当然,如果是常态化的话也是可以的,比如说,下去时没解决的问题我还是要上来找你。

  一个关键问题是,“下去”的效果究竟怎样。是否深入进行了调查研究,是否真的倾听了群众呼声。调查研究有多种,有深入基层、深入了解群众呼声的;也有蜻蜓点水、下面安排好了的。如果是后者,很难想象能听到真实的情况。派两个课题组下去,可能得出的调查结论是相反的。

  星期柒新闻周刊:接访和下访应该怎样保证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桑学成: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有的当时是能回答的,有的还不便于回答,或是调查研究后回答,但是对问题终归是要进行回应的。但有的问题,不需要拖太长时间。拆迁、征地纠纷,与教育、医保等问题有关的问题还不少,都是与百姓关系很密切的,有些情况复杂的问题,涉及范围比较广泛,需要时间去调查和处理,但必须给予答复。

  利益调节考验执政能力

  星期柒新闻周刊:我们发现,上访的有群体性、普遍性的案例,也有不少是个案。当区(县)委书记单独面对这些个案时,能不能说,我们开始越来越注重每一个普通人的利益?

  毛寿龙: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但也要看不同情况。我最近接到一个短信,问我对一个假想问题的看法:有两段铁轨,有一群孩子在完好、在用的那段铁轨上玩耍;还有一个孩子,独自在另一段废弃的铁轨上玩耍。火车就快来了,该不该把火车扳到废弃的那段铁轨上去?在这个问题中,毫无疑问在废弃铁轨上玩耍的那个孩子并没有违反“秩序”,但是为了保护那“一群”孩子,有时或许不得不牺牲“秩序”。

  接访中有不少案例也可能是涉诉或涉法的,如何既保证司法的公正与独立,又能适当化解矛盾,大接访活动也给基层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挑战。平时也有一些上访渠道,比如信访局、其他职能部门的接待日,不过在百姓的眼里,还是区(县)委书记、区(县)长更“权威”些,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更大些。但是区(县)委书记也未必对所有问题都十分了解,也需要去安排、协调。

  是否“接访秀”,还是要看效果

  星期柒新闻周刊:在区(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中,很多上访者都不是第一次上访,他们当中很多人手上甚至拿着此前上访时已经批示了的“条子”。然而,批是批了,问题却没有得到落实,在解决过程中遭遇“执行难”,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再次上访。

  毛寿龙:是的,批也批了,就是该落实的那个部门没落实,影响到接访的实际效果。这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下级拿到了上级的命令,但下级有下级的“难处”。如果是按规矩办理,下级的办理积极性会比较大,“说做就做了,反正领导承担责任”;另一种则是,有些领导批示了,但是没打电话来,按照“常规”下级往往会想,如果真的重要,领导可能会打个电话或者再特别交代一下,这样才保险,不会出错。

  星期柒新闻周刊:那么,能不能考虑从制度上对接访进行考核以确保效果,例如公布接访处理的结果等?

  毛寿龙:这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对有些涉及隐私的可以不公开,但是应该与上访人进行点对点的接触、追踪和沟通。

  星期柒新闻周刊:大接访活动开展时间还不长,我们听到的绝大多数是正面评价,也有一些担心,比如这会不会仅仅是走过场?

  毛寿龙:对大接访的评价我认为还早了点,现在应该用冷静的态度加以观察,关键要看究竟是在怎么做、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上说,通过接访总能使官员了解更多的民生信息,执政者应该成为一个民意专家,如果真的能解决一些问题,即便真的是“接访秀”,我也不反对。还是那句话:看效果。

  如果早有大接访,瓮安会怎样

  星期柒新闻周刊:瓮安事件被认为是基层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导致恶果的典型例子,如果大接访活动早已开展,您认为是否可以避免类似事件?

  毛寿龙:这个很难说,无法下判断。但可以肯定,如果及时化解矛盾、疏导民怨的话,事态会缓和得多。

  桑学成:解决民生问题、密切党群关系不是靠一两次接访就能解决的,但它是一个重要的渠道,百姓总要有地方去申诉、解决问题。现在强调作风问题、干群关系问题,通过接访来解决,实际上正是解决与民生有关的重大问题。

  大接访究竟要不要常态化

  星期柒新闻周刊:现在有不少人在呼吁,应该将大接访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以此作为区(县)委书记工作的一部分、党政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部分。

  桑学成:从目前来看,大接访与贵州瓮安事件、云南普洱事件不无相关;从长远来看,不妨将接访作为制度性的安排,将大接访变成干部联系群众的制度化渠道。

  当然,我认为应该进行制度化的安排,要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稳定的条件下才能改革和发展,但在平时的工作中,地方官员整天做接访工作肯定不行,平时还是要更多考虑怎样发展、解决好民生问题。特别是在民生问题上,关键在于你能否改进作风、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解决他们的难事。如果平时能够解决,那么大接访遇到的问题就会少一些,用于发展上的精力就会多一些。

  现在接访是很多的,例如公安也在搞接访,还有大接访、小接访,市长、县长、书记接待日等等,其实不一定要太多,毕竟你的工作重心不是接访,但每月一次,这种常态化是必需的。

  毛寿龙:比大接访常态化更重要的,是日常信访机制的完善和确立。一方面,作为党政领导,不能哪儿的房子失火了便往哪儿跑,平常的房子却没好好管,政府官员不能成为消防队员。不妨想一想,来找你的人还是少数,行政管理工作面对的是非常多的人,涉及面非常广,不能“走题”。

  另一方面,就像医院门诊,解决基层矛盾和纠纷,大接访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一个医院有非常多的科室,病人来了不可能全部都由院长亲自接诊,院长也不可能是每个科室的专家,即便他将病人接了下来,还是得分到不同的科室去诊治,由不同分工的科室各司其职。同时,院长还得肩负着整个医院的发展、管理职能,具体的问题还是需要各个职能科室去解决……通过这个比喻我想说明,要建立长期的、良性的民生问题处理机制,还是要靠系统化的制度设置。

  快报记者 郑春平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